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尼山断裂西段第四纪晚期活动性-论文.pdf

苍山-尼山断裂西段第四纪晚期活动性-论文.pdf

ID:58066621

大小:2.08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21

苍山-尼山断裂西段第四纪晚期活动性-论文.pdf_第1页
苍山-尼山断裂西段第四纪晚期活动性-论文.pdf_第2页
苍山-尼山断裂西段第四纪晚期活动性-论文.pdf_第3页
苍山-尼山断裂西段第四纪晚期活动性-论文.pdf_第4页
苍山-尼山断裂西段第四纪晚期活动性-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苍山-尼山断裂西段第四纪晚期活动性-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5卷第4期地震地质VOI.35.NO.42013年12月SEISM0L0GYANDGEOLOGYDec.,2013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6苍山一尼山断裂西段第四纪晚期活动性刘玉刚陈涛闵伟周本刚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2)浙江省地震局,杭州310013摘要苍山一尼山断裂是鲁西地区多条NW向断裂中规模最大的一条,全长约130km。根据断裂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断裂与第四系的关系,可将其分为西、中和东3段。西段控制曲阜和田黄盆地的北界,全长约30kin,卫星影像上线性特征清晰,地貌上都为高2~5

2、m的基岩陡坎,陡坎NE侧为泰山群片麻岩,SW侧为第四纪洪积扇。沿断层陡坎多个地点发现断错测年结果为晚更新世地层的断层剖面,曲阜附近断层剖面显示为正断层,断层陡坎较高,最高4.7m,垂直正断滑动速率约为0.07mm/a。田黄附近断层剖面显示为高角度逆断层,断层陡坎高度低于曲阜附近,最高1.5m。因此,从西向东,断层性质由正断逐渐转为逆断,断层陡坎高度也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结合前人对苍山一尼山断裂的研究成果,表明该断裂是一条左旋走滑枢纽断裂,西段以正走滑为主,中段以走滑为主,为枢纽轴部,活动性最强。鲁西地区除苍山一尼山断裂外还发育多条NW向断裂,晚更新世以来都曾有过活动,但活动性都较弱,该地区历史

3、上曾发生过多次5级左右的中强地震,断裂与历史地震活动的特点说明鲁西地区NW向晚更新世活动断裂为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关键词苍山一尼山断裂晚更新世地貌陡坎正走滑断裂中图分类号:P3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67(2013)04—0754—11O引言鲁西地区在漫长的地史发展中,经受过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各种地质作用,目前已发现的最早地层为上太古界泰山群,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层发育较全(山东省地质矿产局,1989)。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使郯庐断裂带发生左行扭动,在其西侧的隆起上形成多条NW向断裂及断裂控制的凹陷,凹陷内堆积了巨厚的上白垩统王氏组(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7;燕守勋,

4、1994)。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些NW向断裂强烈活动,在山前凹陷内沉积了厚达数km的古近系官庄组红色碎屑岩泥砂质建造,属山麓堆积相和洪积相沉积,厚约2000m。晚期构造运动减弱,鲁西地区处于隆起状态,新近纪沉积很不发育。第四纪以来,继承前期构造,以差异性升降运动为主,形成鲁西中低山丘陵区(马杏垣主编,1989)。苍山一尼山断裂是鲁西中低山丘陵区发育的NW向断裂中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的一条,自西向东经防山、田黄、城前、白彦、魏庄、梁邱、甘霖至苍山县,与郯庐断裂带交会,总体走向310。~340。,倾向SW或NE,倾角70。一80。,全长约130kin(图1)。前人对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收稿日期]20

5、12-09—19收稿,2013—09—22改回。[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华北构造区项目技术管理与成果出版”(200908001)资助。762地震地质坎高度低于曲阜附近,最高1.5m。因此,从西向东,断层性质由正断逐渐转为逆断,断层陡坎高度也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垂直正断滑动速率约为0.07mm/a。(2)中段进入基岩区,全长约80kin,是苍山一尼山断裂的主体段落,卫星影像上线性特征不明显。前人对该段研究较多,发现多个断错晚更新世地层的逆断层剖面,其中白彦官庄剖面错断了的晚更新世晚期地层((13.9±1.1)ka),滑动面擦痕显示走滑运动性质,全新世早期可能有过活动。(3

6、)东段进入第四纪盆地,长约20km,处于隐伏状态,卫星影像上没有较好的线性影像。前人没有该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报道,本次野外调查也没有发现新活动的迹象。(4)根据断层泥特性的研究,苍山一尼山断裂是一条左旋走滑枢纽断裂,3段的新活动特征也支持这一结论,西段以正走滑为主,中段以走滑为主,为枢纽轴部,活动性最强。(5)鲁西地区除苍山一尼山断裂外还发育新泰一蒙阴断裂、蒙山山前断裂等其他一些NW向断裂,它们的形成与活动都和郯庐断裂带中段沂沭断裂带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与沂沭带的交会部位构成了强震的构造条件,发生过公元前70年安丘7级地震和公元1668年郯城8级地震。第四纪晚期断裂的力学性质与沂沭断裂带相互

7、配套,沂沭断裂带为逆冲右旋走滑性质,NW向断裂为正断左旋走滑性质,二者显然是在NEE—SWW向主压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的,这与震源机制得到的现代主压应力场方向相一致(魏光兴等,1988)。鲁西地区NW向断裂主要都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晁洪太等,1992;王志才等,2001),而且活动较弱,位移量都不大,使得水平位移不易保存,西段陡坎由基岩组成,因此保存较好,正断滑动速率只有0.07mm/a,这也与该地区地震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