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发展规律探析.doc

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发展规律探析.doc

ID:57918265

大小:6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4

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发展规律探析.doc_第1页
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发展规律探析.doc_第2页
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发展规律探析.doc_第3页
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发展规律探析.doc_第4页
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发展规律探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发展规律探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发展规律探析摘要:以新加坡两所大学为例,分别从该国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师资队伍建设与大学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其成为著名大学的发展规律,从中可以借鉴一些经验教训。关键词:新加坡;大学;发展规律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265—02教育发展规律是社会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内部普遍的、稳定的、重复出现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教育的基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1]。学校的发展规律既有内部规律,也有外部规律。如大学的发展,需要政府的规范指引

2、、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文化思想的促进;与此同时,大学内部师生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与大学发展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大学的发展同时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2]。在此,主要探讨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一一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以下分别简称国大和南大)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内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其成为名校的发展规律。一、两所大学发展与其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政府逐渐放权与大学自主办学相结合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加坡政府着手对大学进行改组。如在1980年将原来的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为国大,并对其学科和专业进行了调整与充实

3、;1982年又成立了南洋理工学院,并于1991年7月又将其升格为大学,扩充该校的规模。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提出把国大建成亚洲的哈佛大学、把南大办成亚洲的麻省理工学院的目标。为此,政府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战略,希望通过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和资源来弥补自身劳动力和资源的限制,积极吸引世界各地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留学生,力争发展为国际学术文化中心[3]。目前,新加坡政府正努力将两所大学发展成世界顶尖大学,逐步建立一些高科技研究所和国际领先的实验室,同时为那些从事高科技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以此协助新加坡成为世界性的

4、、充满活力的、具有浓厚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工业环境的东方波士顿[4]。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在较长时间与两所大学的关系在总体上表现为政府对大学较强的控制和干预,其政府成为左右两所大学发展的一种主要力量。因此,在大学与政府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5]o为了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新加坡政府着手改变对大学的管理体制。如该政府更加强调政府与大学的双向或多向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同时,注重权力运行的多流向、权力空间的多维度等。新加坡政府的这种行为模式逐渐使其与大学从以前的控制转变为一种彼此制约且较为平衡的合作伙伴关系[5]。当然,大

5、学作为一种学术机构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比如,只有大学拥有一定的自治、自主和自由权力,大学才有自尊和灵魂,才能够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登攀,探寻高深学问[6]。为此,新加坡政府积极设法引导大学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机构。如新加坡政府于2005年5月正式颁布《大学自主:迈向卓越巅峰》的“大学自主”的报告书,其目标是赋予两所大学拥有全部自主权利。同时,新加坡教育部还成立了以常任秘书林泉宝为首的“大学自主指导委员会”,来监督和确保这项改革顺利进行。此后,国大和南大将在公司法令下,拥有自己的组织纲要和章程,以非牟利、有限公司的形式注册[7]

6、。随着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新加坡两所大学的管理模式也逐渐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其政府对大学干预的权限也从“全能”变为“有限”。这种角色的分化较好地平衡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更能符合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二)大学拥有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有关政府与学校关系的理论表明,一个国家的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权限往往与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关系比较密切。如果一所学校的资产和经费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比例越大、公有成分越多,政府对这所学校的控制就越严格,学校受到政府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一所学校的资产和经费

7、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比例越少、公有成分的比例越小,政府对这所学校的控制就越宽松,学校受到市场的影响就越大。由于新加坡政府向学校提供大量的资金,因此,新加坡的教育由政府干预的力度很强,很多政策方针都是由政府来决定的。1980年以后,为了更好地配合大学的发展,新加坡政府也逐渐改革其高等教育投资制度。具体措施为:一是鼓励通过建立校企结合以促进高校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教育发展需要的经费日益增多,该政府决定采用市场机制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提髙大学学费;积极吸引海外留学生;鼓励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鼓励私

8、人企业投入教育经费,尤其是高校科研经费。此后,新加坡的大学积极走出校门,通过与私营企业、尤其是新工业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来筹集其科研经费[8]。随之而来的是政府对两所大学的拨款逐渐由80%减少到70%—60%o二是推行等额筹款资助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期,新加坡政府开始为两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