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促进果树伤口愈合的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促进果树伤口愈合的应对措施李广进刘军平(洛川县杨舒乡果站陕西延安727402)摘要调查分析了果树大枝修剪锯口伤面愈合不良的原因,并提出促进果树锯口伤面愈合的技术措施,以期为果农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果树大枝修剪锯口伤面愈合技术措施 果树大枝修剪锯口伤面愈合不良造成枯心,是导致果树树势衰弱,加剧腐烂病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进入盛果期的果树,随着生长势逐年变弱,腐烂病也日趋严重,而疏除大枝后,锯口伤面愈合不良,必然导致腐烂病沿伤口周围蔓延 2009—2010年,笔者先后对杨舒乡部分果园的果树锯口伤面愈合情况进行调查,以研究促锯口伤面愈合的措施。 在调查的1094
2、个直径在3cm以上的锯口中,愈合不良的有410个,占调查总数的37.5%。在愈合不良的锯口中,感染腐烂病的有212个,占愈合不良总数的51.7%。分析造成锯口伤面愈合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锯口偏高;二是严冬期的锯口;三是树势衰弱。 在调查中,笔者对不同树龄(幼龄树、初果期树、盛果期树)、不同树势(生长衰弱、生长中庸、生长旺盛)、不同锯枝时期(早春、5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和不同保护方法(锯口用小刀刮平后塑料薄膜包裹或不包裹)对锯口伤面愈合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锯大枝,以5月中旬和8月中旬2个时期锯口伤面愈合最快,去枝后5~10d沿伤
3、面周围形成层即产生了愈伤组织,直径3cm以下的锯口,当年可愈合伤面的60.1%,锯口达5cm左右的伤面可愈合25%~40%,锯口愈合率均达到100%。而早春修剪和7月中旬锯枝的伤口,初愈期普遍比5月中旬、8中旬作者简介李广进3,1968年7月,中专,杨舒乡果站,站长,延安市洛川县杨舒乡人民政府院内,727402,13991776014。刘军平,1977年3月,大专,杨舒乡果站,助理农艺师,延安市洛川县杨舒乡人民政府院内,727402,13992104505.的晚10~15d,有的锯口竟长达60d才开始有愈伤组织产生,当年全愈合锯口只占锯口总数的23.0%和41.6%。
4、 (2)不同树龄和不同生长势的果树,无论在哪个时期锯去大枝,其伤面愈合的速度都是生长旺盛的青壮年果树快于生长衰弱的老年果树。幼树与壮树面的初愈期比老树、弱树提前15~20d,但在5月中旬或8月中旬衰老树上锯枝的伤面初愈期只比同期旺树推迟5~10d。 (3)无论哪个时期锯枝的伤口,凡用塑料薄膜包扎的,普遍比不用薄膜包扎的初愈期提前。一般可提前8~15d,5月中旬、8月中旬处理的可提前2~3d。由于5月中旬和8月中旬是枝条旺盛生长期,有些植株新锯的伤口会产生伤流,必须经常注意检查放水,以免积水淹没伤面而影响愈合的速度。 (4)锯口的高低与平整光滑程度,对伤面愈合组织产生
5、的快慢关系极大。凡锯口偏高留有余桩的,多从伤面四周往下坏死,并产生枯心而不能愈合。笔者调查的410个愈合不良的锯口,因留桩偏高造成不产生愈伤组织的达259个,占63.2%,可见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上述观察,笔者认为促进果树锯口伤面愈合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衰老期的大树应尽量减少锯大枝,以免造成伤口,削弱树势。尤其是在严寒冬季更要注意适当推迟修剪,以防锯口干缩,影响愈合。 (2)对于因病或其他原因必须锯掉大树枝的,最好延迟至5月中旬或8月中旬这2个新梢旺盛生长期进行,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3)锯除大枝时,一般先从枝条下方起锯,直至锯掉枝条。如果直接从上
6、往下锯,常因枝条本身重量的压力太大,导致枝条劈裂,影响伤面的平整与愈合。 (4)锯口伤面应掌握小而平的原则,切忌留桩。根据调查实践,凡锯口留桩过高的伤面,90%以上不能在当年产生愈伤组织。 (5)由于锯枝叶时摩擦生热烧坏伤面上层的形成层组织,且伤面粗糙,不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故应用锋利的芽接刀,沿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削平,削去受伤的组织,使之平整光滑,这样将加速愈合组织的产生。3 (6)如果在冬季修剪或6、7月修剪需锯除大枝时,可先将该枝从最下面的1个分枝锯掉,待5月中旬或8月中旬再从基部锯掉;如一次直接锯掉,需用塑料薄膜将伤面包扎。试验证明,锯除大枝后立即用塑料塑
7、膜包扎伤口是加速锯口伤面愈合的有效措施,尤其是促进生长衰弱的老年树锯口伤面愈合的效果更为明显。但应注意,对青壮年树要在塑料膜包扎后10d左右解膜放水,以防止因伤流积水而影响伤面愈合。 (7)锯口削平后,不管是否用塑料薄膜包扎伤面,均需用福美砷40倍液涂抹1~2次进行消毒保护,这样可有效预防腐烂病菌从伤面侵入。 参考文献 [1]吴耕民.果树修剪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贾生平,张魁峰.果树伤口的处理[J].山西农业,2004(12):6. [3]李东斌.果树大伤口保护新法[J].果农之友,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