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66632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0
《偷师杜威读后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源于生活的教育——《偷师杜威》读后感“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非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是师生今天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它真切而鲜活。教育是自然生长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静待花开,急于求成是不尊重儿童、不尊重教育规律的。尊重儿童就要尊重生长的需要与时机。玩耍、游戏、休息也是成长的一种方式、一个环节,不能试图跨越而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杜威反对“书本中心”、“教师中心”,主张“在做事里面求学问”,学校课程的中心应是儿童本身以生活化为主的社会活动,用儿童的亲身经验获得知识。杜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提出学生从教师口中被动听来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教学就应以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以自由
2、活动和从经验中学为主,做才是根本。如果没有做,儿童的学习就没有依托,必然会抑制他们的创造才能,阻碍他们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蕴藏着充满生机的冲动,有一种要做事的天然欲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善教者能把他们在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阅读,我了解到,由于“从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提出,教科书的功能发生了改变。教材成为学生的向导,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导师,手、口、眼、耳、鼻,实际上整个身心都成了知识的源泉,教师只是发起者和检验者。儿童才是教育过程的中心。虽然我们提倡教师是孩子们平等中的首席,但是这与“儿童中心”概念并不矛盾。首先,“儿童中心”体现了教育的服务意识:教师服务
3、并引领着孩子们的成长。课堂的时空中,教师的活动组织与指导应围绕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其次,“儿童中心”体现了教师伟大的师爱。教师是春蚕、是人梯、是铺路石。教师职业本身浸含着无私的奉献、默默的付出。再次,“儿童中心”体现了教育的平等与尊重。教育过程中,教师、家长常常扮演着强势角色,学生、孩子常常是弱势群体。因此,教育过程中的平等,以及将孩子视为人格、生命独立的个体来尊重便十分重要了。“儿童中心”无疑需要我们转换视角,从儿童的角度、世界出发,思考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依循儿童特有的成长规律,特有的生理、心理特质进行反思与解决。儿童往往有着自由的特质,而自由恰恰是教育真正的基础。儿童的天然欲望是要发表、
4、要做事、要服务。教师的引导只是培养学生独立做事、自我约束的能力,而不是在约束下的屈从。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做到与这种自由相协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有舒展的空间、有灵动的心灵,也许在这种基础上的教育,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提倡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有在引导学生看到新的关系和联系,增进他的“理解力”时,才是有教育性的。“当它需要的时候,寻求怎样获得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这是学校获得知识的真正目的。换句话来讲就是“授之以渔”。如果要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杜威的教育思想,无疑就是“从做中学”。现实生活广阔、细密,自然环境、社会关系交错纷繁,因此学校为学生呈现的内容必须充满生气,而且经验与教育
5、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就可以看成是经验的传递与承继。杜威对经验的阐释刷新了我们对经验的惯常认识。他认为,判断有效经验有两个标准:一是连续性原则,二是交互性原则。所谓连续性原则意味着“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纳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当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连续性原则的局限性,“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可能使一个人局限于低级的发展水平,限制其以后的生长能力”,所以“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看到一种经验所指引的方向”。交互性原则赋予“经验的客观条件和内部条件这两种因素以同样的权利”,“任何正常的经验都是这两种条件的相互作用”。交互性原则意味着“个人和各种事物以及个人和其他人们之间
6、进行着的交互作用”,所以教育者要注意“哪些环境有利于引导生长的经验”。立足以上对经验原则发掘的基础,杜威认为“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彼此积极生动的结合是衡量经验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标准”,他的探讨是从对传统教育批判与对新教育构建这两方面展开的。一方面,他客观地批判了传统教育,认为传统教育只注重知识教育,没有能够与学生经验有效链接,所以学生经验不容易得到真正的发展,他甚至认为纯粹知识的情境容易泯灭人“朴素的常识和判断力”;另一方面他立足经验的生长从不同层面建构新教育,如从学校的控制与自由层面探讨究竟哪种方式更适合学生经验的发展,又如何种形式、内容的教材更适合学生经验的发展等等。杜威所阐述的
7、经验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他“儿童中心论”的基础,所以有人认为杜威的经验论是他教育哲学中的一座高山。杜威对经验与教育关系的梳理为我们指引了一条真正实现生本化的路径。在学校中,我们究竟如何关注学生?学生的经验世界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出发点,观察并深入学生的经验世界可以使我们的关注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仅凭着教师的一相情愿。我们该如何实现学生的成长?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在教育或教学前后是否获得真性生长来进行判断,而不再仅仅依靠分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