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的几种形式.doc

鱼雷的几种形式.doc

ID:57911736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3

鱼雷的几种形式.doc_第1页
鱼雷的几种形式.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鱼雷的几种形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鱼雷作为海军的主战武器,在战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一、鱼雷的分类1、按动力分类:电动力鱼雷、热动力鱼雷。电动力鱼雷使用的动力通常有:硫酸电池、银锌电池、燃料电池等。热动力鱼雷使用的动力通常有:煤油+高压空气,煤油+氧气,奥托燃料等。2、按发射体分类:空投鱼雷、舰用鱼雷、潜用鱼雷。3、按鱼雷自导方式分类: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声自导鱼雷既可攻舰,也可反潜。尾流自导鱼雷只能攻舰。4、按鱼雷的控制方式分类:直航式鱼雷、自导鱼雷、线导鱼雷5、按鱼雷的直径大小分类:重型鱼雷、轻型鱼雷目前国际上的鱼雷通用直径是533mm,重型鱼雷的直径多为650m

2、m,轻型鱼雷的直径为320mm,如空投鱼雷,多为轻型。而潜用鱼雷多为标准型或重型鱼雷。二、鱼雷的发展鱼雷最初只能直航,即发射后走直线,因此要求鱼雷能很准确的瞄准目标。而对直航鱼雷的规避也很简单,只需转向就可轻松规避。同时,早期的鱼雷航程也很近,大多只有3000-4000米的距离。随着时代的发展,鱼雷技术也大大提高。在二战未期,德国首先研制出了自导鱼雷,但当时由于太过仓促,技术没有完全过关,自导鱼雷也没有真正派上用场,德国就战败了。而德国的这些鱼雷专家被美国和苏联分别网罗至本国继续研究新式的鱼雷武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继续进行军事竞争,鱼雷也是其

3、中的一项。但此时两国的研究方向却有不同。美国重点在鱼雷的声自导技术,而苏联却声自导与尾流自导并举。随着鱼雷自导技术的发展,反鱼雷技术也不断进步。特别是对声自导鱼雷的对抗技术也越来越完善,自导鱼雷也越来越难以命中目标,为了对抗目标的机动,使鱼雷能更准确的捕获目标,发展了线导鱼雷。即同发射载体通过线导来导引鱼雷去捕获目标,这样大大加强了鱼雷的捕获概率,也可使发射体先于目标使用武器,因为线导鱼雷可以先发射,后跟踪目标进行导引。无论电动力鱼雷还是热动力鱼雷,其航速都不可能太高,因为海水中阻力大,比空气中的阻力大上300倍。为了发展高速鱼雷,前苏联时期就

4、开始研究超空泡鱼雷,即利用超空泡现象,可使鱼雷在海水中脱离与海水的接触而航行于空气中,这样鱼雷航速可达100节。(注:1节=1.85公里/小时)此时鱼雷就好像空气中的子弹一样,被攻击的目标几乎无法抵御。三、鱼雷基本技术1、动力电动力鱼雷使用不同的电池技术,通过电动机来推动鱼雷前进,其特点就是噪音低,航速慢,通常最大不超过40节。其最显著的优点是没有航迹,隐蔽性好。热动力鱼雷使用各种燃料与氧气燃烧后产生动力推动鱼雷,其特点是航速高,一般可达50节,航程远,但有航行尾迹。现代热动力鱼雷的典型型号是美国的MK-48,其航程达50000米,航速50节,

5、使用的是奥托燃料,航深600米。2、自导方式声自导方式即鱼雷采用主动或被动听测方式来跟踪目标,一旦跟踪上目标后对目标的机动有很强的对抗性。尾流自导方式即鱼雷检测目标航行尾迹方式来跟踪目标,尾流自导只能攻击水面目标,水下目标无法检测尾流。尾流自导的优点是鱼雷发现目标后,目标几乎无法对抗。3、控制方式鱼雷的控制方式通常有直航式,即鱼雷发射后发射载体不在控制鱼雷;线导式,即鱼雷在发射后仍需发射体的引导。四、鱼雷的基本使用技术1、直航与自导鱼雷的使用直航与自导鱼雷发射前,需要发射体对目标进行准确的TMA(目标运动分析),解算出目标的距离、航向、航速等后

6、计算出鱼雷所需的航向。其原理即三角形原理。自导鱼雷强于完全直航式鱼雷的地方在于它不需要太精确的目标要素,鱼雷可以对抗目标的机动,而完全直航式只能打击不变向不变速目标。因此,这种使用方式要求对打击目标的跟踪时间比较长。2、线导鱼雷的使用线导鱼雷通常是发现目标后即发射,发射后再引导鱼雷去攻击目标。其最主要的是对鱼雷的导引。导引的方法常有方位法、位置法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