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临床诊治-论文.pdf

奶牛酮病临床诊治-论文.pdf

ID:58299271

大小:189.3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奶牛酮病临床诊治-论文.pdf_第1页
奶牛酮病临床诊治-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奶牛酮病临床诊治-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农业2014年1期畜禽养殖奶牛酮病临床诊治胡燕玲多伦县畜牧工作站奶牛的酮病.也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最早有乙酸彻底被分解为CO和H0以及产生更多的能Landel于1894年提出。该病是奶牛最常见的糖和脂量,但这个过程需要丙酸,如果没有足够的丙酸被利肪代谢紊乱疾病。常发生于产后lO一60天。它在代谢用,过多的乙酸就会在肝脏内聚集,乙酸分子能在酶方面主要表现为低血糖、高血脂、酮血、酮尿、脂肪肝、的作用下转化为丙酮、乙酰乙酸和B一羟丁酸,这些产酸中毒以及体蛋白消耗和食欲减退。这不只引起糖和物释放到奶牛的血液中,累积到一定水平,就会引起脂肪代谢紊乱,也引起蛋白质、水、盐代谢的紊乱。

2、临酮病的症状从机体生理和营养角度来说,当奶牛处在床上,酮病牛以消化功能紊乱和神经症状为主。由于妊娠末期或泌乳早期,一方面产前胎儿的营养需要增病牛体质衰弱、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产品变质,可给加,母牛为泌乳做准备,产后产奶量逐渐增加等使能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但是.酮病轻型经过,血量需要剧增。另一方面由于激素的作用、产前瘤胃容糖降低、血酮升高(或仅有后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积较小以及分娩后食欲降低等使奶牛采食量降低。结状.一般称为亚临床酮病,它即可逐渐自然恢复,也可果导致机体能量处于负平衡状态.这样奶牛出现血糖进一步发展,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亚临床酮病是奶低.继而发生胰岛素

3、与胰高血糖比例下降,激素敏感脂牛场尤其是高产奶牛健康监护的重要项目。其发病率酶活性下降,机体动用脂肪,释放非酯化脂肪酸进人循超过临床酮病1O~20倍。亚临床酮病没有明显的临床环并且转移至肝脏,当奶牛出现严重的能量负平衡时,症状,既食欲、泌乳无明显异常,但对血尿乳生化指挥发性脂肪酸产生太快太多,同时.肝脏细胞利用游离标、奶牛产量和质量、体重、生殖有一定影响。实际情脂肪酸的能力有限,导致过多的挥发性脂肪酸转化为酮况中,经常有一些亚临床酮病的发生,并且发病率较体.或者合成三酰甘油储存在肝脏实质细胞.形成脂肪高。这就给诊断和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大多数实肝。脂肪在肝脏的蓄积也损害肝

4、脏功能,进一步降低游行集约化畜牧业的国家都有乳牛酮病流行。调查显离脂肪酸进入三羧循环和参与脂蛋白的合成和分解,进示,在美国乳牛酮病发病率为5%,个别牧场甚至是而导致严重酮病和脂肪肝.这样就造成酮病和脂肪肝这个数字的34倍.而印度14.69%。其他如荷兰、日的恶性循环,而酮体在乳汁、尿液和血液中积聚,导致本和波兰等国家都有此病的发生。在我国,酮病的发食欲减退或废绝,更加剧了能量负平衡。生率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酮病虽然能够治愈,也很二、酮病的症状和类型少引起奶牛死亡,但酮病发生后治疗费用增加,产奶酮病主要表现在低血糖、高血脂、酮血、酮尿、脂量大幅度降低,乳成分改变、繁殖率降低以

5、及淘汰率肪肝、酸中毒以及体蛋白消耗和食欲减退或废绝。发升高等问题,给奶牛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控病初期病牛有轻微的异常行为,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制和预防酮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刍缓慢,粪便干少,粪便中有黏液,呼气和乳汁中有轻一、酮病的发生机制微的醋酮气味,随后症状逐渐明显。精神沉郁,对刺激酮病是奶牛糖类和脂肪代谢紊乱.导致在血液中缺乏反应性,出现过多流涎,异常咀嚼和异食,体重迅积累大量酮体,由尿液、乳汁和呼出气体排除,并以血速减轻,产奶量迅速下降。急性病例会出现过多兴奋,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疾病。运动失调,全身肌肉紧张。后转为抑制,四肢麻痹,不从生化角度来说,酮病的发生与丙

6、酸的代谢有密能起立。病牛通常体温正常或偏低少数在病初体温会切关系。正常情况下反刍动物体内的葡萄糖约50%升高。很多时候奶牛临床症状不明显,称为亚临床酮来自丙酸。在瘤胃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由微生物分病,但血液、乳汁和尿液中酮体含量升高,血中葡萄糖解产生丙酸,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乙酸和丁轻度降低.游离脂肪酸升高。高产牛群中。亚临床酮病酸,所以这些挥发性脂肪酸都被瘤胃壁吸收后转移到发生率超过临床病的10~2O倍。对于高产奶牛,泌乳肝脏.肝脏利用丙酸生成葡萄糖,在泌乳时葡萄糖大早期酮体在某程度上的增加是正确的,但酮体在组量被奶牛利用合成乳糖.因此,奶牛产奶量与乳房中织、血液中积

7、蓄,超过一定水平,则会导致酮病临床症葡萄糖供应有密切相关。丙酮的另一功能是参与奶牛状。的脂肪代谢,当奶牛产奶量超出食人的能量时.奶牛奶牛酮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原发性和继发就开始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脂肪首先被分解为非酯性酮病。前者是由于能量代谢紊乱.体内酮体生成增化脂肪酸,并且运送到肝脏。在肝脏非酯化脂肪酸被多;后者是由于其他疾病产生的病发症,如蹄病、口腔分解形成乙酸,在此过程中产生少量的能量.产生的疾病,产科疾病,真胃移位,创伤网胃炎,肝脏疾病,乳·93·畜禽养殖现代农业2014年1期仔猪水肿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