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92812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谈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巧妙运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地图是一种内容丰富、地形清晰、图例清楚的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地理知识的大部分内容,都能在地图丄明确具体地表现出来,因此结合地图讲解教材,学生即容易接受理解,又能牢固记忆。如何巧妙地运用地进行地理教学呢?一、紧密结合地图进行地理教学地理知识的大部分内容,都能在地图上明确具体地表现出来。因此,结合地图讲解教材,学生既容易接受理解,乂能够牢固记忆。如:讲屮国地理的“黄河屮下游五省二市”一章吋,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该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黃土高原、华北平原、山东丘陵的位置(要求
2、学生把挂图和地图册相对照),接着就讲黄土高原上深厚的黄土层,是很早以前从内蒙古高原一带的干旱地区吹来的粉沙尘土形成的。同时,再引导学生参看课本丄“黄土堆积和基层地形”的插图。在讲到黄土的直立性、适宜开凿窑洞作为住宅吋,考虑到学生没见过窑洞,就再引导他们参看课本上“窑洞”的插图。学生不但对黃土高原的形成理解了,而且对窑洞作住宅也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极大的兴趣。在讲到黄土高原在很早以前,由于森林、草原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时,把它和华北平原的成因两层知识联系在一起讲述,并结合参看“华北平原上的冲积扇”插
3、图,学生就很容易弄懂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因而对“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和“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这两个内容也就容易理解了。同吋,再引导学生对课木:丄一段文字的阅读,他们就更进一步理解华北平原的沉降和黃土高原因冲刷下來的泥沙对平原沉降的补偿,以及华北平原沉降带是我国储藏石油最丰富地区等一系列地理基础知识都一旦豁然贯通了。这节教材虽然内容较多,但由于有计划地恰为地运用地图和插图,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将地图和课本插图紧密配合进行教学把教学挂图和课本屮的地图、插图三者紧密配合,在
4、教学上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中国“地形”时,教材中指出中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形类型齐全,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丘陵、山地、盆地的名称和位置,接着指导学生参看课木上的四幅插图和图下面的文字说明,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弄清高原与平原,山地和丘陵的区别。讲“长江”一节时,在挂图上指出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的长度,流经省区、主要支流、湖泊的名称和位置之后,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长江水系干流剖面图”和“长江三峡略图”两幅插图,并阅读文字注释,这
5、样,学生对长江上游特点(地势高、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和长江三峡的位置、排列次序、峡谷、宽谷情况及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等,不仅一H了然。而且容易理解和掌握。再如:讲世界地理“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及其成因”和大西洋“墨西哥湾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一段,如果只凭空口说教,放弃指导学牛阅读地图和课本插图,是很难讲解清楚并让学生理解的。至于讲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和形成等知识,更不能忽视教材和地图,课本插图三者的紧密配合。由于教学方法的恰半运用,学生对学过的地理知识,较易接受和掌握。所以,在毎节
6、课的检查提问屮,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岀准确无误的答案;在两个学期的期终测验屮,75%以上的学生都获较优良的成绩。三、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通过以上运用地图讲授地理课的实例和收到较好效果的证明,在地理教学屮,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吋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完屮国地理“西南三省”后,为了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我把西南三省的教学挂图挂在课堂上,指名学生在挂图上“举例说明西南三省地势和气候的关系”,他们就能在地图上熟练地指出:
7、“贡嘎山、峨眉山和重庆都在北纬30°稍南的地方,但由于贡嘎山海拔7556米,峨眉山海拔3099米,而重庆海拔仅200多米,根据地势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的原则,所以贡嘎山气温比峨眉山低20。,峨眉山比重庆又低20。,所以说地势同气候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不仅西南三省如此,其它地区也同样”。这一•答案基本是正确的,而且完全是根据地图情况答出来的,这是理解记忆,决不是机械记忆。乂如:“西南三省”一•章后面有三道综合练习题(①运用地图,指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东西铁路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各经过哪些地形区
8、、温度带、干湿地区,主要河流和重要城市。②运用地图,指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所经过的地形区、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以及沿岸的重要城市。③运用地图,联系地形、河流水文特征,分析上海、武汉、广州、重庆四个城市交通位置的特点)。这个练习难度较大,既要求学生根据地图做作业,乂需要根据以往掌握的基础知识作答案,同学们经过一帝努力之后,终于做出来了。事后,检查结果,两个班95名学生,完全作对的有57名,占总人数的60%,大部分作对的有20名,占总人数的21%。这说明学生们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