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坝段设计.doc

溢流坝段设计.doc

ID:58013135

大小:21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7

溢流坝段设计.doc_第1页
溢流坝段设计.doc_第2页
溢流坝段设计.doc_第3页
溢流坝段设计.doc_第4页
溢流坝段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溢流坝段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溢流坝段设计一、孔口设计1、孔口形式本设计溢流坝段采用开敞式溢流坝,孔口形式采用坝顶溢流式,堰顶不设闸门,所以溢流堰堰顶高程即为正常蓄水位605m。2、孔口尺寸本设计溢流堰净宽51m,每孔净宽17m。二、溢流坝剖面设计溢流坝曲线由顶部曲线段、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段三部分组成,溢流面曲线采用WES曲线。1、设计依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2)2、基本资料有上述资料可得出Hmax=5.97m。3、溢流曲线设计溢流曲线具体尺寸要求如下图一所示,其中Hd为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设计水头,规范要

2、求按最大作用水头Hmax的75%到95%计算,本设计采用80%倍的Hmax,所以Hd=4.78m。上游堰高P1=42m>1.33Hd=6.35m,所以本设计为高堰流量系数md=0.502。1)、曲线上游圆弧段参数计算如下表所示:曲线参数计算表2)、下游曲线段下游曲线段计算公式为:式中:Hd为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x,y为原点下游堰面曲线横纵坐标;n与上游堰坡有关;k当P1/Hd>1.0时,k值由规范查取,当P1/Hd≦1.0时,k取2.0到2.2。上游堰坡垂直,所以由规范查的n=1.85;P1/H

3、d=8.8>1.0,所以由规范查的k=2.0。综上所述,本设计溢流堰堰面曲线段公式为:经excel计算可得堰面曲线计算表如下表所示:3)、中间直线段直线段与曲线段的切点计算如下所示:代入数据计算可得:4)、下游反弧段本设计采用挑流消能,由规范查的反弧段半径R=(4~10)h0,式中h0为校核水位闸门全开时挑流鼻坎反弧段最低点处的水深。挑流鼻坎高程取579.00m(下游最高水位577.54m)。反弧段最低点流速:式中:φ为堰面流速系数,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提供的公式初步确定为:反弧段半径R=(4~1

4、0)h0,本设计反弧段流速为23.29m/s>16m/s,但流速也不是很大,同时考虑反弧段要与中间直线段相切,所以取R=6.42h0=9.95m。综上所述,溢流面初步拟定的剖面如下图所示:4、消能防冲设计本设计采用挑流消能,挑流鼻坎采用连续式鼻坎;挑射角规范要求在20̊到35̊之间,本设计取挑射角θ=30̊;反弧段半径R规范要求取(4~10)h0,h0为校核水位闸门全开时挑流鼻坎反弧段最低点处的水深;鼻坎高程规范要求高于下游最高水位1~2m,本设计下游最高水位577.54m,鼻坎高程取为579.0

5、0m。1)、挑射距离计算由于冲坑最深点大致落在水舌外缘的延长线上,故跳射距离可按下式估算:式中:L为水舌挑射距离;V1为坎顶水面流速,按鼻坎处平均流速v的1.1倍计,即:式中:H0为库水位至坎顶的落差,φ为堰面流速系数;h1为坎顶平均水深在铅直方向的投影,即h1=hcosθ;h2为坎顶至河床面高差。由上面计算可得v=23.29m/s,所以v1=1.1×23.29=25.62m/s;h1=1.55cosθ=1.34m;h2=579-563=16m;把这些数值代入挑射距离的计算公式有:L=68.79m

6、1)、冲坑深度计算最大冲坑深度的数值与很多因素有关,特别是河床的地质条件,目前估算公式很多,设计规范推荐按下式计算:式中:tk为冲坑深度;q为单宽流量;H为上下游水位差;ɑ为冲刷系数根据规范本设计取为0.8。代入数值计算得:tk=11.54mL/tk=5.96>5,不会对坝体安全造成威胁所以满足挑流设计要求。5、底孔设计底孔主要作为排沙孔,也有宣泄洪水、防空水库的功能。底孔设在非溢流坝段,进口中心线高程580.00m,空口尺寸3×3m。本设计底孔为有泄进水孔,包含进口段、空身段和出口段。工作闸门布

7、置在出口,闸门采用平板闸门。事故检修闸门设在进口段之后,检修闸门也采用平板闸门。1)、进口段进口段曲线应满足下列要求:①减小局部水头损失,提高泄流能力;②控制负压防止空蚀。进口曲线常采用1/4椭圆,其方程为:椭圆长轴(x轴)多与孔轴平行。对于矩形断面的泄水孔的顶面曲线,A为孔高,ɑ采用1/3~1/4;空口两侧壁曲线也用椭圆曲线,A为孔宽,ɑ采用1/4;进口段底部边界线采用圆弧。进口段的中心线,一般布置成水平。根据上述要求,进口段顶面ɑ取1/3,其曲线方程为:两边侧壁的曲线方程为:2)、空身段空身段

8、采用圆形断面,直径为3m。3)、渐变段本设计有压泄水孔断面为圆形,所以在进口闸门后需设渐变段,以便水流平顺过渡,防止负压和空时产生。渐变段可采用在矩形的四个角上加圆弧的办法过渡,本设计工作闸门不知在出口,所以在出口段也需要设置渐变段。渐变段工作复杂,不宜太长,一般采用洞身直径的1.5~2倍,边壁收缩率在1:5~1:8之间。在坝身有压泄水孔末端,水流从压力流突然变成无压流,引起出口附近压力降低,容易产生顶部负压,所以在出口常设1:10~1:5的斜坡,面积收缩率为0.85~0.90。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