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东部和北亚.doc

欧洲东部和北亚.doc

ID:57891851

大小:3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欧洲东部和北亚.doc_第1页
欧洲东部和北亚.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欧洲东部和北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欧洲东部和北亚一、范围和国家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东欧平原三国: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俄罗斯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二、俄罗斯1、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是其政治经济中心地区。邻国: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朝鲜、波兰、挪威2、居民:人口1.46亿,民族130多个,主要是俄罗斯族,通用俄语Ø传统的欧洲国家俄罗斯的领土中,欧洲部分虽然只占1/4,但

2、集中了俄罗斯3/4的人口和主要的工农业、城市及交通路线。首都莫斯科也位于欧洲部分的中央。3、较为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以东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以东是东西伯利亚山地4、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Ø俄罗斯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的形成原因⑴位于高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在60°N以北,太阳高度角小,接受太阳光照和热量少,因而气温低。⑵地处亚洲大陆最北部,加上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北部受北冰洋的影响很大,全年受极地气

3、团控制,造成气候严寒,尤其是冬季,气候更加寒冷。⑶东部、南部地势较高,有一系列山地成为天然屏障,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更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冬季的寒冷程度。⑷西伯利亚北部的一些地方,如奥伊米亚康和维尔霍扬斯克等地,均位于封闭的盆地中,本身积累的冷空气很多,又有山上滑下来的新鲜冷空气的补充,使得这里成为酷寒之地,成为“北半球的寒极”所在地。5、河流与湖泊俄罗斯人的母亲河-伏尔加河,水能丰富,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承担了全国河运总量的2/3。伏尔加河欧洲最长,世界最长的内流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总容积占全球淡水湖总蓄水量的1/5,是全

4、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Ø西西比利亚平原沼泽广布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候阴冷,降水较多,蒸发微弱冻土广布,水不易下渗有凌汛6、资源丰富:森林资源——世界上最大针叶林分布区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7、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核工业、宇航工业占绝对优势)。轻工业不发达。主要工业为: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核工业和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以莫斯科、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为中心的工业区(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乌拉尔(钢铁和机械工业)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Ø俄罗斯工

5、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的特点⑴原有工业基础较好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其大部分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因而经济实力仍然较强。⑵工业部门齐全,以重工业为主钢铁、机械、化学、核工业、宇航等工业是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轻工业发展慢。⑶工业布局以“煤铁复合型”为主俄罗斯各种自然资源丰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在这些资源丰富地区形成了工业区和工业中心。⑷工业分布不平衡,有向东扩散的趋势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在其领土的欧洲部分,而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资源储量要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但开采利用较少。近几十年来,随其欧洲部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工业区的“过饱和”,加快了其

6、东部地区的开发,工业重心有向东移的趋势。8、农业:俄罗斯耕地面积广大,东欧平原和南部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带Ø不稳定的农业纬度高,北部广大地区气温低,不利于农业生产。农作物品种少,农产品产量不稳Ø俄罗斯北部平原几乎没有农田气候寒冷,生长期短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沼泽广布,无法进行耕作Ø俄罗斯的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生产与分布的影响俄罗斯北部气温较低,是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是世界上最大的针叶林分布区;中南部地区夏季气温较高,但降水较少,水热配合欠佳,大部分地区是高原,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东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但多为山地,制约了种植业发展;只有东欧平原中南部,纬度

7、相对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有伏尔加河和顿河流经,水热配合较好,以喜温凉的小麦、甜菜、马铃薯、亚麻等作物为主,为该国主要的农业区。9、交通:铁路为主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贝阿铁路:—共青城—苏维埃港10、首都和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