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及其调适-论文.pdf

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及其调适-论文.pdf

ID:58132217

大小:110.97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4

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及其调适-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及其调适-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_一2014年第15期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及其调适王会景(河南省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河南鄢陵4612O0)中学生多正处于青春期前后时间,正是逆反心理比较突出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一些教育内容脱离中学生的的年龄阶段。这种消极心理状态的存在,使中学生在接受德育时,现实思想和需求,教育内容要不是“假、大、空”,缺乏说服对教育的道理听不进去,对一些要求、规定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力和真实性,要不就是“平、白、虚”,不能给人以启迪和提高;对宣扬的先进典型经常不屑一顾,结果造成感情不能沟通,思一些教育的方式方法不适合中学生的特点,照本宣科,形式单调,想不易交

2、流,观点不易接受,教育不能产生应有的效力,严重不分层次,不看对象,一味地“填鸭式”灌输,中学生没有参时还会产生对立情绪。如果不及时捎除这种消极心理,就会直与的机会。这一切都会使得中学生对德育失去应有的热情和兴接影响学校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趣,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一三、消除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几种方法、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在接受德育过1.晓之以理法程中由于受某种原因(如教育者或教育内容、形式等等)的影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先天就有的,教育者要将理论上的灌输、响和刺激而产生的对某事物持对立、抵触、

3、反对态度的消极否思想上的引导与行为上的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民主的定心理状态。在学校德育实践当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越是过分宣扬某个典型,越是有人不买帐,反而有意疏远;过讲道理,诉真情,使教育对象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分批评某人所犯的错误,反而会激起一些人的同情和亲近;越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应该赞成什么,应该反对什么,是不准干的事,越是有人偏要去做⋯⋯中学生这些与常理背道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以理服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在心理学

4、中都归属为教育才有说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要力戒“假大空”,坚持消极逆反心理。讲真话,讲真理,不言过其实,不凭空捏造,虚构典型。二、诱发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原因2.动之以情法众所周知,心理活动的产生既要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疏导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它往往取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也要受到客观现实因素制约。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之间感情是否融洽,心理是否相容。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理,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现象,同样是主客观因素联况,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去讲,中学生接受的程度就大不一样。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教育者要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

5、人、体贴人作为进行德1.心理要素发展不平衡是造成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育的感情基础,做到说理与关心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主观原因管理与排扰相结合,尽可能地帮助中学生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中学生由于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的尚不够均衡,实际问题,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差距,达到心理相通。因此,情绪容易动荡,时而兴奋,时而抑郁;而且激情占优势,3.人格感染法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同时许多中学生由于学习目“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实施疏导教育,的的不同、动机不同、需要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环境的不既要靠真理的力量,又要靠人格的力量。从某

6、种意义上讲,人同影响,造成中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学格的力量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实践证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往往校所要求的行动上来。他们往往由于好奇心重,对不允许知道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因此,教育者要首先从自身做起,的东西、禁止干的事情特别有兴趣,你越禁止,他越想知道;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中学生,在中学生中树立起你不让看的东西,偏要想方设法看。他们好胜心强,说话办事廉洁奉公、勤政为兵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总是想争个你高我低,遇事容易冲动,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对抗性。4.区别对待法许多中学生由于思维方法的片面性和认

7、识水平的局限性,常常对中学生的褒贬要恰如其分,表扬批评要把握分寸,掌握把自己的认识当做衡量事物的标准,对现实中的一切看不顺眼,时机。尤其是批评中学生,更要把握分寸,依据教育对象的性久而久之,心理便会产生逆变。格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场合,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能个别批评2.学校德育观念滞后和部分教育者素质低下是导致中学生的,尽量不扩大范围。很多时候,人们的逆反心理是由于教育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者的方法简单生硬而造成的。因而一定要注意改进教育的方法,当前一些学校管理教育观念依然滞后、教育手段过于单调、讲究技巧,尽量避免由于教育者自身的行为而引发的反感和抵

8、教育环境不太宽松,凡事愿意运用行政手段,动辄几个“禁止”、触情绪。几个“处罚”,不能使教育真正贴近中学生的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