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90625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概念课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概念课教学反思“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后感数学概念教学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核心,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但是学生往往对许多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和掌握,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需耍老师从直观、具体的方面去抽象出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在上课之前我也看了一些有关概念教学的文章,回忆了以前观摩过的概念课教学。许多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大量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抽象出概念,再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华应龙老师在“方程的意义”一课中,他用归纳法先让学生根据操作写出许多式子,再让学生观察、分类,再让学生归纳出方程的意义,
2、最后运用。陈艳梅老师的“加法交换律”课上,也是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写出许多式子,再让学生观察抽象出加法交换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属于概念课,是探索规律并应用规律的课。因此在设计上,为了让学生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我设计了学生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一一应用的教学过程;实践中学生也充分经历了这个过程,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对教材的研究不深及教学机智的欠缺,在实践过程屮,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下面就这次试教课和正式课进行反思。一、设疑。本节课主要抓住三个问题展开: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种关系?有没有哪个比
3、例不具备这种关系的呢?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是观察一一验证——归纳的过程。学生可以写出很多具体的例子,再抽象出概念。但是在试教过程中,因为学生在第一个问题上就已经说出最终的答案,而自己又没有很好的进行处理,所以导致后面的两个问题的探讨显得那么的无力。因此在正式课上我还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但是进一步思考了第一个问题的处理:抓住学生得到答案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因而可以进一步展开第二个问题的探究。二、探究。第二环节的探究是围绕上而三个问题去展开的。在试教课上,我可能一•根筋的只想到要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去观察和
4、验证,因此我让学生去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比例内项外项内项和外项的关系12:□=□:212:□二口:212:□二口:212:□=□:2我们发现: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来达到验证的效杲。但是在这个表格的处理上不够力度,分析不到位,没有注重比值相等和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导致只是停留在表面,重点不突出。在正式课上,我还是利用12:□二□:2抛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两个“里可能是哪两个数?但重点放在依据上。学生可以通过求比值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基本性质;通过基本性质的,提出依据是什么,弓I导他们自己写例子、小组交流,再写例子的方式去进一步探究
5、。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一节课下来,在探究环节,我是带着学生跟自己走,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和小组探究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这节课是不成功的。是不是还可以用试教课的表格以另一种方式去探究呢?三、在学生生成概念上,还是没有把握概念中的关键字。例如前提条件“在比例屮”,一开始自己只是理解为:在比例屮,因此我是这样提问的:这个基本性质成立有什么前提条件?在加法、除法中成立吗?后来通过校长的点评,终于理解:不成比例的等式中是没有这种关系的。例如3:4和5:6,因为他们不成比例,所以3X6H4X5.看来自己在对教材的研究还是
6、不够深。四、运用。在练习题“根据<2X9=3X6,写出比例”中,大部分学生述是想不到方法。可以先由学生口己尝试写,再小组交流,再让学生归纳方法的方式去进行。一是学生之间有交流,二是学生自己得出方法,而不是老师塞方法。也许还因为整节课的时间没有处理好,导致练习没有时间,因此就老师代替塞方法了,所以吋间的安排上还是要特别注意。五、疑惑。在提问“有没有哪一个比例不具备这种关系呢?”和“有没有哪位同学写的比例不具备这种关系的?”的吋候,学生没有反应,因此我自己出示了一个例子:3:4二5:6.然后提问:为什么它的两个外项积不等于两个内项
7、积?(学生回答:因为它不是比例。)疑惑1:这个例子合适吗?如果不合适,但是这就验证了只有在比例屮才具有这种关系啊;另外,如果不合适,该举什么样的例子?或者学生没有反应就可以让这个问题过呢?疑惑2:这节课我采用的是演绎教学法,能不能采用归纳教学法,效果会怎样?(从观看和研讨华应龙老师的“方程的意义”一课屮得到的启发)例如:先让学生写比例(有可能部分学生写出的不是比例)——列举10个左右——学生判断是不是比例(冃的1:判断是不是比例,学生通过求比值的方法,也就加强了上节课与本节课的联系;目的2:为“在比例中”这个条件做铺垫)——分
8、类:按是比例和不是比例分——观察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的关系——归纳。以上两个疑惑,希望老师们作出指点,不甚感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