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等高线.ppt

高二区域地理-等高线.ppt

ID:58089821

大小:10.67 MB

页数:82页

时间:2020-09-05

高二区域地理-等高线.ppt_第1页
高二区域地理-等高线.ppt_第2页
高二区域地理-等高线.ppt_第3页
高二区域地理-等高线.ppt_第4页
高二区域地理-等高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区域地理-等高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区域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考纲原文: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考纲解读:1、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以及五种主要地形。3、能判读地形图和剖面图,并进行应用分析。学科网●命题趋势1、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的方式,考查重要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知识。2、以地图或部分文字资料为素材,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应用知识也是重要趋向。这类题目一般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较

2、紧密。3、区域经纬网图与等高线图的有机融合图将会在今后考题中频频出现,借助该融合图综合考查区域综合地理知识是今后命题的主要趋势。H1=1500米H2=1000米h=500米海平面甲乙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线一、基本概念地面某点到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为相对高度地面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绝对高度,即海拔绘制原理: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绘制原理二、绘制原理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1001001001001001001001

3、0020020020020020020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00100100等高线的绘制三、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闭合曲线重叠为崖疏缓密陡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大于大值小于小值山等高线稀疏缓 坡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疏缓密陡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如下图山顶周围的山坡、盆地周围的山坡、火山山坡。四、特殊等高线图①火山口湖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特殊等高线图②地上河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图中AB河流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

4、支流汇入。特殊等高线图③蘑菇石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特殊等高线图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岱崮地貌岱崮地貌是指以临沂市岱崮为代表的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称为“方山地貌”。它们主要分布在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域“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形成了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

5、、帽、桌和鸡冠等形态。特殊等高线图⑤梯田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特殊等高线图⑥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等高线凹坡(背风坡)密、凸坡(迎风坡)稀特殊等高线图⑧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等高线多呈圆弧形,上密下稀,有河流流经,等高线通过干流时,多呈“V”型五、判读——地形地貌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和缓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海拔高度大,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丘陵;山地;高原平

6、原;123450海拔(米)1000200500高原平原丘陵山地面平边陡低而平低而缓高而陡图解五种地形盆地:中低周高山峰鞍部山脊陡坡缓坡山体的不同部位看一看:说出地形部位名称山谷山顶山顶(峰):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高于四周示坡线(表示坡降的方向)垂直于等高线,位于等高线外侧示坡线示坡线洼地盆(洼)地: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低于四周100200300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位于等高线内侧山脊山脊山谷山脊:等高线从高处往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常形成分水岭)(常形成河流)鞍部鞍部:两山顶间的较低部位山谷线的最高

7、处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陡崖(悬崖)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常见山体部位等高线图闭合曲线,内高外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等高线凸向地处,中间高于两侧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中间低于两侧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处地势高低等高线数值示坡线宏观地形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海岸线大陆架(p14)大陆坡海沟局部山地地形山峰盆地(洼地)鞍部山脊山谷陡崖五、判读——地形地貌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学以致用BA五、判读——相对高度①两点都在等高线请计算A、B之间的相对高度②如果一点在线上,

8、一点不在;请计算Q、B之间的相对高度③两点都不在线上:请计算Q、P之间的相对高度两点都不在线上相对高度:(n—1)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