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295282
大小:495.9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30
《传统琵琶曲《月儿高》赏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FORUM音乐论坛传统琵琶曲《月儿高》赏析■林珠萍章淑莲浙江省三门县文化馆《月儿高》是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文曲。的韵味。奏上多采用弹挑和半轮的技法,加强了音在琵琶音乐中素有“武有‘十面’(《十面埋全曲共有十二段,可分为起、承、转、乐的跳动感和推动力,使乐曲紧密衔接,伏》),文有‘月儿’(《月儿高》)”一说。在以合四大部分。“起”部包括“海岛冰轮”、“江层层推进,活泼跳动,似舞女在皓月下的“月”为题的中国传统乐曲中,《月儿高》以楼望月”、“海峤踌躇”三段;“承”部包括快速旋转,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给人其高雅的情趣,隽永的意境,清丽的旋律,
2、“银蟾吐彩”、“风露满天”、“素娥旖旎”三以无限的浪漫遐想。严谨的结构,散发出独特的光彩。段;“转”部包括“皓魄当空”、“琼楼一片”、第八段“琼楼一片”,音符的重叠使用《月儿高》最早为套曲形式,载于清嘉“银河横渡”三段;“合”部包括“玉宇千和反复出现,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琼台楼庆年间荣斋所编的《弦索备考》(1814年)层”、“蟾光炯炯”、“玉兔西沉”三段。全曲阁连绵不断、层层相叠的情景。闻听此音,中,是用胡琴、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的合为有标题的多段体结构,有点类似于唐代犹如到了蓬莱仙境,观赏海市蜃楼,教人奏谱。谱后有注曰:“相传唐明皇游月
3、宫闻歌舞大曲的体制。流连忘返,不知天上人间,今夕何夕。记之音。”真实作者现已无从稽考。现在流第一段“海岛冰轮”是散板的引序,琵第九段“银河横渡”,优美的音乐将人行的谱本源自华秋萍《琵琶谱》(1818),琶以右手轮指的技法从慢到快,由弱到带入浩瀚的太空,仿佛架起银河上的天谱中标有12个写景性的小标题。1927年强,宽广的旋律层层递升,犹如一轮明月桥,象征着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神经柳尧章发掘,方为世人所知。解放后彭从海上冉冉升起,把人们带到一种朦胧变话,给人以无限的浪漫幻想。修文还将此曲改编为民族器乐合奏曲,保幻的意境中去,为主题音乐的出
4、现做了充第十段“玉宇千层”,是一个气息悠长存了原曲的结构、旋律和风格,并增添了分的铺垫。的抒情性段落,运用“扣轮”、“扫轮”、“长箫、二胡等抒情性乐器,使得音色更为柔第二段“江楼望月”是乐曲的主题音轮”等技法奏出幽雅古朴的旋律,将人们和恬美,音响更为饱满,乐曲更加细腻优乐,那优美柔和的音色和抑扬顿挫的曲的思绪带到了月宫仙境,寂寞的嫦娥舞袖美。舞剧《丝路花雨》的音乐也以其作为重调,渲染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宁静夜景,令翩跹踏歌来,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深邃的要素材。人神思恍惚,教人思绪万千,如歌的旋律意境。“月”之母题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有着为全曲奠定
5、了抒情的基调。第十一段“蟾光炯炯”,舒展而宽广的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也正是中国人审美心第三段“海峤踌躇”是主题的变奏,写旋律逐步向高音区延伸,犹如万里夜空,理中崇尚阴柔、和谐、宁静、婉约、隐逸的月亮升出海面之后在远山的背后缓缓上云海苍茫,明月穿行于云层之中,蔚为壮具体表现。在传统器乐曲中,描写月亮题升,形成若隐若现、徘徊不前的景象。音乐观。中秋之月银蟾光满,如天上的慧光投材的作品主要有:古琴曲《关山月》、《箕山的旋律以“3”为中心,在这个音符上作较向人间,充满着生机和灵气。秋月》、《溪山秋月》,琵琶曲《月儿高》、《浔长时间的微微起伏升降,
6、造成一种来回摆第十二段“玉兔西沉”,重现第一段引阳夜月》,二胡曲《汉宫秋月》、《月夜》、《二动徘徊之感。后半段中,琵琶的突然急奏,序的意境,造成乐曲前后呼应。接着速度泉映月》,笛子曲《秋湖月夜》,合奏曲《春激情奔涌,写月亮终于从山峰背后的空间多变的音型重复,富有戏剧性对比。最后江花月夜》、《彩云追月》、《花好月圆》,广升腾而出,冉冉地上升。全曲的终止乐句又回到了起句,渐渐寂静东音乐《平湖秋月》、《三潭映月》、《七星伴第四段“银蟾吐彩”,将曲首散板引序无声。仿佛一个轮回,从月升到月落,周而月》……月下既有美好的向往,也有幽怨作了结构变动与
7、扩充。利用琵琶急奏所造复始,永不止息。音乐告诉我们,世事变幻的哀叹,月光下寄寓着宫女的哀怨,游子成的繁富华丽的音色,描绘月亮升高之后无常,而大自然是永恒的。的乡情,百姓的凄苦,文人的忧思,亲人的在彩云的映衬下更为光彩照人,神秘莫《月儿高》继承了我国传统琵琶曲创期盼……中国人的尚悲、偏爱阴柔审美心测。作与演奏手法之精华,全曲脉络清晰,结理特质,使得中国文人总是祈求在残酷的第五段“风露满天”,乐曲以较快的速构严谨,层次分明,清丽淡雅的旋律,情景现实之外寻找一个理想的心灵栖息家园。度和较强的力度奏出疏密相间、富有动力交融的意境,古朴典雅的格调
8、,使之成为于是,美好、圣洁、朦胧、遥远、可望不可及的旋律,并进行了速度的变化处理,造成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瑰宝。的月亮成了人们的心灵诉求和精神寄托一种风云变幻的效果,渲染了万籁俱寂的“月”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十分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