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尺竹”的重新解读.pdf

“万尺竹”的重新解读.pdf

ID:58220271

大小:658.9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8

“万尺竹”的重新解读.pdf_第1页
“万尺竹”的重新解读.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万尺竹”的重新解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2期总624期Vol.624NO.12“万尺竹”的重新解读冯仁敏(河南省息县二高河南信阳464300)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811(2013)03-0152-01学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果单纯的把本段两人的书信之语看作是戏笑之言,是不够合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我了解到了了苏轼高超的笔法,本理的。文行文抒情大反常道,以乐写悲,借曹操戏言祭桥玄为楔子,通那么到底该怎么解读呢?我认为真实的对话情形应该是这过回忆与文与可之间的戏笑之言来表现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样的。文与可向好友苏轼说自

2、己准备画万尺竹实际是在表达自及失友后的悲痛。从课文第二段作者与文与可两人的借“万尺己的远大志向和坚守节操的追求。苏轼一开始是无心的调笑,说竹”幽默辩论,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苏轼的风趣与文与可的洒文与可画不出万尺竹,自己希望得到画布。而文与可却当真了,脱、率真。或是受当时不明朗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有感而发,认而我认为第二段中文、苏二人戏言交锋的核心事物“万尺为环境恶劣、人心不古,自己的志向、节操根本无法显现,所以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引起下文、表达情感的引子。此时的“万尺才那么爽快的说我先前的话太自以为是了,世上怎么可能有万竹”更具有一种文人寄

3、寓远大抱负、坚守节操的象征意蕴。而通尺长的竹子呢。此时的“万尺竹”很明显有表里两层意思,是一过对它的重新解读,我们可以发现两人的戏言有着更深层的含种精神寄托。而作为挚友的苏轼是懂文与可的,他读出了朋友义,它能反映出两位文人朋友间彼此慰藉和鼓励,携手共守气话中的失落和沮丧。于是他赶紧反过来努力向朋友证明,世上节、积极乐观处世的心路历程,这对我们扩大对本文的情感收获真的是有万尺竹的,他在为落寞的朋友重新点燃希望之火,鼓是很有意义的。励朋友不易其志、不改其节。文与可显然是体会到了朋友的好竹,在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士人文化中有着鲜明的象征意意,于是风趣的把

4、这个话题接了过去,并画了《筼筜谷偃竹图》送义。竹是“岁寒三友”之一,凌霜傲寒,颜色青翠、富于生机却又不给苏轼,是在应和和答谢好友的激励,同时我认为也不乏共勉之与百花为伍;竹有节,合“气节”之节,所以在文人眼中竹就是坚意。其后,苏轼在画上题诗一首,其中有“料得清贫馋太守”之句,贞、脱俗、有气节的象征,也是无数文人终生追求的人生目标。苏清贫正是对朋友气节的肯定,可以说全诗是对朋友的一种幽默的轼就十分爱竹,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肯定。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所以文与可在给苏轼的经过这样的解读,在内容上苏轼、文与可依旧不

5、失风趣、率信中说到志在画万尺竹,我觉得并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自真,而且更能让大家感受到两个朋友间志趣相投、心意相通,身追求大志向和高节操的一种寄寓。类似“万尺竹”之语,在古代虽不共居,却能互通书信,风趣而不流于逞口舌之利,彼此慰其他诗句中也有体现。如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的尾联“但藉、相互勉励,共守节操。这才是高雅文人间的友谊,才是让后令无剪伐,会同拂云长”,借能长到与云共舞的竹子来表达作者人羡慕的情谊。得此好友,夫复何求!所以好友去世,带给作者希望自己的远大抱负和节操能顺利实现,不被压抑损毁的愿的痛才那么深。乐之至方知悲之切,无疑深化了主

6、题,是很有意望。古人还有竹如其人的说法,如明末清初的石涛说:“东坡画义的。竹不作节,此达者之解。其实天下之不可废者无如节。风霜凌从知人论世的方法推究,我对苏轼、文与可二人的情感揣测厉,苍翠俨然。披对长吟,请为苏公下一转语。”石涛作为明朝遗是有一定背景做依据的。查找资料可知,课本上的注释提到的苏、民,归顺清朝后,文人的名节问题一直令其苦恼,故尽管自己的文二人书信往来之时是熙宁八年到元丰初年的一段时间,此时正名节很成问题,但画起墨竹来,不像苏轼那样放达,再怎么写是朝廷新旧两派交替上台、争夺不休的时候。苏轼就是此时得罪意,也不能废了竹节。所以,文与可向

7、苏轼说画万尺竹,应是在新旧两派,多次受贬谪。我们学过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苏向志同道合的朋友坦承自己的志向与抱负,表达对文人清高节轼此时被贬谪到密州所写,抒发了不得志之意。而文与可同苏轼操的追求,不是无心之语,而下面看似调笑的书信对话并不是一党,频繁在几地间调任。也是不如意的。所以感伤时事,慨叹抱像资料中说的借“万尺竹”相互调笑那样浮于表面,而是更深层负而志画万尺竹是有可能的。次的情感交流。总之,通过对本文的疑点探寻和重新解读,我加深了对本文之所以认为课本资料的解说浮于表面,是因为它的说法存的印象,对苏、文之间的友情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向往,朋

8、友间能在漏洞。当苏轼借机调笑、故意把万尺竹的画意当作实物来理向此二人一样,该是多么惬意呀。解,并借机索要用来做画布的绢时,而同样风趣的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