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doc

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doc

ID:58036034

大小:4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08

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doc_第1页
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doc_第2页
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doc_第3页
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doc_第4页
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听课和评课是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探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一、听课听什么 1、做好充分准备: 知道听谁的课、什么课题,了解其教学目标,自己可先行设计一个方案; 2、边听边看边记: 进入课堂,既要看教师的教,又要看学生的学,尽可能记录每个教学活动和重要的教学细节,听课要认真观察、记录和思考。 3、思考贯穿听课活动始终 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看学生的表现和情绪,同步思考,记录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以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4、即时梳理和提炼 课堂教学结束后,要即时对记录的内容

2、进行补充或者修改,把听课过程中的零散评论加以集中和提炼,形成明晰的观点和看法。  一般来讲,可以按照以下条目进行梳理: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提问设计、板书设计、教学细节(语言、应变等)处理等方面。二、评课评什么 一定意义上,听课听什么、怎么听、怎么记录,与评课评什么、怎么评的关系非常密切,评课的维度决定着听课的内容。(一)评课应该从备课(课堂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理性分析和研究。一般而言,备课要做几件大事:1、研读课标、教材和学生2、教学目标的编制和表述3、教学任务的分析(包括确定重难点)4、教学活动的设计5、教学提问的设计6、教案的撰写因此,评课的一般内容包括:如何处理教材,学生的参

3、与度如何,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实施,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和突破,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方法手段等)的设计以及对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教学提问的核心支撑性,教学应变能力,以及其他细节等。因此,评课的一般内容包括:如何处理教材,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实施,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和突破,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方法手段等)的设计以及对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教学提问的核心支撑性,教学应变能力,以及其他细节等。(二)评课其它看点:1、比较关注课题的引入:除了导向和激励作用外,时间不易长,要直接服务于教学内容;2、教学过程主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是否为学生的学习留下空间;3、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选用,以及所选方式与内容本身和

4、学生水平是否匹配;4、关注练习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层次性)以及学生完成练习的方式(独立、合作、引导)。三、听课、评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避免盲目空洞,缺乏价值。应该首先抱着研课的态度进行评课,特别是同行之间的相互听课、评课,可以针对某些具体的问题谈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或谈值得学习和商榷的地方,以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2、避免老套模式化,面面俱到,对一些枝节末梢问题过于细化,要观点鲜明、重点突出。3、避免就课论课,就现象说现象,要抓住现象,分析本质。4、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没有重点,要针对性强,指导准确。5、避免片面偏激,居高临下,吹毛求疵,要注意分寸,鼓励为主。语文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听课和评

5、课一)备课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备课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

6、考虑:一、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备课中必须重视的。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的理解,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

7、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一是本课的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这里主要考虑的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保底”问题,许多教师怕新课程的“放”,担心的是失去语文的“命根”,足见“保底”的重要性。一篇课文的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