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寨”的前世今生.doc

“大湾寨”的前世今生.doc

ID:58219678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8

“大湾寨”的前世今生.doc_第1页
“大湾寨”的前世今生.doc_第2页
“大湾寨”的前世今生.doc_第3页
“大湾寨”的前世今生.doc_第4页
“大湾寨”的前世今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湾寨”的前世今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湾寨”的前世今生  那些今人永远无法真正触摸到的过去,最后只能以建筑和实物的形式呈现在眼前。这种天马行空的感觉,在经过大湾寨50多座建于清朝和民国的民居建筑时,尤为强烈。木雕、砖雕、浮雕、灰塑、壁画,巨大的牌匾,繁复的花纹。华丽的飞檐,站在它们跟前仿佛能听见屋里先人低声倾谈的声音。不知为何有种感觉:他们不喜欢喧闹,而偌大的屋宅里面,一直很寂静。  “吾庐可爱,斯道当由”。这是当年建造祺波大屋的人穿越几百年的历史,和现在来参观他的杰作的人对话。一句“可爱”,道尽主人对屋子的深爱。  或明或灭的,是老屋的前世今生。我想,这就是“南江文化”中最富于神秘色彩的一笔。

2、    最后的古屋人    走进大湾寨的古民居之前,就四处打听民居里是否还有人居住。答案是肯定的。这里原来的住户,绝大部分早已搬离旧宅,搬往大湾镇里的新居。谁还会住在这些古老神秘的大屋里,可以说,他们是最后一批住在古屋的人。  听说了很多有关大屋的传说,非常有趣的故事。尤其是这里的李氏族人,是不可不提的,可以说是“始祖”。正是在明末清初时期,李氏的创族始祖来到这个偏远山村,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当地拥有自己土地的大户,勤劳一生,才有了世代相传、人才辈出的兴旺家族。直到今天,大湾人大多数都姓李,他们有的在这里继续生活繁衍,有的从这小小村落搬到县城城市,或者更远的地方。 

3、 大湾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始建于1885年的祺波大屋,是大湾绅士李景献的第二个儿子李祺波创建。在这座迷人的大屋里,迎面巨大的屏风上精致的花纹吸引着所有来客的目光,仍可感受到当年的奢华和热闹。突然发现屏风旁有点奇特的镜头:两张日方桌上,零乱地摆满各种现代生活用品:洗衣粉、鸡精、新鲜南瓜,甚至还有时髦的沐浴液。正纳闷间,一位婆婆害羞地在大门出现,同行的当地人介绍,她就住在这里。  当她正准备闪拄侧边一个小房间时,我跟随她进入。她一点也不厌烦地回头向我笑,笑得很尽情,又不好意思直视,深陷的大眼睛眯成一条缝,俨然含羞的18岁少女。房间非常小,躲藏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参观

4、者一般不会注意。可房间虽小,生活必需品却一应俱全,风扇、彩电、电饭锅、双人床、还有DVD呢。  这位“年轻”的李婆婆其实很健谈,先是一个劲让我看她房间屋顶上的古字画,说自己虽不认识,但也觉得好看。我问她是否一个人住在这里?她说和她一起住的,还有她的外孙。  原来,李婆婆是屋主的女儿(当然,这个屋主不是指屋子最早的建造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搬进这里住,起初也许是带着儿子、女儿。后来,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长大了,纷纷离开,这个经历了三个朝代的老房子里,剩下了年华已老的她。    会不会觉得寂寞?也许在老人心里,根本没装着这个词吧。生活就这么继续着,岁月就这么流逝

5、着,她仍然可以为自己的孩子们操劳着,就是最快乐的事。  其间问了一个自己都觉得多余的问题:”为什么住在这里?”李婆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一脸迷惑地看着我说,住在这里就住在这里了。是啊,这里是她的家,为什么不住在这里呢?对这里的感情已经是融在血脉里了,在这里终老,也是一种安心的幸福。也许对她来说,解释是可笑的。  李婆婆的二儿子去了上海,这是她最骄傲也是最担心的一个儿子。她担心儿子一个人在上海怎么过,念叨着他都30岁了,还没结婚。  屋子里好住吗?她天真地笑着回答:“好啊,就是有点热,要开风扇!”离开时,她拉大嗓门告诉渐渐走远的我们:“二女儿就在兴昌,很近,也许我们

6、一会就会看见。”听见她淳朴和无忧虑的笑声,再次想起大屋斗门上李祺波写的对联,“吾庐可爱,斯道当由”。    李老师和他的“亲人”    正午阳光热烈地照耀在大湾寨的古民居和李老师饱经风霜的脸上。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深深刻画在他瘦削的脸上,他几乎是这些古民居群的“代言人”,也最有这个资格。夹着一个装满他自己手写的古民居历史资料的黑皮夹,他出现在我们面前。  在向我们介绍峻峰李公祠里的八音房的时候,他的神情分明注满了自豪和骄傲,用两手比划和指着他喜欢的那些精美的图案和对联,――告诉我们其中寓意。当位带领旅游团参观的年青女导游发现他在时,马上把手里的喇叭交给了他,一百个

7、放心的样子。当然了,连她手里的导游词都是李老师亲手写的,不交给他交给谁?  李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大湾人,就在大湾寨的大屋长大。他的成长,伴随着这些老屋的日渐苍老和时代的变迁。他说,大湾本地的人几乎家家都有祖屋,有的是祖传,有的是当年土改时政府“破私立公”分给他们的。但如今已很少有人家住在里面,大多都在镇上住,离老屋其实也就几步远。  跟随李老师的脚步,我们来到属于他家的老屋,兴宝大屋。他说这大屋建于1879年,起屋的人叫李景载,也是大地主,土改时政府把大屋分给他家。这偌大的屋子有四个大厅,四个书厅,54个房间(问及有多少房间时,李老师飞快地在大屋里跑了一圈才数清楚

8、,历时1分钟左右)。这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