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311921
大小:246.3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31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自然课程教育研究CourseE~cationRe.arch2013年11月中旬刊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黄(福建省闽清县城关中学福建闽清350800)【摘要】学生有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应通过渗透物理学史,优化课堂导入,创设物理情境,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学习兴趣激发【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叭3)11—0178—02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课堂导入的方
2、法很多,比如还有游戏导入、视频情景导入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等,不管使用哪一种导入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思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注意的基础,是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值得注意的是导入要从教学的实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其内在动力的重要手段。著名的物理学家际需要出发。以服务教学目标为目的,切忌为导入而导入。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启三、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蒙教师.我们应把“兴趣”这位老师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兴趣1.创设引起认知冲突的探究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创设一定
3、的探究情境,激发一渗透物理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探究情境,可使学、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体现人类生带着疑问、充满好奇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在探究“流体探索物理世界规律和本质的历程。蕴涵着丰富的认识论和方法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倒置的漏斗论因素。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课程资源,有机渗透一些物中放一乒乓球,用手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理学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以此时不用手托.乒乓球是否落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球受到重及科学精神的陶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上“
4、探力作用而落下.可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意料,吹气时球并没有索之路”时.可介绍我国古代和当前的科学成就,从古代的“四落下,而是悬在漏斗中。这样具有悬念性的情境,能够点燃学生大发明”。到现代“两弹一星”的升空.以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一和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进行两次圆满交会对接,神舟八号飞船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返回舱安全着陆等科技成就等.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学科特点2.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以及物理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的重要贡献。来激发学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时.教学内容应尽量取材于学生的生的求知欲望。又如,在教“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时
5、,可介绍英国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物理知识。因此,创设贴的科学家法拉第,一个连小学都没念过的装订图书的学徒工,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还可以如何成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介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绍牛顿怎样成为“经典力学之父”,他在光学、热学、天文、数学律。如,在讲“光的色散”时,新课开始,我就用装水的洗发露瓶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像法拉第、牛顿这样科学巨人的故事还有子当喷雾器,对着投影机光柱喷出水雾,学生们马上发现一个很多,他们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事例不胜枚举,为我们留下了美丽的人造彩虹飞跨在投影机的
6、光柱里,使学生们赞叹不已,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这些故事,可让学生领略到科学家的人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认识和解释这种现象的强烈欲望。此时提格魅力及思维方法.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提高学生学科出问题:“彩虹为什么有那么绚丽多彩的颜色?为什么喷雾后才学、爱科学的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出现呢?”再让学生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并组织学生讨论弄清道二、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活跃,生动自然。又如,在讲“浮力”概念课堂导入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紧扣教学主题,寻找教时.我先后把木块与铁块放进水里,让学生回答为啥木块浮在学切入点,力求做到简明、巧妙,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学
7、生学习水面上.铁块沉在水底?有的学生回答“木块轻、铁块重”。我又兴趣.为新课学习创造良好的认知起点。把一薄铁片放进水里,沉入水底后捞出来折成盒状,再放入水1利用轶闻故事导入里。这时再提出问题:同一铁片变成铁盒后为什么会浮在水面利用轶闻故事导入.往往会收到“欲知其中奥秘。且听后续上?此时课堂立刻一片哗然,学生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再如,在分析”的效果.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讲“惯性”现象时.可设计“打蛋入杯”的情境: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