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412540
大小:75.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10
《王雯婷开题报告 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技术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技术研究学生姓名:王雯婷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环境工程1101指导教师:谢娟完成时间:2015年1月16日要求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构想,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独立完成。2、开题报告正文用A4纸打印,各级标题用4号宋体字加黑,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20磅行距。3、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著录格式应符合GB74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4、年月日等的填写,用阿拉伯数字书写。要符合《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如“2005年2月26日”。5、所有签名必须手写,不得打
2、印。1.课题的意义压裂是油气井增产和水井增注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油气田勘探和开发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因此,为各油田所普遍采用。在压裂作业结束后,返排的压裂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胍胶、甲醛、石油类及其他各种添加剂,如果将压裂返排液直接外排,将会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农作物及地表水系造成污染。由于压裂液体系所用添加剂种类繁多,众多添加剂的加入使压裂液具有较高的COD值、高稳定性、高黏度等特点,特别是一些不易净化的亲水性有机添加剂,难以从废水中除去[1]。本课题将对压裂返排液作一定的处理,降低其污染物的含量,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
3、物法。可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将压裂废液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2.1挖坑填埋对环境质量要求不高的地方,可直接对压裂废液进行挖坑填埋,但必须是采取深坑填埋,但这种方法已逐渐被淘汰。2.2固化法固化法是通过固化剂的作用,使得废水中胶体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并脱水,在此过程中,固化剂与水分发生水化反应,通过该反应,废水中的机物发生了交联絮凝,并通过固化剂形成絮凝体系,最后通过自凝胶、包胶作用,使有机物转变成稳定的常态体系。万里平等用生石灰与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固化基材,利用最佳配方的固化剂,固化处理南阳油田探井残余压裂液,毒性浸泡实验表明,出水水样中,重金属离子以及COD含量大幅度降低,达到国家
4、二级出水标准,对环境已无害[2]。2.3焚烧法焚烧法处理压裂废水,是将废液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在高温下进行氧化分解,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化工厂的高浓度有机废液通常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处理。在油田,将酸化压裂作业后的一部分残酸进行焚烧处置,可控制某些水污染物的排放,但这也可能会产生某些大气污染物。2.4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处理的是压裂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气浮法、沉淀、筛滤等,处理技术有离心分离、蒸发等。物理法操作简单,但处理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成本还高,故很少在油田中使用。2.5化学法化学法是指在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经过一段时间后,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过
5、药剂的作用而被降解或者絮凝沉淀,使污染物得以去除。目前广泛采用的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有氧化法,混凝法,Fe/C微电解法,以及几种方法综合使用等。2.5.1氧化法化学法是指在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经过一段时间后,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过药剂的作用而被降解或者絮凝沉淀,使污染物得以去除。2.5.2混凝法混凝法是加入混凝剂,通过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连接作用、压缩双电层作用以及沉淀网捕卷扫等作用,使分散的胶体微粒、悬浮物,聚集成比较大的颗粒从而沉淀下来。钟显等处理压裂废水时,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HPAM)作为助凝剂,在pH为8的条件下,PAC的投加量为2
6、50mg/L,实验结果是,色度与悬浮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是CODCr的去除率并不高,只有13%[3]。2.5.3Fe/C微电解法微电解法的反应机理是,在溶液中,铁碳电极发生电化学反应,并形成电场,在电场作用下,水中的胶体粒子产生电泳,通过一系列反应,胶体粒子失去稳定性,发生凝聚并沉淀,使之得以去除。万里平等在Fe/C体积比为1-1.5、pH为2、SRT为25min、铁屑颗粒度在60-80目之间的条件下,添加1000mg/L的氯化铵后,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58%,色度去除率为100%[4]。2.6生物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生物处理法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可以避免二次污染,还
7、可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无机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2.6.1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即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须提供氧气的情况下,使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以及少量的细胞质,它是一个生物化学的转化过程。2.6.2好氧生物处理(1)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上的部分微生物,以污水中所存在的各种有机基质为营养,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让这些生物絮凝体悬浮在污水中,形成混合液,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活性污泥微生物充分接触。溶解性的有机物被细胞吸附与吸收,进入细胞原生质内,并且在细胞内酶的作用下,进行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