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油页岩控矿因素分析.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油页岩控矿因素分析.pdf

ID:58302636

大小:512.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油页岩控矿因素分析.pdf_第1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油页岩控矿因素分析.pdf_第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油页岩控矿因素分析.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油页岩控矿因素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6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第21期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油页岩控矿因素分析盂延斌,李玉宏(1.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9~2.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页岩资源丰富,为了分析其主要控制因素,利用研究区石油及油页岩钻探成果,结合油页岩成矿理论,总结了延长组油页岩形成的四大主控因素和坳陷湖盆浅湖油页岩成矿模式,修正了前人关于油页岩有利沉积相带的认识,提出油页岩形成的最有利相带为浅湖一半深湖相湖湾环境,对该区油页岩资源评价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页岩;成矿模式中图分类号:P618.12文献标

2、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14)21一O036—03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页岩资源,延长区内形成一个总休呈北西向延伸的大型箕状坳陷盆组长7油层组是其最重要的赋存层段,盆地东南部地,其沉积中心在铜川~庆阳一线,坳陷内长7期为油页岩埋藏浅、品质好,是最有利的油页岩矿产具有生油条件的湖泊环境,沉积了较厚的油页岩层地[卜3l。段。一般认为,油页岩是低等生物残体腐解和植物1.2古气候条件腐植质形成的有机质在厌氧细菌的活动下,经过沥延长组长7油页岩段广泛发育黑色油页岩及灰青化作用并与掺入的粉沙、淤泥等形成含矿物杂质黑色页岩,水平层理、季候纹层发育,夹有密度流沉较多的腐泥物质

3、,沉积在地下深处,经成岩作用和挥积特征的细砂岩、粉砂岩,缺乏底栖生物化石,属潮发物质散失等物理化学作用形成]。湿的古气候环境下的沉积产物。前人研究表明长7目前一般把油页岩沉积分为三大类[5叫]:第一沉积时,工作区属于温暖潮湿亚热带气候,微量元素类包括黑色的、极少见的浅棕色海相被动陆缘台地分析表明其为微咸水还原环境。油页岩季候纹层发型油页岩,它们与碳酸盐岩、硅质岩和含磷酸盐的岩育,说明其形成环境不仅免遭波浪左右,而且无食腐系伴生。油页岩层一般都很薄,厚度不超过几米,厚动物活动;油页岩缺乏底栖生物化石,说明其形成于达lOm的极少,但含油率较高,可达2O%。第二类黑缺氧强还原环境。古地磁

4、数据表明[日],晚三叠世古湖色湖相油页岩,形成于深湖一半深湖的沉积环境中。盆比现今纬度偏南4。,温度与湿度较高;地层富含蕨油页岩层有几百米厚,含油率一般不到1O,是盆内类、木贼类草本,及双壳类、介形类和叶肢介等代表成因或湖控成因的。第三类是与煤层伴生的油页岩,半潮湿气候环境的古生物,古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繁包括海陆交替相和沼泽相沉积环境形成的油页岩,盛,有机质丰富,并在还原环境下构成油页岩形成的一般分布在煤层的顶、底部或煤层之间,多数为煤层重要条件。底板,以含油率高为特点,但厚度相对较薄。研究区1.3古地理的油页岩属于大型内陆湖盆的半深一深湖相油页沉积环境控制着水体深度、水动力强度及

5、温度、岩。阳光等生态要素,进而控制地层的有机质丰度、有机1成矿条件分析质保存及油页岩层厚度。滨湖环境:有机质来源主要油页岩的形成必须具备丰富的有机质来源、良为高等植物,并有较多陆源碎屑,不易形成油页岩。好的有机质保存条件及后期的矿藏保存条件。而这浅湖环境:阳光及营养物质充足,生物繁盛,有机质些条件归结起来又是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构造等因产量大,含油率高,油页岩成矿条件优越,尤其是湖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湾环境内水体稳定,水体分层使沉积环境为还原环1.1古构造境,有机质保存条件良好。深湖环境:有机质保存条大型坳陷盆地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件优越,但其原位有机质产量小,使得油页岩含油率

6、的基本特征n],晚三叠世时由于基底的差异运动,在不很高。收稿日期:2014—09-20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钢川一延安地区三叠系油页岩资源调查评价(12120l112o963)资助。作者筒介:孟延斌(1968一),男,陕西韩城人,工程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油气及资源管理工作。38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第21期大于碎屑物质的供给速率,为湖盆欠补偿阶段,沉积E3]李玉宏,姚志刚,张慧元,等.陕西铜川地区油物的粒度很细,形成油页岩和暗色泥岩。在陆相层序页岩含油率测井评价方法EJ3.西安科技大学地层学研究中又将其称为凝缩层,并且在

7、整个尖侵学报,2012,32(5):591~597.过程中发育多套凝缩层。油页岩发育于湖侵旋回的E43刘招君,杨虎林,董清水,等.中国油页岩[M].开始,其底界面为每次的较大湖泛面,油页岩的厚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中等一较薄,但其分布面积很广。Es]卢进才,李玉宏,魏仙样,等.西北地区油页岩4结论形成条件及找矿方向口].西北地质,2005,39通过对沉积相和有机质富集机理的研究,修正(4):57~65.了前人关于油页岩有利沉积相带的认识,提出油页E63侯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