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ID:5834024

大小:5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5

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_第1页
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_第2页
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_第3页
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_第4页
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保温方法:   1、鸡舍要封闭好:窗户、墙壁、风机口、侧进风口、网架横杆与墙结合处、门等必须进行彻底整治,不漏一丝风,用黄泥掺白灰里外抹平。  2、地炉正常:(1)进鸡前一周严格检查地炉,防止地炉管道漏气,炉温抽不到鸡舍中后端。(2)引风机无故障。(3)燃煤要易燃烧,火力持久。  3、进鸡前4—5天预温,使鸡舍内墙壁,网片等与鸡只接触的物品均得到加温,鸡只进舍后温度正常,鸡只分散分布。  4、人员熟练掌握地炉操作技巧。保证地炉正常运行。三、鸡舍内温度:前高后低的原则,即前中后温度逐渐升高1—2℃关键:前中后一致性的逐渐升

2、高,应避免前后有温差但中间低或高。方法:    1,以前端进风口为主,占整个进风面积的60-70%。2、只要后端的温度比前端温度低,就应该扩大前端的进风口,直至后端温度提上去。误区:加大通风量或通风时间,欲将前端的温度拉到后端是错误的。3、侧窗进风口:易少不易多:以前端地炉处进风口为主的情况下,中间哪一地方的温度高即在某处增设侧进风口。进风口大小以将此处温度调整到前低后高的模式中。4、切记:哪一点温度低,缩小该处进风口。哪一点温度高扩大此处进风口。5、鸡舍整体温度的高低由通风量大小调节(通风时间与风机大小),局部温度高低(温差)由进风口大小来调节。  四、进风口的保护:  目

3、的:进鸡舍的冷空气经过预温后再与鸡只接触。保证鸡舍不受冷。切记:进风口得不到有效保护宁可不开口。  1、方法:外围使自然风不能自由进入鸡舍,内围是冷空气斜向上方进入鸡舍的中上部。  2、鸡舍侧进风口的距离:1)在距鸡舍前后各20米的中间60-70米处开设。2)用塑料布或料袋做一长2-2.5米的中空管道,一端与侧进风口紧密相连,另一端吊在鸡舍中上部。要求管道中间不向外漏气,且是自然中空状态。五、进风口开启的大小与数量:1、前端(地炉处进风口)1-2个侧窗即可,大小以调节舍内温度模式为准。2、侧进风口:(15-30日龄)中间60-70米范围内每隔10米为一个。进风口大小以局部温度

4、高低调节为标准。30日龄后,两侧个再增加5-7个以保护进风口。六、进风口的开启时间:  1、地炉处进风口:一旦动用风机排风即开始开口。  2、侧进风口:(1)一般10-13日龄后;(2)当局部温度高于前后温度2℃时;(3)局部温度偏高但空气闷气时。七、通风量与时间:  1、通风量(1)以最小通风量为原则,最小通风量=存栏量*单只均重kg/只*0.015m3/kg。(2)通风量随鸡群日龄增大而逐渐增加的原则,禁止忽大忽小。3)通风量以保证鸡舍内温度为原则。2、通风时间:(1)风机启动时为3-5日龄。(2)短开短停为原则。3、风机使用与更换:(1)0-20日龄:300m3的排风扇

5、即可。(2)20-25日龄更换550m3排风扇半台或750m3排风扇1/3台。(3)更换方法:a:一栋过度正常后再过度另一栋,过度时现场观察12-24小时。b:当排风扇排风量大时,用砖将排风口封闭,用相应开砖与排风量对应的方法增加通风量。八、高温区的建立:1、网架前端10-15m留空不养鸡,待30日龄后再扩栏使用。2、在门口处设为2m高的挡风帘,在空留网架与育雏区设第二道保温帘。切要记住网架下用塑料布或料桶吊过是其不透风。3、在高温区炉管上方吊使用逆向风机,扩大地炉散热速度。4、当鸡只30日龄向前扩栏时,第二道保温帘应移至网架前。  九、逆向风机的使用。鸡0-10日龄时用2台

6、逆向风机,间隔20米,向鸡舍后端送风。保证炉管的散热与舍内温度平衡。10日龄后:逆向风机距地炉进风口10-15米与排风扇同步启动向前吹。  十、水线管理为主,清粪为辅。鸡舍内清粪到鸡只25日龄左右。以后哪一段水线漏水、粪稀就清理哪一段。  十一、湿度:20日龄前以在高温区空栏处喷洒热水。20日龄后用单喷枪向鸡舍上喷洒40-50℃温水每栋400kg  十二、20日龄前除高温区外,鸡群扩栏到鸡舍末端。30日龄后鸡群前扩,扩满整栋鸡舍。                  二疾病防治 禽流感  禽流感又称欧洲鸡瘟、真性鸡瘟或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全身出血性败血症。主要特征为呼吸

7、道症状,产蛋下降,头颈水肿和腹泻。高致病力毒株可引起禽的急性大量死亡,低毒力毒株只引起少量死亡或不死亡,表现为生长障碍和产蛋下降。  防治:要从无禽流感的养禽场引进种鸡或种蛋,加强卫生和检疫工作,定期检测鸡群。坚持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方式。根据当地疫情选用相应亚型禽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冬季多发季节应加强免疫,蛋鸡开产前最少免疫两次,产蛋期每50~60天免疫一次。  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一旦爆发生,应划定疫区,扑杀并严格消毒防疫。低致病性禽流感(H9亚型)可采取隔离、消毒与治疗相结合的措施,一般可选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