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有效课堂教学的生态学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效课堂教学的生态学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欧美掀起“有效教学”运动以来,教学有效性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在我国,人们也对有效教学的相关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一、有效课堂教学解析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学价值需求。①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其核心是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学生创造一种支持性、和谐、平衡的课堂氛围。人才的培养已从单维度的知性人才扩伸到知、
2、情、意协调发展的多维度人才,有效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有效课堂是集物理环境与师生心理环境为一体的综合体,在动态时空下,有效课堂的建构能更好地实现高效教学和师生共同发展。对于有效课堂教学而言,整个过程始终都在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其
3、次,有效改善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追求效率的观念,有效教学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课堂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系统性活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四大基本要素。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诸要素之间形成最优化组合,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发挥着最大的整体效能,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课堂教学形式本身就是人们对教育效率的追求所创造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教
4、师的教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能有效地学,因此,有效地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教师有效地组织安排教学,从而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二、教育生态学与课堂教学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Ecology)的概念,这可能是第一次尝试系统地将生态学的观念引入教育理论研究领域。随着生态学观念逐步地深入人心,几十年来,该研究领域已经从简单地借用生态学概念到消化、吸收、发展,逐步形成了学科雏形。已经开始能够以教育生态学自身的概念和方法与传
5、统教育学初步接轨,为教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学术工具。②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的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③教育生态学的主旨是研究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得结构和功能,力求实现教育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教育功能的最佳发挥教育生态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事业发展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探索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教育生态学的引入使得原本的课堂教学活动变得鲜活而有生机。传统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只
6、关注教师的有效教和学生的有效学,在一定程度上专注“教——学”间的系统联系,却割裂了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堂环境之间的联系,忽略了教育主体与其所活动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在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下,把课堂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课堂生态系统”。这样,课堂教学活动中包含了各类个体、群体(教师、学生)与多维生态因子(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的动态组合和互动,能量(教与学的情绪和兴趣等)和物质(知识和技能等)的传递与循环等等,打破了传统的单调的“教—学”关系。课堂由一个死气沉沉的氛围变成一个以一些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遵循生态学规律的生态系统,从而使课堂教
7、学变成一个动态的、和谐的、平衡的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微观的生态环境,由多维教学生态因子所组成,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生态主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总是在自身与环境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得以发展的。因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要能够寻找课堂教学中的不和谐和不平衡,然后加以调节,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新的和谐与平衡,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最佳的“生态位”,受到良好的“教育生态氛围”的浸润。三、有效课堂教学的生态学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效教学逐渐从认知建构教学转向了情境性认知教学,强
8、调有效的教学应该将学生置于开放性的、与外界不断互动的生态化的系统中来考虑其学习与发展,统筹考虑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各种要素。1、强化教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