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巷锚网支护案例分析.doc

煤巷锚网支护案例分析.doc

ID:57991743

大小:8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4-06

煤巷锚网支护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煤巷锚网支护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煤巷锚网支护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煤巷锚网支护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煤巷锚网支护案例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巷锚网支护案例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兖矿集团公司煤巷锚网支护顶板事故案例分析以及下一步工作要求一、兖矿集团煤巷锚网支护顶板事故案例分析兖矿集团在推广煤巷锚网支护过程中,先后发生了3起伤亡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4人受伤。其中,兴隆庄矿“2000.8.15”事故、济宁二号煤矿“2001.5.8”事故,共造成了6人死亡、4人受伤,教^十分惨痛。(一)兴隆庄煤矿“2000.8.15”事故时间:2000年8月15日地点:4324下顺槽交岔口伤亡情况:3人死亡、2人受伤1.现场概况4324下顺槽交岔口位于兴隆庄矿四采区下部,即4324工作面运输顺槽与四采下部运煤巷(设计断面4

2、.5x3m)交岔位置。该交岔点为4324运顺皮带机头碉室,设计巷道断面为6.4x3m,设计长度15.2m,兖矿集团公司煤巷锚网支护顶板事故案例分析以及下一步工作要求一、兖矿集团煤巷锚网支护顶板事故案例分析兖矿集团在推广煤巷锚网支护过程中,先后发生了3起伤亡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4人受伤。其中,兴隆庄矿“2000.8.15”事故、济宁二号煤矿“2001.5.8”事故,共造成了6人死亡、4人受伤,教^十分惨痛。(一)兴隆庄煤矿“2000.8.15”事故时间:2000年8月15日地点:4324下顺槽交岔口伤亡情况:3人死亡、2人受伤1

3、.现场概况4324下顺槽交岔口位于兴隆庄矿四采区下部,即4324工作面运输顺槽与四采下部运煤巷(设计断面4.5x3m)交岔位置。该交岔点为4324运顺皮带机头碉室,设计巷道断面为6.4x3m,设计长度15.2m,采用锚网联合支护。顶锚采用©2Omni、长2.45m的无纵筋左旋螺纹钢树脂锚杆,每孔装CK2370树脂锚固剂一卷;钢带采用长6.2m的M型钢带,锚杆间距762mm,排距800mm。每帮采用4条4)20mm,长1.8m无纵筋左旋螺纹钢锚杆支护,顶部及两帮均铺设金属网;另外,在巷道中间位置布置一路长6.5m的锚索,排距311

4、1。设计顶部锚杆锚固力不小于80KN,预紧力不小于150Nm,锚索涨拉力不小于10to该巷道1999年12月开始施工,施工至交岔点以里16m处时,即机头确室施工完毕后发现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增加,顶板浅部离层增大,7天内最大达73mmo为此在原有支护的基础上,按排距1.6m又增加了两路长&0m的锚索。该巷道2000年5月份暂停施工后,借助窥镜对巷道顶煤离层情况进行了观测,发现其离层高度在2.7~2.9m范围内比较发育,随后采取对离层顶煤打注浆锚杆进行固化。注浆锚杆长度2.7m,排距1.6m,每排布置4棵,共计压注水泥8.2to同时

5、,为满足皮带机头安装的需求,8月份又对该处机If头确室采用长5m的1F槽钢配合&Om长锚索进行加强支护,锚索排距为2.Om,每排打三根,正中一根垂直顶板布置,两肩锚索分别向两侧偏斜30°布置。2•事故经过2000年8月150,兴隆庄煤矿综掘队班长赵xX等5人负责4324下顺槽调度车皮等工作,其余人员在4324下顺槽第一部皮带清扫卫生。13时25分,4324下顺槽交岔口处顶板突然冒落,将赵xX等5人埋住。经过奋力抢救,有2人获救、3人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对冒顶区进行了观测,冒顶区三岔门处沿4324下顺槽方向冒落长度为14.9m

6、,四采区下部运煤巷方向为7.7m,其中在三岔门中间位置上方顶板顶煤全部冒落,约有3.2m2;直接顶周边煤体呈近似自然拱状态冒落,顶板为泥岩,厚度为0.3叽巷道最大冒高为7m,经测算冒落煤砰总量达663吨。经现场勘察,冒顶区实际煤层厚度达10.3m(明显大于8.27m的预测煤厚),煤层倾角为14。(正常为6°),同时发现露出的直接顶明显含水。原施工的锚索有12根悬在周边煤体冒落形成的近似自然拱上,锁具均已脱落,其余锚杆及锚索均随煤体落To3.事故原因⑴对现场条件认识不清,技术管理不到位,巷道支护措施针对性不强,是造成本次冒顶事故的

7、直接原因。该段巷道掘进期间就已发现顶底板移近量及浅部离层量增大等现象,虽然采取了加密加长锚索、对离层顶板注浆固化等措施,但是仍不适应煤层增厚,煤层倾角变大,顶板有淋水造成煤层软化强度降低的需要。@4324下顺槽作为“十五”攻关工作面的回采巷道,施工期间由于巷道变形较大、支护困难,兴隆庄矿曾就支护问题向集团公司做过请示。集团公司在批复意见中明确规定“锚索的安装应进入稳定岩层至少lm以上”。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结合现场实际认真进行分析,按照常规煤层厚度设计锚索长度为Sin,忽视了局部地区煤层变厚的可能性,致使部分锚索没有真正进

8、入稳定岩层中lm以上,起不到应有的支护作用,致使大部分锚索随煤体整体落下。%1作业规程及措施的编制、审批,对锚索应固定到的具体位置未作明确规定,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不力,未及时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1对在交岔点位置布置溜煤眼及落底顺平,改变其周围岩体应力分布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