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299654
大小:171.0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奥尼尔戏剧中的“契诃夫风格”-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戏剧艺术舞台·7·奥尼尔戏剧中的“契诃夫风格”高思春摘要:奥尼尔戏剧风格的形成受契科夫的影响非常明显,比如他与契诃夫在戏剧创作观念上有很多相同点,作品在情节构造、人物刻画等方面也有许多类似之处。本文以时间为主线,探讨了契诃夫戏剧观念在奥尼尔不同时期的戏剧创作中的具体体现。关键词:奥尼尔;契诃夫;戏剧风格尤金·奥尼尔被誉为“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么都是抒情诗”。奥尼尔的早期剧作《加勒比人之月》他的创作历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美国民族戏剧的形成过已经体现出契诃夫印记,该剧没有故事情节,它像一幅程。奥尼尔剧作的成熟与其吸收外国戏剧艺术的创作经风景画一样,营造了水手们寻欢作乐、醉
2、生梦死的生活验是分不开的,其中俄罗斯戏剧对他的影响尤其深刻。场景。奥尼尔称之为:“对戏剧传统的第一次真正突奥尼尔开始戏剧创作生涯的时候,契诃夫的作品已经传破”。入美国。奥尼尔曾在《戏剧及其手段》一文中这样评在1925年,奥尼尔抱怨地讲:“人们对我最少注价契诃夫:“不带有趣情节的最完美的戏剧属于契诃意的一个方面,却正是我自己最为重视的一个方面:我夫。”奥尼尔和契诃夫的戏剧观念存在着诸多相似之还有点儿诗人味道。”由此可以看出,创作中期,他处。奥尼尔说:“纯粹激烈的形体动作——纯粹的宏伟的剧作开始追求诗化。如《天边外》是他们创作中期诗壮观并不重要,我不需要情节——有人物就够了
3、。”④这化戏剧的典范,作品为我们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情境,肥一观点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契诃夫曾说过的相似的话“题黑的土地,嫩绿的幼苗,古老的苹果树,苍白的天空,材必须新颖,情节倒可以没有”。还有,契诃夫说:弯曲的篱笆,静谧的黄昏,落日通红的余辉,以及层层“人的全部意义,他的全部悲剧是在内心,而不是在外叠嶂的山峦,还有一条乡间大道“像一条白色的绸带在部表现。”奥尼尔在谈到剧作家的任务时说必须“以最远处蜿蜒地伸向天边”伸向大海。《啊,荒原》是作者明晰、最经济的戏剧手段,表现出心理学的探索不断向一生为数不多的几部喜剧之一,展现了理查德一家的日我们揭示的人的心中隐藏的深刻的矛盾”“必须
4、在自己常生活,没有矛盾,没有冲突,始终洋溢着对生活的诗的作品中戏剧性地表现这种内心世界,否则就得承认自意赞美。即使在充满阴谋与谋杀的《悲悼》中,作者也己的无能为力,写不了当代这种最典型的思想和独特的营造了一处神秘的“南海岛屿”,世外桃源一样寄托着精神活动。”所以,奥尼尔戏剧创作体现出了“契诃夫祥和、安宁、诗意。如同契诃夫戏剧一样,此时奥尼尔风格”。作品中音响、意象的作用凸显了出来,成为构建戏剧情奥尼尔早期戏剧创作在情节构造方面受传统戏剧影境、外化人物心理的主要手段。如《送冰的人来了》中响较为明显,体现出较强的“易b生化”倾向,但此时雨果的口头禅“天热起来了,啊,巴比伦!
5、在你的柳树已有部分作品开始体现出契诃夫戏剧的诗化风格。在契下一片阴凉,”类似《三姐妹》中玛莎的“海岸上,生诃夫的作品中,戏剧性是和抒情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长着一棵橡树,绿叶丛丛,树上系着一条金链子,亮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样评价过他的作品:“他的剧本整铮”,都是我们从语言入手分析人物内心的一把钥匙。个的风格是抒情的,而不是戏剧性的”。@利用各种音另外,奥尼尔作品中,海上不断传来的“雾钟声”和契响、景物来渲染戏剧的抒情色彩是契诃夫作品的一个重诃夫《樱桃园》中的“伐木声”一样,是剧中人物麻木要特点,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随时随处可以听到更夫的内心的物化比对。大海、浓雾、大树等意象
6、在这一时期打更声,大提琴的呜咽声,看到蔚蓝的湖水,清冷的月作品中反复出现,成为人物内心世界的折射。光,这些都烘托出剧中人物的某种情绪,或是忧伤,或从戏剧人物来看,此时奥尼尔摈弃了早期作品中对是孤独,或是无奈。正如焦菊隐所言:“这些,目的当人物外部形象刻画的专注,开始发掘人物的精神世界,然都不是为了制造戏剧气氛,而是为了刻画人物的精神呈现出契诃夫“心理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体现在人物状态和生活方式的⋯⋯这就是契诃夫式的情调,也就是塑造上的相同之处是,两位作家的作品中的人物都呈现契诃夫剧本中的抒情因素,这也就是契诃夫的剧本为什出“幻想”式生存。如契诃夫的《三姐妹》中,流落小.
7、8.舞台戏剧艺术镇的三姐妹剧始就幻想能回到莫斯科去,一直到剧终,为,“易卜生不懂得生活,生活不是这样的”,他甚至“幻想”是她们在小镇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另外,契偏激地认为“易卜生算不得真正的剧作家”。@诃夫其他作品中的人物,如万尼亚舅舅、特里波列夫、在奥尼尔的后期著作中,之前冲突性较强的“航加耶夫等人也都处于“幻想”之中。“契诃夫式幻想”海题材”“妇女题材”“种族题材”等都已不再出现,源自人与环境的冲突,是对美好灵魂在那个恶俗时代生作者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家庭生活方面,日常生活化的场存状态的高度概括,是人无力反抗环境而又不得不生存面占据了整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