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适销人才.doc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适销人才.doc

ID:57921167

大小:5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4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适销人才.doc_第1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适销人才.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适销人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适销人才论文关键词:毕业生就业率需供比需求适销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规模的不断扩大,从精英化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普遍出现就业难问题。毕业生所学专业离市场需求越远,就业率越低。文章通过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提岀了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规模的不断扩大,从精英化教冇转人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普遍下降,就业问题越来越影响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院校也不例外。毕业生就业率是判定一所高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是对高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是否合理的。毕业生所学专业离市场需求越远,就业

2、率越低;毕业生综合素质越低,就业率越低。所以有必要通过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而提出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i毕业生“就业率一需供比”曲线的分析(理论)“毕业生就业率”是指木年度已找到单位的毕业生人数与全部毕业生人数Z比。笔者拟以学供求理论为分析依据,分析毕业生就业的状态曲线,寻找毕业生就业率的合理状态点。“需供比"指的是就业岗位数(简称为需求方)与毕业生人数(简称为供给方)的比率。一般来说,就业率是随着需供比而变化的。通常情况它们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随着需供比的增大,就业率也随之提高。但在就业率达到loo%以后,不再随需供比增大而变化。以就业率

3、为Y轴,需供比为x轴,对这种变化关系可作出“就业率一需供比"曲线图,见图to在图中由不同的“需供比”得到()A、()B、()c、OE、OAZ等线,其中A点(x—1,Y—1)、t3点(x>ky=Z>,F点(x>l,y<l)等为我们分析的关键点。当“需供比"为1,就业率为100%时,即出现图屮的A点。A点表示毕业生没有一个因不能就业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用人单位也都找到了自己所需人才,因此,A点是理想状态的毕业生就业点。OA线上,当x<l时,y=xoOA线表明:当岗位数少于毕业生数时,一般毕业生的就业率是随着岗位的增多而提高。当需供

4、比大于1,就业率等于100%时,由不同的需供比得到水平线AZ(AZ线为x)l,y=l的宜线),AZ线表明:当x>l即社会岗位多于毕业生数时,Y恒为1,即就业率保持10()00,不会随岗位数增多而提高。我们把Illi线OAZ称之为理想状态的毕业生就业线。现实中,毕业生就业曲线是要偏离OAZ曲线的。假如偏向丫轴(如OE线)任取一点,如取E点(x=0.3,y=l),其含义“需供比"=0.3(岗位数有3G,毕业生有10G),此时即使全部岗位均录用了毕业生,其就业率也只有3G/IOG=300o,但是E点代表的就业率则是10000,因此这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所

5、以曲线的偏离趋势只能是偏向x轴,如OC曲线。OC线表示:在岗位数少于毕业生数(x<l)时•,又加上就业数小于岗位数时,就业率是无法达到100%的;但在在岗位数多于毕业生((x>l)时,通过各方的主观努力是有望使就业率达到100%的。这是由于社会提供的岗位不适合毕业生等多种原因,出现了所谓的“失业与空位共存”的现象。如何认识社会对毕业生需求大于供给((x>l),就业率部达不到100%(y<l)的现象(如F点的x=I,25,y=85%)呢?这是就业屮典型的“失业与空位共存"的现象,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社会需求岗位的要求与毕业生的就业要求错

6、位,说明高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向存在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