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越读书越困窘-.doc

为什么“我”越读书越困窘-.doc

ID:58219821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为什么“我”越读书越困窘-.doc_第1页
为什么“我”越读书越困窘-.doc_第2页
为什么“我”越读书越困窘-.doc_第3页
为什么“我”越读书越困窘-.doc_第4页
为什么“我”越读书越困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什么“我”越读书越困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什么“我”越读书越困窘?  对于同样抛弃了家乡的  80后、90后农村大学生来说,  留在一线城市的成本越来越高。  城市不属于你,  家乡又似乎回不去读出来还不是打工?  小时候,常听大人念叨:“读得书多胜斗丘,不劳耕种自然收。白日不怕人来借,夜晚不怕贼来偷。”这是我家乡自古流传的一首打油诗。今天,当着孩子的面,做父母的会说:“多读一点书总不坏事。”在外人面前,他们又会说:“读书有什么用?读出来还不是打工!”  一方面希望孩子多受点教育,一方面又对读书的出路不抱太大希望,这中间包含着农村人多少矛盾,多少无奈!

2、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早已被残酷的现实打破。出生于1980年代的人,从小学读到大学,几乎都在遭遇教育收费的高峰,而且在求学过程中很难得到资助;与此同时,农村税费多如牛毛,高税费从198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2006年,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作为满载家庭希望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又立即碰上“毕业就失业”的严峻状况,勉强找到一份饿不死的工作之时,又面临着高房价、高失业率、高的婚姻成本等种种压力。自顾不暇,又如何能够改变家庭的状况呢?  我曾写过一篇散文:“如果问,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有什么最值得庆幸和最后悔的事,

3、那么我会说:我最庆幸的是我上了大学,没有辜负大人的期望;而我最后悔的也是我读到了大学,把整个家庭读穿了,父亲、母亲和妹妹因为我的读书而长期受煎熬。大学期间,父亲来信写道:‘我知道你的钱太少,但在这个月内没有钱寄给你,下个月我一定想办法再寄给你。’”每次重读至此,便会泣下沾襟。  网上曾有个段子,引起了80后农村青年的共鸣:“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事做;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4、;当我们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是讲心的;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是讲金的。请问:我们这一代到底招惹谁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稍有加大,90后在读书期间承受的经济压力或许有所减轻,但是,他们毕业之后面临的出路不容乐观。而对于00后,村子里的小学和附近的初中可能早被撤并,有的孩子不得不到一二十里外的镇上读书,甚至自带课桌。  农村的教育环境和质量,是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善呢?读书致贫是不是一种时代病?  尽管不少农村父母举全家之力培养孩子上大学,但农村孩

5、子考入重点大学的几率不高;能够考上二本院校就已经万岁了。  对此,我有着真切感受。我从师范学院毕业后,在湖北大别山区的一所省级重点高中――M县一中工作了7年。M县人口130万,中考参考人数从以前的2.4万人降至现在的一万多,一中录取了成绩靠前的1200人,学生每天学习12个小时。在2013年之前,M县一中每年通过高考考上一本的,约在350人左右,也是湖北大别山区仅次于黄冈中学的高中,几乎每年都能够保证有两三个人考上清华北大,而M县其他七所普通高中的升学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农村学生是普通大学的主力军。  2010年夏

6、天,我在北大听温儒敏教授讲中学语文教育,他告诉大家:像北大这样的顶尖级大学,每年来自城市的学生占到了88%。而《上海大学2011年度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指出:上海大学的农村学生仅占11%。  这几年来,国家开始允许名牌大学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进行“自主招生”,并且这个比例在逐年扩大,然而,这种招生的考查重点是“知识面”、“灵活性”、“思维能力”、“现场表现的能力”,那些优秀的农村学生也很难脱颖而出。  作为在重点高中工作了7年的我,对此十分了解:同样是省重点高中,通过自主招生的人数,武汉市一所学校可能会达到一两百

7、人,而县城高中可能不足十人。农村学生从小就在一种落后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绝大部分人去打工,好一点的读个二本、三本或者高职高专。而三本院校的学费,一年一到两万,完全是在走教育产业化之路。国家的大量教育投入主要集中于985、211这些重点大学,而读普通院校的农村孩子毕业后,在人才市场上如何竞争?  有一个纪录片叫《为什么穷――出路》,拍摄的是湖北的故事――农村孩子没考上好大学,花钱读个三本。那个只有一根手指的母亲,拼尽全力供女儿上学,希望她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让我潸然泪下。读书致贫是不是一种时代病?这些学生毕业后,要

8、多少年才能赚回大学费用?这样的教育,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多少关系?  当然,培养人才的意义,绝不应该仅仅停留于改变个人命运和家庭状况这个目的之上,而是希望他们将来能够为家乡做点贡献。但是,恢复高考三十多年来,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又有几个人愿意回到故土呢?  每次从城市回到家乡,我跟许多人感受相同:除了楼房多一点,河水不再清澈,家乡一二十年来没有大改变。我们所接受的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