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迁怒-不二过.doc

不迁怒-不二过.doc

ID:57900843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02

不迁怒-不二过.doc_第1页
不迁怒-不二过.doc_第2页
不迁怒-不二过.doc_第3页
不迁怒-不二过.doc_第4页
不迁怒-不二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迁怒-不二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篇刊载于《崂山教育》2008年第三期之“读者沙龙”)“不迁怒,不贰过。”——用经典阅读打开教育心结崂山区第十中学董延海《论语*雍也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的弟子颜回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应当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一个人有了痛苦烦恼,不把自己的痛苦烦恼加到别人身上,就是不迁怒。迁怒是人之常情,平常我们心里烦的时候,对谁都容易发火,这种行为叫做迁怒,这是我们最容易犯的过错。我做班主任的时候,有一次,班级量化管理分值全校倒数

2、第一,学校领导指出了很多的问题,那个火气一点一点的就蹿上来了!我带着一脸怒气进入教室,全然没有了心平气和的风范,用极其逼人的语言,把全班学生和班干部狠狠地批了一顿!结果学生都惊了,没有一个人敢抬头看我一眼,我以为效果不错,整整发了45分钟的火。一部分学生委屈得哭了,我都没有理会。这其实就是迁怒的典型表现,迁怒的结果如何呢?全体班干部都递上来他们的辞职报告!这其实是个人的修养问题,一点事情不高兴,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不能反省自身。尤其是领导者,要特别注意。一个有修养的人,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孔子把不迁怒于人当成是否“好学”6的一个标

3、准,颜回做到了,其他弟子都没有做到,这说明要做到这一点的确很难。另外,我们最容易迁怒的是自己身边的人,我们有时候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或受到领导的批评,往往会形成迁怒的火线,让他人感觉莫名其妙,凡是有这种情况的,说明自己修养不够,要提高自己的修养,那就要修身。如何修身?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看来要想修身,就得从三个方面入手,“好学、力行、知耻”。三者缺一不可,好学才会有智慧,有智慧的人,能明辨是非善恶;然后力行,努力的去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时间久了,那颗力行的心容易退却,一旦

4、那根弦放松了,不能适时关照自己的心,就会产生懈怠,因此,人必须有一颗“知耻”的心,知道自己迁怒的心可耻,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就会发勇于改过之心。有的人会说: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改过吗?有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不改,其为过也!有过不能改,为什么?不知耻!所以修身当从知耻开始。接着上一件事情讲,当班委会都交上了辞职报告之后,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如此下去,怎么办?我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冷静思考,慢慢的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了!“知耻近乎勇”6。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推卸责任是无知和愚蠢的行为!没办法了,自己做事自己当,拿

5、出那颗勇敢和真诚的心,向同学们承认错误!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我拿着班委会的辞职报告,用一课柔和的心、真诚的心、改过的心召开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班会,最终获得了全班同学的谅解和掌声。后来,班级的量化分数一直名列前茅。学生与我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了。这件事,是说迁怒的事一旦发生后,不是世界末日,只要有知耻和改过的心,是可以转“迁怒”为“迁喜”的。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可能事事顺心,尤其是当今教育形式面对各种各样的评比和竞争,教育教学的压力越来越大,这种压力在一种极端的情况下就会积怨,由怨生怒就自然而然了,而把怒迁移到教师和学生身上是普遍的现

6、象。作为领导干部和教师,应当认识到“迁怒”是可耻的!进而减少迁怒的次数,若能与其中注意修身,久之,自当不迁怒尔。君子不迁怒,不贰过。只要你肯改过,道不远人,“吾欲仁,斯仁至矣”。孔子最欣赏颜回的“不贰过”,而子贡也深悟其中的道理:“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鼓励人们去寻求尝试,甚至鼓励以犯错误为代价走出新路,同时,要正确认识错误,把在实践中的碰壁、摔跟斗看作正常过程,认真吸取教训,哪里跌倒哪里爬起,继续往前走。所以,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改正,不愿意改正。6作为

7、一名教师,其实经常犯贰过的,由于长期形成的一种错误的行为习惯,即便是我们接受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之后,在处理突发性的事件中,由于习惯使然,还使用以前的老方法,使师生之间的矛盾增加了。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初中生,不可能在日常行为当中完全合乎老师的要求,他们有逆反的心理、冲动的情绪和自我表现的愿望。可以说人的一生最难控制自我的就是青春期的初中生了,作为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当老师与学生发生矛盾的时候,能够把情绪缓一缓,用一种理性的柔和的方式去处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初三、2班的苏智文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剪一个平

8、头,脸上有疤痕,一看就是个刺头。与他交锋过几次,效果都不理想。我抓过他两次抽烟,两次都是严厉地给与批评,两次没给他好脸。这就是“贰过”了,既然第一次他没接受,第贰次就应该另外想办法,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以效果来论成败的,结果如何呢?以前见了我还叫一声老师,现在不叫了,不但不叫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