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油水分流原理的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方法.pdf

基于油水分流原理的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方法.pdf

ID:57994926

大小:313.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9

基于油水分流原理的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方法.pdf_第1页
基于油水分流原理的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方法.pdf_第2页
基于油水分流原理的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方法.pdf_第3页
基于油水分流原理的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方法.pdf_第4页
基于油水分流原理的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方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油水分流原理的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方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l4卷第9期2014年3月科学技术与工程V01.14No.9MaT.20141671—1815(2014)09-0039—05ScienceTechnologyandEngineering@2014Sci.Tech.Engrg.基于油水分流原理的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方法王玉环(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东营257015)摘要为力求准确求取密闭取心井油水饱和度,在分析流体饱和度损失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覆压岩石孔渗压缩校正为基础,以油水相渗分流率计算原理为核心,建立了密闭取心井由于孔隙及油水

2、体积变化和降压脱气排液造成流体饱和度损失变化的数学校正模型。为油层损失前真实油水饱和度的校正提高了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关键词饱和度校正密闭取心井降压脱气分流率孔隙体积中图法分类号TE357.8;文献标志码A目前,我国东部大部分油田已经进人高、特高含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水期开发阶段,油田剩余油呈“整体分布,局部富1.1密闭取心过程中的油气损失集”的分布模式,求准油层剩余油饱和度,有效开发1.1.1钻井液侵入剩余油,对提高老油田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具密闭取心在取心过程中虽然是“密闭”的,但是

3、有重要意义_。。目前求取油层油水饱和度准确和在取心钻头刚刚打开取心目的层时,因为钻井液液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密闭取心井油水饱和度分析资柱压力往往略高于岩心中的地层流体压力,造成部料。但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密闭取心井室分钻井液浸人岩心中,排替出一部分地层流体,造成内分析油水饱和度之和也只能达到75%~油水饱和度损失J。针对这些不密闭样品主要85%J,远低于理论值100%,岩心分析的油水饱是通过滤液侵入岩心量测定实验进行校正,校正方和度都相应的偏低。因此,岩心室内分析油水饱和法较为成熟,故不作详述。度数据不能直接用于油

4、藏工程研究,必须将其校正1.1.2岩石孔隙及油水体积变化至地下油层条件下方可使用。在密闭取心时,由于岩心上提出筒的过程为一目前,密闭取心井油水饱和度的校正方法主要降压过程,岩心体积,包括外表体积、骨架体积、孔隙有实验校正.9和经验公式校正’m两种方法:实体积以及孔隙内油水体积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验校正因部分实验环节尚不完善,无法模拟饱和增大,造成油水饱和度的损失变化较大¨,在校正度损失全过程,误差较大,且成本过高,推广性和移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植性均不强;经验公式校正实质大多是对包含误差1.1.3降压脱气排液的

5、数据进行笼统的数学处理,缺乏校正的理论依岩心由地下取至地面过程中压力不断降低,岩据J,校正精度不够。本次研究是以岩石覆压孔渗心中流体随井筒压力的降低将产生极其复杂的相变压缩校正以及油水相渗等岩心常规实验数据为基过程。当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时,随着压力的降低,岩础,以油水两相分流率求取为核心,结合理论公式的心中的原油和地层水体积是不断膨胀的。当压力低推导,建立了合理的密闭取心井油水饱和校正的数于泡点压力后,原油中的溶解气会不断脱出,使得流学模型。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导致部分油水排出岩心,造成油1岩心饱和度损失变化影响因素

6、水饱和度损失¨HJ。这部分损失一般比较大,是影响岩心油水饱和度损失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造成密闭取心井油水饱和度损失变1.2岩心现场处理及取样过程中造成的油气挥发2013年11月4Et收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1)资助损失第一作者简介:王玉环(1977一),女,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工程岩心在现场出筒、丈量切割以及取样过程会暴师。研究方向:精细油藏描述。E—mail:laserjet6@126.corn。露于空气中,不可避免地造成油水饱和度的损失。近年来,胜利油田密闭取心井现场处理及采样工艺科

7、学技术与工程14卷和流程的改进,岩心出筒后直接用干冰冷冻,然后置根据孔隙度的定义有于冷柜中冷冻保存,待取心结束后统一进行取样。取样时,使用液氮冷冻钻取,且操作过程一般在s(4)3rain以内,大大减少了油气的挥发影响。实验证明:①冷冻及岩样钻取过程对含水饱和度影响较小,咖r南(5)一般在2%以内;②冷冻36h后对饱和度影响最小,对于岩石颗粒而言,降压过程只是岩石骨架颗平均在0.5%左右,且趋于稳定,影响程度可忽略粒排列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了岩石孔隙体积的不计引。变化,而在此结构变形过程中,骨架颗粒本身的体积1.

8、3岩心实验过程中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基本不发生变化,即VG=VG,因此岩心实验过程中的系统和人为误差是难免的。=l,D=(㈩在整个岩心饱和度测试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标1一咖)、准和流程进行,将该因素影响降低到最低。将式(6)代入式(3),可得综上所述可见,密闭取心过程中的岩石孔隙及。㈩油水体积变化和降压脱气排液是导致饱和度损失变化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因此本次研究针对以上两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