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34915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5
《初三物理热机的效率习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热机的效率一、填空题1.热机是把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的机器;在热机里,用来做__________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__________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2.__________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3、生产中常用水来作为机器的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大;火箭的燃料要用液氢,这是因为液氢的________大;沿海地区的气候比沙漠地区的气候更宜人,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的比热容________。4、现代社会中汽车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很多汽车使用的发动机是四冲程汽油机,在它工
2、作的过程中,_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焦炭的热值是3´107J/kg,完全燃烧1kg的焦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5、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氢气的热值为14.3×107J/kg,完全燃烧0.5kg的氢气可放出________J的热量;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4.3×107J/kg.二、选择题 1.关于热机错误的说法是A.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热机B.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都叫热机C.一切热机的工作过程都包括四个冲程D.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
3、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2.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0.5g汽油和2kg汽油,它们的热值是一样的3.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高,则 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B.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C.消耗同样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D.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4、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这里是指( )A、煤比干木柴含有的热量多一些B、烧煤比烧干木柴产生的温度
4、高一些C、烧煤比烧干木烧产生的热量多一些D、要使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烧煤用的质量较少5、不属于大气污染主要来源的是( )A、家庭炉灶和取暖设备 B、大型机电排灌站C、工业企业(包括火电站、钢铁厂、化工厂等)D、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6、对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理解的是:( )A、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成正比;B、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的质量成正比;C、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D、就某种确定的燃料而言,它的热值是一个确定的值,跟燃料的质量及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无关;7、一瓶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半瓶酒精的密度、比热容、热值和原来相比,以下的说法正
5、确的是( )A只有密度和热值不变 B只有密度和比热容不变C只有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D三个都不变8、甲乙两台柴油机,甲的效率低于乙的效率,意义是( )A.甲的功率大于乙的功率B.甲消耗的燃料多于乙消耗的燃料 C.乙将燃料燃烧放出的能变成有用功的那部分能的比例比甲大D.工作相同时间甲消耗的燃料一定比乙少三、计算题1.已知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7J/kg,完全燃烧0.7kg干木柴能放出多少热量?假设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水的温度由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汽油
6、的热值是4.6×107J/kg,(1)完全燃烧210g汽油能放出多少热量?(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多少千克的水从20℃升高到43℃?3、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消耗的汽油为1.2Kg。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F=1.2x103N,汽油的热值q=4.6x107J/Kg。问:(1)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功率(即1秒时间内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这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比较(1)和(2)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简要分析原因(写出两条即可)。4、王小聪同学的家住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里,他父亲年前拉回了一套液化石油气灶具
7、。液化石油气热值为3.5×107J/kg,将质量为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需燃烧液化石油气80g。 (1)水吸热多少热量? (2)煤气灶加热水时的效率?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内 机械 有用功 完全燃烧2.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焦每千克 J/kg3、比热容 热值 大4、做功 3´107 5.10、7.15×107J 等于二、选择题1.C 2.D 3.C 4、D 5、B 6、D 7、D 8、C三:计算题:1、8.4×106J 40kg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