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94989
大小:10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文物管控系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文物管控系统概述:利用RFID技术,对博物馆内的文物进行标签式管理,通过加装RFID电子标签,在出入口及博物馆内部安装RFID识别设备,再结合数据中心资产实时监控平台,实现资产全面可视和信息实时更新,能够实时监控文物的存放和搬运情况,具体体现为文物所在位置实时查询,文物移动跟踪记录,报警;文物的管理统计报表等管理目标,建立一套先进的、规范的、优化的管理机制。 2.技术简介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雷达反射原理,通过天线向电子标签发出微波查询信号,电子标签被读写器微波能量激活,接受到微波信号后应答并发出带有标签数据信息的回波信号。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特点是采用无线电技
2、术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的物体进行识别,达到确定待识别物体的身份、提取待识别物体的特征信息(或标识信息)的目的。 通过射频识别系统采集到的待识别物体的特征信息通常情况下先由中间软件进行处理,或直接将采集到的识别信息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如数据库技术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Intranet&Internet技术)实现信息的融合、共享、远距离传送等直接服务于有关的业务应用系统,如RFID珠宝管理系统。3.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1系统设计思路 为实现对文物的精确管理,需要定位到单个文物,济南卓伦智慧文物管理系统中,RFID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ID号,因此将电子标签与文物个体一一对应后,通过对电子标
3、签的识别,达到对单个文物进行精确管理的目标。同时,RFID设备具有多标签同时读取的特点,因此通过RFID珠宝管理系统的建设,可实现快速准确的文物盘点,实现文物资产的高效管理。 RFID文物管理系统深入渗透于文物资产从入库、在展出、盘点、搬运等各个关键节点,结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打造RFID智慧珠宝管理系统,实现珠宝资产的信息化、精确化和高效性管理。3.2系统业务流程方案 RFID智慧文物管理系统的建设,将RFID技术贯穿于文物管理从入库到完成展出的各个环节。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在关键节点部署RFID系统。 本文重点介绍RFID技术在进出库、盘点和查找中的应用。 3.2.1发卡
4、系统 发卡是给每一个文物一个唯一的“身份ID”,建立基础的数据信息。为每一个文物安装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的封装专为每件文物设计,可轻松简易的固定在文物上,既不影响文物的外观,同时也能唯一代表一个文物。在该环节,使用发卡器,将文物的电子产品编码(EPC)和其它数据信息写入到相对应的电子标签内,并上传到应用中心服务器,实现RFID电子标签与文物资产的绑定。 3.2.2进出库管理 文物完成基础信息初始化后,将放入库房或者其他展出区域存放,进行入库环节。 入库前,将陈列品放在由RFID读写器和RFID天线组成的射频场内,RFID读写器将会一次性将陈列盘内所有文物标签信息搜集到,完成入库信息的录
5、入。 3.2.3盘点 每一个展示柜台的下面,将隐蔽性的安装RFID设备,包括RFID天线和RFID固定式读写器,天线的数量根据文物陈列区的大小选择,最多支持四个天线,可实现文物陈列区的全范围无死角读取。当需要进行盘点业务时,只需在控制计算机端启动盘点工作,柜台上的RFID读写器将会启动读卡,扫描柜面上的所有文物信息并统计,完成盘点工作。 3.2.4文物查找定位及超范围越界报警安装在柜面的RFID读取系统同样可用于单个文物或某系列文物的快速查找定位。只需要在后台系统中输入文物的编号,系统将会根据输入的文物编号启动读取,快速找到指定编号文物所在的位置,快速定位。在文物未经登记,被挪动或者偷
6、盗后,超过指定的管控范围,则自动向中心管控系统发送报警信号,联动摄像机及警灯、警号,将现场画面投放于大屏上 4.核心设备选型 RFID智慧文物管理系统的核心,是在于RFID与所有文物绑定标签的实时通信,实现对文物的智能化管理,因此,核心设备在于多标签的处理能力以及系统的整体可靠性与稳定性。 4.1RFID读写器 ThingMagicM6超高频读写器具备750标签/秒的高速读取能力,满足珠宝管理应用对多标签处理能力的要求,同时,ThingMagicM6作为四通道读写器,最多可同时连接4路天线工作,覆盖范围更广,更低成本即可实现最大量标签的实时监控、跟踪。ThingMagicM6具备超强
7、的抗干扰能力,可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良好的功耗和散热双重优化可保证设备长期不断电稳定运行,适合文物管理系统对设备稳定性的要求。当需要进行盘点业务时,只需在控制计算机端启动盘点工作,柜台上的RFID读写器将会启动读卡,扫描展柜上的所有文物信息并统计,完成盘点工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