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单元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必修.doc

ID:58020107

大小:1.09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0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必修.doc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必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辨别地理方向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及其对地球的影响(1)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我国太阳能分布的高值和低值中心均位于北纬22°~35°之间,在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北纬40°以北,大致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具体分布如图所示: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而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

2、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因素纬度地势天气8日照时数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

3、温度,是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自然界的岩石风化等外力作用与太阳辐射的能量有关从生物界来看,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提供的光、热资源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生产和生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是由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提供的,这些矿物能源都是由古代的动植物资源转化而来的,显然古代的动植物固定了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直接能量来源,如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电站来提供能量不利影响紫外线过多会危害地球生物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地球气候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在黑子活

4、动剧烈的年份,地球上气候异常的概率明显增大扰动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黑子、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的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大气相撞,产生极光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5、          例18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1)~(2)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答案 (1)B (2)A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等值线含义的理解,云量越大,表示该地的日照时数越少,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阴雨天越多。第(1)题,

6、读图可知,乙地平均云量大于甲地,故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丙地数值小于乙地,因而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丁地等值线较丙地密集,故云量空间变化应大于丙地。第(2)题,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表明乙地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比两侧大。该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为西南季风的通道,因而云雨量比两侧多,故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二、光照图中的昼夜长短1.在侧视图中找出昼夜弧的长短比例,确定昼夜长短方法一:参照经线切割纬线形成的弧段,如下图昼长与夜长之比为4∶2(2∶1)。8方法二:根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交

7、错对称现象。同一日期,南北半球两条对称纬线上昼弧与夜弧交错对称。2.在俯视图中找出昼夜弧的长短比例,确定昼夜长短方法一:参照经线切割纬线形成的弧段,如下图P点昼长与夜长之比为6∶2(3∶1)。方法二:先求日出或日落时间,再求昼夜长短。据昼夜分布可知,P地日出3时,日落21时,昼长18小时,夜长6小时。3.昼夜长短变化(1)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如下图中点M所在纬线被晨线平分,昼弧长和夜弧长相等,a=b。(2)夏至日(可类推到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如右图任意一点所在纬线被晨线分割。北半球M点:a>b

8、,昼长夜短;8赤道上O点:a=b,昼夜等长;南半球L点:a<b,昼短夜长。从北极圈到南极圈白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以上可总结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与之相反)。4.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