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83105
大小:1.05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05
《楼宇访客定位概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智慧楼宇访客定位管理系统北京新锐科创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2月13日1、智慧楼宇现状分析在物业管理安全保障的背景下,为满足不断升级的安全需求,现代化智能楼宇和工厂的建设在加速进行,办公大楼安全管理对于运营者面临如下问题:① 由于办公楼和机构室内外活动区域较多,访客登记进入办公楼内,所有的行动不能得到有效监管,一旦有不法分子混入安全级别较高的区域,后果不堪设想。② 在管理方面,智慧建筑的信息化一般还是采用物业式的监控摄像头查看,不能主动的预警和防范,对于事故的原因的处理情况没有切实的安全事故报告,对于安全管理不能形成闭环,也不利于形成利于安全制度建立的依据。公司依靠行业顶级的无线
2、通讯专家和数据安全开发团队,整合国际上最领先的2.4G高频通信技术、天线技术、光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工业以太网传输技术、数据库处理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课题攻关,研发和建设了这套智慧楼宇访客定位管理系统。此系统运用物联网zigbee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自动身份识别、位置跟踪、预警和自动报警、应急指挥和规范访客的行为,使用安全可靠的信息采集方式,并将信息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和现实中的个人真正关联起来,实现实时追踪和报警。同时系统还把安保人员的巡更路线进行数字化,大数据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以便运营管理者进行分析决策。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智能楼宇管
3、理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实现“向科技要管理”。2、系统建设意义Ø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安全警钟长鸣;Ø安全事件的实时跟踪;Ø安防摄像,主动追踪;Ø大数据统计,精确分析;3、系统建设要求及时反应智能楼宇情况、增加访客安全防范级别、加强安全保障措施,部署物联网设备及配套集成平台软件,实时定位人员信息及时反应访客行为,实现与视频、门禁等自动化监管设施联合动作,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事件的处置速度,有效提高智慧楼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同时为智慧楼宇运营管理提供可参考的大数据信息,便于智慧楼宇合理分配资源,为访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4、系统建设指导思想系统建设以提高智慧楼宇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
4、、预防入住访客发生安全事故、建立行为分析大数据平台为目的,以实现智慧楼宇管理工作的实时、高效、科学为着眼点,以信息系统推广及全面应用为核心,以低投入、高效益、重质量为目标,在数字智能化智慧楼宇建设的总体框架内进行系统设计和总体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建设、边建边用、逐步完善”的整体建设思路,全面推智慧楼宇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数据化进程。5、系统技术架构及特点新锐科创智慧楼宇访客定位管理系统是以实时定位技术为核心,采用硬件+软件的形式围绕养老机构业务流进行展开。硬件采用zigbee无线自组网技术进行实时定位和信号传输。网络部分采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形式,独立部署;软件部分采用
5、B/S架构,服务端采用java+tomcat+mysql架构,采用java、css、html5等成熟技术开发;手机客户端基于安卓平台开发。以Zigbee技术组网和定位有如下优点:定位精度高:公司定位在原有zigbee协议栈基础上进行升级优化,是定位精度达到3米,局部定位精度1米,充分满足智慧楼宇对访客实时定位的需求。数据安全:Zigbee技术独有的128k加密算法,抗干扰能力强,可防止数据的泄露和无线信号的干扰。节能低功耗:公司识别卡在协议上对电池使用作了优化,使定位卡的电池更加耐用。电池的工作时间可以达到一年以上,同时低功耗对人体的辐射也很低,相当于手机万分之一。免布线:产品
6、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只需要把电源线部署到设备安装位置即可,不需要额外的其他布线,省去大量的布线成本,更便于日常的维护、排障;全双工通信:,公司产品在通信商上采用全双工通信,实现了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双向互动的通讯方式,确保数据再上传和下发的过程中信号能有效接收。海量地址空间:扩展了控制的地址,高达6万4千个地址,在一些大型养老项目中,不受节点的限制。6、智慧楼宇访客定位管理系统功能:智慧楼宇访客定位管理系统方案设计总体采用无线Zigbee技术、计算机通讯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多种尖端高新领域技术建立多功能的人员定位系统,即具有定位功能又有基于位置数据的服务功能,系统建成后拥有统一的管理平
7、台和数据库,为管理决策提供最翔实基础数据,是智慧楼宇智能管控系统通过信息技术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平台。智慧楼宇智能化安全防范管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智慧楼宇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核心硬件(包括:访客腕带、固定式标签、吸顶式定位基站、吸顶式室内定位网关、室外定位基站、室外网关、智能感应床垫等);第二、智慧楼宇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软件(包括前端展示软件和后台管理软件组成);第三、中间件(包括服务器、交换机、PC机、不间断电源等)。在系统整体架构、服务设备选型、标签功能选型、基础数据采集等方面,均充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