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ID:58322201

大小:85.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1

上传者:灯火阑珊2019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_第1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_第2页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A.德育个别问题B.德育一般问题C.德育规律D.德育原理2.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教育B.国际主义教育C.共产主义教育D.集体主义教育3.德育的四项基本内容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A.理想教育B.劳动教育C.人生观教育D.道德教育4.与古代德育相比,现代德育有许多特点,其中表现在德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上的基本特点是【】A.全面性B.科学性C.变革性D.综合性5.在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中,生物因素是【】A.生物前提B.决定性因素C.主导性因素D.动力性因素6.人的品德发展的动力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C.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D.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7.在原始社会,德育采用的是“口耳相传”、“长者施教”;随着文字的产生,竹简、绢帛的出现,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读书指导法引进古代学校德育实践;在现代,电影电视等视听设备的出现并引进教育,运用于德育。这说明【】A.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目标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B.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内容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C.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方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D.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社会形式、规模和结构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1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8.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德育活动指明发展方向的是【】A.德育目标B.德育内容C.德育方法D.德育效果9.我们国内和国外关于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安排大多采用的模式是【】A.结构迁移说B.螺旋循环说C.阶段连续说D.社会适应说10.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A.提高品德认识B.激发品德发展动机C.陶冶品德情感D.培养品德行为习惯11.《学记》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反映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是【】A.知行统一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12.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A.语言说理法B.形象感染法C.实际训练法D.品德评价法13.培养好班集体,教好全班学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是班集体德育工作的【】A.基本任务B.基本内容C.基本方法D.基本途径14.下列关于品德修养与德育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德育属于品德修养范畴B.品德修养与德育同义C.德育是个人进行品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D.个人进行品德修养是德育的前提和基础15.品德修养是个人对自己的品德进行内省并且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准则和规范,经过品德内部矛盾和斗争,把它纳入到自己的品德结构和价值观念体系中去。这体现的是【】A.自我品德自觉性B.自我品德内省性C.自我品德涵育性D.自我品德实践性16.通过对德育对象品德的测评,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德育各方面的情况,从而估价、判断、评定德育对象品德的优点和缺点,达到的水平、发展趋势和成因,德育及其管理等的效果、质量的水平,优点和缺点,矛盾和问题等。这指的是品德测评的【】A.诊断作用B.强化作用C.调控作用D.教育作用17.人们为区分不同的测评指标,对测评对象的价值和在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地位所赋予的不2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同数值叫【】A.权集合B.权矢量C.权系数D.测评系数18.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三者积极配合的前提和基础是【】A.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起点B.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是实施德育的三种基本途径C.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D.家庭、学校都是处于特定社会之中的19.下列关于德育工作者劳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社会物质财富再生产的劳动B.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生产社会精神产品的劳动C.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社会思想道德再生产的劳动D.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文化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劳动20.学校德育管理的核心是【】A.对德育工作者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管理B.对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的管理C.对德育内容、方法的管理D.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德育活动及其过程的管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1.为什么说德育是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德的统一活动?22.德育如何对现代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发展起影响作用?23.简述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24.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25.组织开展好德育活动应具备哪些条件?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试论我国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安排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7.联系实际说明教育者做好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28.案例材料小林是某初中二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初中后,小林的父母亲因忙于做生意而经常难以顾及小林的学习和生活。渐渐的,小林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上网吧玩游戏,有时彻夜不归。为了弄钱上网吧,有一次他甚至偷了同学的钱。家长和老师分别多次对他进行教育,但收效不大。家长和老师都感到力不从心。问题:请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的理论分析对小林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