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17063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7
《关于我县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经济转型升级情况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我县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经济转型升级情况的调研报告为推进我县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5月18日,县政协经济和科技委员会深入开发区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由开发区管委会、县经信委、县科技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进行专题讨论。现将有关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一、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现状及特点开发区现有投产企业339家,在建企业146家,从业人员近5万余人。2010年,开发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3亿元,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8
2、2亿元,实现税收5.2亿元,综合实力位于安徽省省级开发区前列。(一)自主创新平台初步建立。开发区经过10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支持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力地支撑了企业自主创新。目前,全县共有50多家企业设立了技术中心,其中,省级技术中心4家,市级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今年又有2家企业申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7家企业申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新芜经济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8中科大、合工大等多所高等院校将
3、开发区作为产学研基地,即将批准为省级创新园区(全省县级只有3家)。(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2010年,全县专利申请和授权量975件、450件。获得装备制造业发展项目资金87家,获得增产项目专项补助65家,获得创业项目资金补助8家,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9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础项目4家。今年以来,新增省级新产品4个,4家企业建立了行业或省级研发机构。有5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解决企业发展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开发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0
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2010被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1件,省重点新产品2个,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5个。2010年成功申报“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自主创新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方式。(三)自主品牌意识逐步加强。截止2011年4月,开发区企业共持有注册商标112件,其中市知名商标9件,省著名商标6件。走自主品牌战略,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和企业无形资产持有率。(四)自主创新产业不断形成。开发区建设初期,企业主要产品为冲剪机床、消火栓、矿用阀门、机械铸造件等产品,主导产业为机械
5、、建材、木器包装和农副产品加工等4大产业;近年来,围绕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建设国家级开发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初步建成了8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数控机床、成套设备、新型建材等五大特色产业。(五)自主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县关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扶持政策》、《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关于加快推进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等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县财政每年对科技经费投入不断增长,各
6、职能部门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尽管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自主创新的投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国内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期,与周边开发区相比、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开发区目前有投产企业339家,规模以上企业111家,而高新技术企业仅有20家,只占规模企业的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2、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较低。
7、企业知名、驰名商标较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发明专利、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低,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对外依存度偏高。3、产业产品含金量不高。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多是传统产业改造或引进先进装备形成的,尚处在产业的低端层次,8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脆弱,总体上跟不上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4、企业创新的人才储备少。企业一线专业人才不足,尤其是企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迟缓。5、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不多。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不足,服务举措不多
8、、面不宽,服务层次较低,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推进企业实现以创新带动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能动性不强。存在以上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创新主体意识不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有的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奉行“拿来主义”;有的目光短浅,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无意于长远发展;有的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弱,怕冒风险;有少数企业生产产品多年一贯制,完全依托原有的产品、技术、市场,致使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