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 TDD与LTE FDD的技术对比与分析-论文.pdf

LTE TDD与LTE FDD的技术对比与分析-论文.pdf

ID:58299300

大小:191.7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LTE TDD与LTE FDD的技术对比与分析-论文.pdf_第1页
LTE TDD与LTE FDD的技术对比与分析-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LTE TDD与LTE FDD的技术对比与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6期信息通信2014(总第138期)INF0RMATION&C0MMUNICAT10NS(Sum.No138)LTETDD与LTEFDD的技术对比与分析陈金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莆田分公司,福建莆田351100)摘要:LTETDD和LTEFDD是长期演进技术(LTE)的两大技术标准,其技术差别主要是双工方式的不同。首先对两者进行了技术简介,接着从特殊技术特点和关键技术特点两个方面对TDD、FDD做出深入探讨和对比分析,同时总结了TDD相比于FDD的优劣所在,最后对它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关键词:时分双工;频分双工;LTETDD;LT

2、EFDD;技术对比中图分类号:TN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4)060228.02随着多媒体业务和数据通信需求的蓬勃发展,为了适应移在时间上它的单方向资源是连续的,因为它采用的频率是对动计算、移动数据以及多媒体业务的需要,第四代移动通信技称成对存在的,依靠频率来对上下行链路进行分离。可见,术,简称4G,日渐完善成熟。其中,“长期演进技术”一一LTEFDD能够较好支持的业务是对称业务,信道的上下行频谱能作为4G技术中的重要核心标准之一,己被广大国际主流设备够被充分利用。然而,对于非对称业务,则会存在频谱利用率商和运营商所重视接受。L

3、TETDD(时分双工)与LTEFDD(频低下的问题。分双工),正是长期演进技术系统同时定义的两大技术标准,两对于两者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上的对比,可以得出,与频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双工方式上的不同。由于受到3G技术分双工(FDD)相比,时分双工(TDD)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标准各支持阵营的市场占有率份额以及无线技术差异等多方势:对于日渐稀缺的珍贵频率能够进行灵活的配置,因此能够面因素影响,国际上更多运营商与设备商支持FDD标准,使得使用FDD无法利用的零散频段;拥有上下信道一致性,部分目前LTEFDD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暂时胜于LTETDD。然射频单元可以为发送

4、端和接收端共同使用,从而有效地降低而,LTETDD是基于我国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TD.了设备的成本:能够较好地支持非对称服务,因为通过调整上SCDMA技术发展的长期演进技术,其在非对称业务支持、智下行时隙转换点,很好地提高了下行时隙比例;因为采用时分能天线业务支持、频谱利用配置等方面,相比LTEFDD具有无双工技术,只需要引入一个开关即可实现对上下行数据的接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日渐受到研究机构和设备商的关注与支持,收,从而设备的复杂度被降低了;TDD利用Beamforming波在未来的通信市场竞争上拥有巨大的潜力。束成形技术,从而使得TDD在下行覆盖方面具有先

5、天的优lLTETDD与LTEFDD的技术简介势;具有日益被业界所重视的上下行道互惠性,多项传输预处理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如智能天线技术、联合传输技术时分双工(TDD)与频分双工(FDD)是两种不同的双工方等等。式。时分双工(TDD)是采用时间来分离发送信道和接收信道,但是,TDD相比于FDD,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在上在时间上它的单方向资源是不连续的,因为在TDD的通信系行方面受限,因此基站本身覆盖范围较小,导致运营商基站建统中,同一个频率载波的不同时隙被发送和接收用来作为信道设投入方面成本加大;TDD通信系统收发信道同频,导致系统的承载,彼此之间利用一

6、定的保护时间在对不同时隙进行分离。内与系统间会存在同频干扰,需要预留保护带,导致整体频谱在某个时间段内,基站向移动台发送信号,而移动台则会在其利用率也随之下降;由于TDD本身工作原理上发射时间较短,他剩余的时间段发送信号给基站,移动台和基站之间要想顺利相比于FDD只有其一半左右,从而必须提高发射功率来实现工作必须提前相互协调一致。发送数据的增大。频分双工(FDD)则是采用两个相对称的分离频率信道进行着信号的接收与发送,这两个信道之间存在着保护频段,用2LTETDD与LTEFDD的特殊技术特点对比分析来保护间隔,确保分离发送和接收信道。与TDD不同的是,TDD(

7、时分双工)与FDD(频分双工)是LTE系统定义下的(3)SAE.GW与PCRF之间的Gx接口应通过PS域CE设地体会到移动互联网的魅力。备接入IP承载网互联。参考文献:(4)SGi、S10、S11、$5/$8、Gn接口应通过CMNETCE接入[1】易曼.2G和3G核心网融合组网策略研究[J].移动通信,2012CMNET,应与现网分组域共用防火墙。(1):166.168EPC组网示意图如图2所示。[2】吕红卫,冯征.EPC架构核心网组网方式分析[J].电信工程5结语技术与标准化,2010(11):12.16近年来随着数据业务的发展,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对中国【3

8、】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移动2G/3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