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405970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09
《思想品德计划总结之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思想品德计划总结之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在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基础上,以“我在成长”为教育主题,两册教材共编制了“我和我的同学”、“我要安全地成长”、“我的成长与家庭”和“我的邻里生活”、“我的成长与学校”、“我的成长与他人”“家乡哺育了我”七个单元,共26课。一般每课安排2课时,一册书安排30课时左右,各学校教师可以结合学期时间的长短和校本课程灵活安排教学时间。 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对于自
2、我概念的认知还停留在具体的、能物化的阶段。此时的教学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1、以游戏为载体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大特点。遵循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来组织活动,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本册书中从“自画像”“猜猜他是谁”到“为父母过生日设计活动方案”,处处闪烁着游戏的魅力。在游戏中,学生交流、展示,学会欣赏他人,也为自我的形象找到了参照,了解同学、家长眼中“我”的形象,开发了
3、解自我的新视角。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展示与自我欣赏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互相学习,拓宽了视野,获得喜悦感和成功感,自信心得到了建立,从而产生积极向上、自我悦纳的自我概念。“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有秩序、有目标,有层次,有创意的、没有教育痕迹的活动最能吸引学生,也最能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多维目标。 2、从多角度让学生认识自我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
4、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中年级的孩子对于自我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他人期望是其成长的主要动力。同学、家长、老师是这一时期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自我概念,本册书中通过征求老师、家长的看法,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从现在的自我到可能的自我,提供实现这一可能的动力。苏东坡有诗曰:“不识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孩子
5、跳出“庐山”看“庐山”,从而更好地建构正确的自我概念。 3、关注公民教育,培养公民意识。 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是围绕公民素养确立人格发展、人性修养、人际交流,以及其他与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参与有关的态度、技能、知识等培养目标的。 同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教材渐渐从关注自己走向关注身边的人,从同学、老师到邻居;渐渐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教材又呈现如下特点: 1.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本册内容主要让儿童从自己熟悉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
6、的环境和环境中的人,知道家庭、学校、社区各种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随着儿童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不可避免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普通劳动者接触。通过本册的教育内容让学生融入邻里生活,相互关爱,彼此理解;融入校园生活,了解学校,体谅老师;关注社区,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在探究一切的热情中,在享受童年的过程中初步具有公德意识。 2.注意了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的儿童很容易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产生盲目模仿、尝试、探究的心理,常常不顾后果盲目模仿,帮助儿童形成初步的是
7、非判断能力,是三年级教育中应当强调的重点。 3.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关注同学,关注每一节课,关注父母,关注自己……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和体验,并让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到对周围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教材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富有开放性,给教师和学生都留出了拓展的空间。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
8、的教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地图、图标等文本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教材注意了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使教师能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教师能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