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71872
大小:268.8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2
《关于建立招生—就业良性循环机制的问卷调查-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Vo1.312013’No.2关于建立招生—就业良性循环机制的问卷调查刘忠,赵东俭,万红,岳斌,杨耀光,宋立军,成燕明,何英(河北联合大学秦皇岛分院,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就业率是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状况的直接反映,同时也将反作用于招生计划和生源质量【l】。为了打破招生难、就业难的局面,我院通过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企业的调研,深入了解实习生就业需求、毕业生工作情况,同时发放调查问卷,寻求建立招生一就业良性循环机制的方法和策略,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研究机构提供参考,为我国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关键词:招生;就业;良性循环机制中图分类号:G5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2、号:1671—1246(2013)23—0121-03本课题组充分调研、细心研究国家就业指导政策、就业市到扩大招生、提升就业率的方式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工作实践场的各种数据,根据政策分析与调研结果适时调整招生、就业中,收到了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方向和计划,让就业指引招生,招生促进就业。通过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调查对象是我院以科学的数据和完整的资料反映我院招生、就业工作情况,找专科三年级(2010届)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432份,收回398注: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课题“适应社会需求建立招生一就业良性循环机制的研究”(0401921B一027);全国第四届“人卫
3、社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征文获奖论文表2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单项得分情况层探讨与思考[21,从而懂得自己不仅是运用精湛的技术和高科技手段来治疗患者的疾病,还要学会运用人文关怀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关心,思考和分析医学以外的相关问题。(2)增强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沟通是连接患者与医生的一个重要通道,通过沟通,医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各方面情况;同时通过沟通,患者也能更好地了解医学生口】,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良好的沟通可以增强医患之间相互的3讨论理解与包容,继而使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本次调查中,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29.80~16.43)分,(3)提高教师的人文关怀素质。对于医学生而言,专业
4、课教得分率为72.11%。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人群的人文关怀能力师对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希望从专业课教师那里学到更状况较好。量表各维度中除“提供良好环境”“帮助解决困难”以多的专业知识。因此,专业课教师除了提高自身医学专业水准及“协助满足基本需要”3项得分率低于70%外,其余各维度得外,还要提升人文关怀素质,严以律己,以高尚的医德和道德品分情况较好。但是“提供良好环境”这一项的得分率较低,仅为质来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35.70%。这可能是由于医院毕竟是一个公共环境,能保持良好(4)在实践中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的环境比较困难。而“我认为医务工作很难满足患者的每个要
5、真正结合起来,并在医疗实践中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可以通过求”项目,得分率仅为16.00%。这可能是由于医务人员面对的患一些比较具体、生动的事例使学生对人文关怀建立感性认识,者较多,工作比较忙,所以可能无法顾及到每位患者的具体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理性认知中。求,因而这一项普遍得分较低。参考文献:4建议【l】卢建敏.关于医学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叨.医学与哲学,2005(4):38—46.(1)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学校以及医院不能局限于对学生医学知识与技术的教育,还要加【2】王慧.论人文关怀之于医学生教育的价值加.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47—48.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使
6、学生树立人文关怀意识。要加深学生对【3】黄丽英.医学生医疗人文关怀教育的思考叨.医学与社会,2005(5):生命的认知,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能够关爱所58.62.A有生命、平等地救治生命。让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深-121—份,其中有效问卷360份,有效回收率为83%。使用Excel2003(5)找工作的方式。调查发现,还没有一种明显被众多学生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对问题进行归类,对图表进行分析,接受的就业信息渠道。认为“经熟人介绍可以找到工作”的学生为建立招生一就业良性循环机制提供参考。较多,约占38%,说明学生认为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是找到工作1就业前景与就业信心的一个有效
7、途径。为此,政府、学校、社会应在人才市场建设上(1)学生对就业形势的看法。调查结果表明,自信能找到合多下功夫,给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提供海量招聘信适工作、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的分别约占6%、43%;信心不息,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足、认为难以找到合适工作以及担心找不到工作的分别约占(6)毕业后的打算。调查发现,近70%的学生选择“就业”,24%、26%。说明学生对于就业前景缺乏自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