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诊疗指南.pdf

伤寒诊疗指南.pdf

ID:58328029

大小:98.2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12

伤寒诊疗指南.pdf_第1页
伤寒诊疗指南.pdf_第2页
伤寒诊疗指南.pdf_第3页
伤寒诊疗指南.pdf_第4页
伤寒诊疗指南.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寒诊疗指南.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伤寒诊疗指南简介伤寒就是由伤寒杆菌引起得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得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为主要病变。典型病例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情淡漠、脾大、玫瑰疹与血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与肠穿孔。疾病分型伤寒主要分为:普通型,轻型,暴发型,迁延型,逍遥型,顿挫型。发病原因伤寒杆菌感染后就是否发病与细菌数量、毒力、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如胃酸过低、重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也就是造成伤寒发病得因素。发病机制伤寒杆菌由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杀死则

2、进入小肠,经肠黏膜侵入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繁殖,再经门静脉或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菌血症。如机体免疫力弱,则细菌随血流扩散至骨髓、肝、脾及淋巴结等组织大量繁殖,至潜伏期末再次大量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菌血症,开始出现发热、皮疹及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同时细菌可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及组织引起病变,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肾脓肿、脑膜炎、急性胆囊炎、心包炎等。细菌可经胆道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或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伤寒得持续性发热就是由于伤寒杆菌及其内毒素所致。病程第2~3周,经胆道进

3、入肠道得伤寒杆菌,部分再度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在原已致敏得肠壁淋巴组织中产生严重得炎症反应,引起肿胀、坏死、溃疡等.若病变波及血管则可引起出血,若溃疡深达浆膜则致肠穿孔。病程第4~5周,人体免疫力增强,伤寒杆菌从体内逐渐清除,组织修复而痊愈,但约3%可成为慢性带菌者,少数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不足等原因引起复发。临床表现?多发群体男女老幼均可发病。饮食卫生较差者,无伤寒特异免疫力而到伤寒高发地旅行者易发。?疾病症状潜伏期7~23天,多数10~14天,整个病程4~5周。典型伤寒得临床表现分为下述四期。1、初期

4、:病程第一周。多数起病缓慢,发热,体温呈现阶梯样上升,5~7日高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2、极期:病程第2~3周。出现伤寒特有得症状与体征。①持续高热,热型主要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持续时间10~14天;②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明显,舌苔厚腻,腹部不适,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下腹有轻压痛;③心血管系统症状:相对缓脉与重脉;④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患者可有谵妄,昏迷或脑膜刺

5、激征(虚性脑膜炎);⑤肝脾大:多数患者有脾大,质软有压痛.部分有肝大,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肝功异常或黄疸;⑥玫瑰疹:于病程第6天胸腹部皮肤可见压之退色得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一般在10个以下,分批出现,2~4日内消退.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逐渐下降,症状渐减轻,食欲好转,腹胀消失,肝脾回缩.本期可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完全康复,但在体弱或原有慢性疾患者,其病程往往延长。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偏低或正常

6、,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对诊断及观察病情都有价值,其消长与病情相一致.血小板也可减少。2.尿常规极期可出现尿蛋白及管型.3.粪便常规在肠出血时有血便或潜血试验阳性.少数患者当病变侵及结肠时可有黏液便甚至脓血便。4。血培养病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以后逐渐下降,病程得任何阶段都可获得阳性结果。用玫瑰疹刮取物做培养也可获阳性结果。对已用抗生素得患者,可取血凝块做培养。5.骨髓培养较血培养阳性率更高,可达90%以上,其阳性率受病程及使用抗菌药物得影响较小。6.粪便培养整个病程中均可阳

7、性,第3~4周阳性率最高,达75%,但应排除胆道带菌而患其她疾病者。7.尿培养病程第2周后出现阳性者可达50%。8。胆汁培养用十二指肠引流得胆汁培养,对病程后期得诊断与发现带菌者有意义.9.肥达反应(伤寒血清凝集反应)肥达反应所用得抗原有伤寒杆菌得O抗原、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得鞭毛抗原5种。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得凝集效价,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常在病程第1周末出现阳性,其效价随病程得演变而递增,第4~5周达高峰,至恢复期应有4倍以上升高。10.其她免疫学实验检测血清或尿中伤寒抗原或血清中特异性

8、抗体IgM,对伤寒得早期诊断有意义。鉴别诊断1.病毒感染此类患者起病较急,多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常无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得病原与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常在1~2周内自愈。2.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地方性斑疹伤寒多见夏秋。一般起病较急,脉搏较速,多有明显头痛。第5~6病日出现皮疹,数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外斐反应阳性。治疗后退热比伤寒快.3。钩端螺旋体病本病有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有眼结合膜充血,全身酸痛,尤以腓肠肌疼痛与压痛为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