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doc

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doc

ID:58154317

大小:3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11

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doc_第1页
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doc_第2页
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doc_第3页
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doc_第4页
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是为了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服务的,致使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中间出现断层,目前社会急需大批能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物质产品和现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型人才。那怎样能把学到的成果用到社会上呢?目前流行的“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中职院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

2、是实现中职院校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关键词:人才;校企合作;互利双赢一、校企合作的意义从整体看,校企合作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就这一项新的事业而言,准确理解和深刻领会校企合作是广大实践者应当解决的认识问题。那么校企合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1、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继承师带徒重技能训练,重培养质量;企办校制度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技能特色,重视学生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办学在发扬了它们长处的同时,并结合

3、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等实际,增加了一些新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2、要认识这一制度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化,具有规律性。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两类不同社会组织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本质上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延伸与提升这一关系,深化为合作状态,就明显地使校企合作成为教育与经济密切结合的产物。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以其自身特点影响经济发展。校企合作就是教育根据企业需求,主动适应并为企业服务的合作,它体现了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并为经

4、济发展服务的规律。3、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及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看,建立这一制度具有迫切性。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技术人才荒”,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荒”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若不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势必拖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加强和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各类技能人才,缓解甚至化解“技术人才荒”,无疑是当前企业和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背景据世界旅游组织预

5、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我国酒店业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格局。美国著名酒店房地产行业研究咨询机构针对亚洲国家酒店建设项目的研究数据表明,中国目前进行的酒店业开发活动在全球居于首位。同时,全球十大著名酒店管理集团都已经进入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酒店业人才培养已经初步形成了中职、高职、本科的三段式体系,人才培养的规模日益扩大,但是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人才供需的脱节。“酒店业员工流动率高”等新闻不断见诸报端

6、。如何解决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成为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酒店管理专业采用“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动因。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了酒店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酒店业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原因之一在于我国酒店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酒店业尚未改制,产权结构不清晰,酒店业员工准入门槛很低,对员工的专业技能要求不高。随着酒店业的发展,特别是国际酒店集团先进管理理念的推广,酒店人的职业地位开始

7、凸显,对酒店从业人员知识和素养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并不断加入新的内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动向,按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2、符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既不同于纯理论的本科教育,也不同于纯技能的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适应了中等职业教育产学结合的发展方向,所采用的“工学交替”、“适用及够用”等原则体现了中职教育改革的趋势,符合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总要求。3、产学合作三方共赢“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实

8、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合作共赢。对学校而言,吸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引入管理和教学,有利于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通过校企合作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可以节约办学成本,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对企业而言,将员工的培养从企业延伸到学校,可以获得技能熟练的员工,建立稳定的员工输送基地,缩短员工入职后的适应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同时,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对学生而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