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96154
大小:5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4-02
《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以感受自然为主题组织教材内容。《燕子》《古诗两首》《观潮》为精读课文,《鸟的天堂》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燕子》一文描写了燕子从南方飞来;《古诗两首》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观潮》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鸟的天堂》描绘了南国“鸟的天堂”。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江湖澎湃中,感受自然的多姿多彩,倾听自然的声音,欣赏自然的壮美。本组的导语提示了观察自然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组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钱塘江的秋潮。语
2、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大自然的景物。二、学情分析我班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自己预习、复习课文。能在老师的指点下自学课文。另外有一部分学生自学能力差,学习也不自觉。上课的积极性不高,有几个学生还经常易走神,老师的指导方法也很少用,自己也不想办法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上很被动。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教学内容,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很重要。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勤于学习的氛围,使大家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三、教学目标 1.认识31个字,会
3、写38个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课,第3课三、四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的多姿多彩,倾听自然的声音,欣赏自然的壮美。4.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5.培养学生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6.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大自然的景物。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写景物的优美。2.积累词语和优美的句子,默写古诗。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本所描绘的画面。2.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
4、用;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3.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一处景物,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的写法。五、教学措施1.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2.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3.通过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句段。5.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学习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火烧云》。6.口语交际的话题要事先布置学生观察周围景物或搜集有关自然景观的资料。六、课时安排1.燕子2课时2.古诗两首2课时3.观潮2课时4.鸟
5、的天堂1课时语文园地一4课时第二单元一、单元概述本组教材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安排了《爬山虎的脚》《蜜蜂》《玩出了名堂》《找骆驼》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本组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内容。四篇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爬山虎的脚》写对植物的细心观察与发现;《蜜蜂》讲的是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玩出了名堂》讲的是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找骆驼》讲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学习本组课文就是从小培养
6、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二、学情分析:开学两周,学生们大都适应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学习常规步入正轨。在预习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按时预习,并按照预习步骤环环进行。在复习方面,总体还有一些懈怠,个别学生通过听写检测来看,基础知识并不牢固,缺乏一定的积累训练。三、教学目标 1.认识23个字,会写41个字。能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痕迹、逐渐、试验、大概、遥远、超常、浪费、看守、细微、拜访”等词语。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积累语言,体会作者具体描写的方法。5.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具体表达的方法,培
7、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语言,体会作者具体描写的方法。难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具体表达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五、教学措施1.学习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连续观察的好习惯。4.教学时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做到有机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