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三讲 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ID:5816156

大小:548.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7-12-13

第三讲 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_第1页
第三讲 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_第2页
第三讲 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_第3页
第三讲 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_第4页
第三讲 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讲 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讲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主要内容清末新政及其失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体系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重点问题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革命和改良的历史作用一、清末新政及其失败(一)清末新政的背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加深对中国的全面控制(二)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1、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堂、派遣和鼓励留学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设立学部,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在全国新式学堂。到1909年各类新式学堂达59117所

2、,学生160多万。仅留日学生就10000多人。2、军事改革:编练新军,裁减绿营,编制巡警等1903年清廷成立了练兵处;1904年改建兵制,把新军分为常备、续备和后备三等;1905年统一全国军事编制,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到1911年,全国共设各类军事学堂40多所,连成新军26镇。3、经济改革:设立商部,奖励实业和改革财政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以“振兴商务”,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保护工商业者的权利。1905-1910年国内新设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209家,总资本7525.5万元;各省铁路公司兴起“保路”、“招商筑路”热潮。财政

3、上1903年在北京设铸造银钱总厂,1905年在天津办户部银行,至1911年,全国共有30家银行,保险公司14家,投资公司1家。4、法制改革:修改《大清律例》,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中国传统法律结构,并根据西方近代司法体系行政、立法、司法分立的原则,实现了“政刑”分离和司法独立,并编篡了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标志着中国法制的近代化。5、政治改革:前期以整饬吏治、裁汰中央和地方的冗暑机构,同时设督政务处、外务部、商部、学部和巡警部。后期主要是政治体制改革,即“预备立宪”阶段:1906年8月正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1907年清廷下旨在京师资政院,各省

4、设谘议局;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帝国万事一系,预备立宪期为9年;1910年底,清廷在压力下表示立即组织内阁,1913年召开国会;1911年5月,清廷宣布内阁名单,内阁成员13名,满族9人(皇族7人),汉人只有4名。(三)对清末新政的评价是清政府为挽救自身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具有 积极意义:——在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在政治上,清末政权机构迈向近代化,立宪符合近代 化的发展方向,并开启中国法制的近代化转型;——在军事上,编练新军,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开始;——在思想文化上,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出现了办

5、新学和留学热潮。讨论题:有人说:清末新政是符合近代中国发展方向的,如果顺利的话,它将把中国引向现代化。但辛亥革命打断了清末新政的进程。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兼论革命和改良关于革命和改良的几点结论暴力革命与和平改良都是推进历史前进的手段。暴力革命不一定都能达到根本性的变革,和平改良也可以实现历史的质的飞跃。随着历史的发展,暴力革命的周期越来越长了。和平改良成为解决矛盾、化解危机的主要手段。暴力革命能摧枯拉朽,同时也有巨大的副作用。暴力革命的发生是各种矛盾积累的必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庚子赔款前清廷每年岁入8000万两,之后跃为1亿两以上,1

6、906年以后迅速递增。1903年岁入10492万两,岁出为13492万两,不敷3000万两;1908年岁入23480万两,岁出23700万两;1911年的财政预算,岁出33865万两,岁入29696万两,不敷4169万两。再加各省地方行政费3770万两,赤字高达7939万两。困境表现之一:清政府入不敷出田赋、厘金、盐课是三项大宗旧税,旧税加征。田赋原额之外,加征“随粮捐”、“赔款捐”等附加捐,附加捐已增加30%。 厘金加征,烟、酒、茶、糖四种主要商品的厘金都在20世纪初年每年递加20─30%左右,其他商品丝、稠、夏布、瓷器、麻斤、煤炭等无不加厘。有

7、些省份所征货品在1000种以上。盐税加征,因禁止鸦片而加征的“抵补药款”,为举办新政而加征的“要政加价”,为练兵而加征的“练饷加价”,致使盐税大幅度增加。困境表现之二:新政成本加重人民负担1910年3月底,长沙零售米价已由原来的每升30文,涨到每升70文,到4月中旬更涨到80文。4月11日,担水工黄贵荪的妻子拿80文钱到一米店买一升米,文钱中有几枚已不流通的制钱,米店老板拒收。黄妻离开米店,四处乞讨,傍晚凑足80文钱,来到米店,米价已涨到85文。黄妻被逼无奈,投水老龙潭。黄贵荪闻讯,又带两个孩子投塘自尽。事件迅速传遍全城,群情激愤。由大规模抢米风潮

8、发展到群众自发攻打巡抚衙门,遭到清廷的残酷镇压。1910年全国发生49次抢米事件。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长沙抢米风潮。困境表现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