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417196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1
《《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主题班会设计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一、活动目标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习俗。2、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二、活动准备1、诗朗诵2、故事3、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的介绍4、古诗《清明》5、歌曲欣赏三、活动时间:35分钟四、活动过程: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追寻烈士的足迹”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也预祝你们的班会获得成功!男: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女: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男:人们总不会忘记,祭扫
2、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女: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男: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女: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男、女:我宣布《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主题班会现在开始。1、出示《清明》古诗男: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4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女:对,这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吧。2、介子推的故事谈到清明节,人们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介子推跟
3、随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男:原来,清
4、明节的来历是这样的。我也想考考你,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吗?女:我知道,我知道,清明节有许多人要出去扫墓的。男:清明的习俗,除了扫墓还有什么呢?3、清明节习俗的介绍(1)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
5、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2)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
6、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女: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男:在这清明时节,让我们缅怀学习他们,让我们去烈士陵园亲身走一走,看一看。4、介绍英雄山烈士陵园(课件)5、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女:王二小真了不起,年纪虽小却那么勇敢。男:下面,再让我们聆听一个关于盛易三的
7、故事。6、《盛易三的故事》盛易三原名盛云中,嘉祥县人。盛易三自幼家贫,8岁领着弟弟沿街乞讨,10岁为地主放牛,13岁随父母逃荒到泰安楼德煤矿谋生。1938年2月,投身于抗日武装斗争。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盛易三受命担任蓬东县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由县长兼任)。蓬东 1942年5月,蓬东县并入蓬莱县,成立蓬莱独立营,盛易三任营长。 1945年春,蓬莱境内残敌全被围困于县城。5月2日,敌人出城偷袭城南庙山阵地。庙山阵地失守。盛易三闻讯,立即率三连直奔庙山,将敌人击溃,夺回阵地。正在这时,伪军大队长郝铭传派出
8、三个伪军中队增援。盛易三指挥三连战士与敌展开肉搏战,因敌我众寡悬殊,三连伤亡很大。盛易三亲率数名警卫员掩护部队撤退,不幸腹部中弹。战士将他抬回营部驻地雨山刘家村,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逝世,时年35岁。 1945年10月10日,蓬莱县党政军民3000多人于蓬莱阁前集会,安葬盛易三等革命烈士遗骨,立“志为人民”纪念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