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机检修安全技术措施(2012-3)(签字打印)

掘进机检修安全技术措施(2012-3)(签字打印)

ID:5814563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5

掘进机检修安全技术措施(2012-3)(签字打印)_第1页
掘进机检修安全技术措施(2012-3)(签字打印)_第2页
掘进机检修安全技术措施(2012-3)(签字打印)_第3页
掘进机检修安全技术措施(2012-3)(签字打印)_第4页
掘进机检修安全技术措施(2012-3)(签字打印)_第5页
资源描述:

《掘进机检修安全技术措施(2012-3)(签字打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06上顺槽AM-50型掘进机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八号井2012年11月26日1106上顺槽AM-50型掘进机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1106上顺槽AM-50型掘进机.根据掘进机长时间的使用情况,经矿井领导决定对掘进机进行维修。检修步骤对各部件表面清洁、各运转部位拆卸清洗,各部件逐项检查、更换缺损件,检修、恢复零部件性能、组装、试运转。为确保大修理质量,各项检修符合设备完好标准,特制定检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检修时间:2012年11月26日二、安全负责人:夏开社技术负责人:李晓雄电气检修负责人:三、安全技

2、术要求1、检修要有专人负责安全。主要是起吊过程,安全负责人要在现场指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检修要有专人负责技术。主要是掘进机行走部的拆卸、维修、按装。3、在起吊、安装、撤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备在起吊前应先用力矩扳手检查起吊锚杆的锚固力情况,如顶板下沉破碎、固定锚杆抽出、锚杆锚固力达不到4T等,不得进行起吊。每班工作前和工作中班组长必须指派专人对作业地点及其附近巷道的顶板、两帮支护进行检查,及时敲帮问顶以防伤人。 (2)起吊设备的绳套必须是双股Φ15.5mm钢丝绳,并用4个卡子卡牢,相邻卡子卡绳方

3、向相反,卡接长度≥400mm。或用40刮板机链条。 (3)在起吊期间,必须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员应站在距起吊、装、卸位置3m外的安全地点,监护人必须是班组长或其指派的有经验的老工人。 (4)在起吊期间,必须将件垂置于起吊点的下方。若不能置于起吊点下方,起吊大件时,应缓慢拉动葫芦,使大件缓慢移近起吊点,严禁手拉葫芦速度过快,同时在起吊点下方加垫枕木,确保起吊件的稳定性。在大件前方及其左右2m内严禁有人,防止物体吊起后摆动伤人。(5)设备部件起吊前,人员不许站在起吊点下方,在起吊点附近3m以内不许有其他人员(拉葫芦

4、的人员除外,拉葫芦的人员必须站在顶板完好、退路畅通、设备部件最不可能歪向或滑向的一侧作业)。(6)起吊前,先进行试吊,将设备部件吊起50mm,检查起吊点、绳套、葫芦及重物中心不偏移等均无异常后,方可继续起吊。否则必须放下起吊物进行处理,处理好后重新进行试吊完好后,再起吊。(7)根据起吊重物的重量、体积、形状和种类选用合适的起吊点,确保起吊中心与物件重心相一致。起吊时,起吊物件必须保持平衡。(8)工作中禁止用手直接校正已被重物涨紧的钢丝绳和吊具,发现吊挂钢丝绳松动、声音异常,应停止起吊,放下重物进行处理。 (9

5、)不论在任何情况下,禁止用人体平衡物件重量或用人力支撑物件起吊,严禁站在物件上起吊。起吊设备部件时,在物件重心倾斜方向上严禁有人工作或行走,起吊物下严禁站人或工作。 (10)在倾斜方向或水平方向使用葫芦时,拉链方向应与链轮方向一致,以防掉链或卡链。 (11)吊运物件时,高度以满足现场装、卸需要即可。要避免设备在空中长时间悬吊。 (12)装卸时,严禁无关人员在附近逗留;严禁作业人员身体任何部位伸入物件内作业。作业过程中必须由班组长指派专人监护,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协调、监护工作。 (13)撤除电气线路,必须由专职

6、电工操作:先用电笔验电,再进行作业,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4、在拆卸小件及电器时,必须保证部件完好且不能丢失损坏。5、抬运重物作业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禁止盲目作业。6、人工抬运重物前,必须清理运输区域的障碍物及杂物。抬运时,必须一同用力,动作协调一致。下落物体时,必须相互喊应,同时轻轻落放。7、当抬运的设备较重时,应使用抬杠、缆绳;2人以上抬运时重物,应有一人指挥,保持行动一致。8、不允许使用单根8#铁丝进行捆绑抬运物件。9、增强安全意识,做好自保互保工作。四、检修行走机构1、履带板无裂纹或断裂。行走减速箱与

7、机架的结合面应完好,撤出行走变速箱进行检修。2、履带销子轴的最大磨损不得超过0.5mm;履带架若有局部变形应整形,若重要受力部位有裂纹缺陷修复时,保证其强度和刚度要求。3、销子套不得有裂纹,最大磨损不得超过0.5mm。液压张紧装置中张紧柱塞镀铬层若有锈蚀、划伤、剥落现象应修复或更换,机械张紧装置修复后应灵活可靠。.4、支承轮直径磨损不得大于5mm。5、导向链轮与驱动链轮齿部磨损不得超过原齿厚的20%,履带板表面上防滑钉,磨损低于原高度的40%,否则应更换。6、导向链轮铜套磨损后最大顶间隙不得超过0.5mm,履

8、带板销孔磨损圆度不大于直径的10%,否则应更换。7、耐磨铁的磨损不得超过表面表面硬化厚度的50%,且必须保持履带不得碰及其他装置。链轮齿部严重磨损后,应重新更换链轮,不允许使用补焊修复轮齿。8、履带支重轮内易损件、密封件应更换。无支重轮的履带滑动耐磨板,磨损后应用耐磨材料补焊。五、液压部分1、所有液压部分必须密封良好,不得渗漏。2、各种千斤顶、联杆,各种阀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3、各种密封件、高压胶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