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4-12.08

2012.11.24-12.08

ID:5786503

大小:1.73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7-12-24

2012.11.24-12.08_第1页
2012.11.24-12.08_第2页
2012.11.24-12.08_第3页
2012.11.24-12.08_第4页
2012.11.24-12.08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11.24-12.0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11.24-12.08討論題目:解讀袁甫(司法)、周虎(執喪)及樓鑰(上訴)信剳之邏輯結輯與引伸之問題報告人:毛元亨、楊承叡、劉川豪、徐力恆、李如鈞討論題目一:邏輯與書信上次已說過,寫信的目的影響書信的內容,內容影響行文需要多少邏輯布局。所以相關的問題是:1.     三封信的目的為何?2.     如何找出目的?有些一看就知,有些不易確定,如何處理後者?3.     找出目的後,才能詳細分析內容如何環繞這目的而布局和展開。例如袁甫的書信,重點在提倡司法尚寬之「寬」字,他是如何展開論述以求說服收信者的?請毛永亨和楊承叡報告時補強此點。4.   

2、  三信之中,哪一封最需要邏輯布局?哪一封最不需要?個人認為樓鑰最需要,因為他的目的是「保我義田」,故雖是書信形式,實在是上訴案件,他是如何展開論述以求說服監司的?關鍵詞有哪些?徐力恆答非所問,請李如鈞報告。一、史料的邏輯結構毛元亨、楊承叡10/22(一)為何史料有邏輯結構?1.作者有意識在史料中表達的訊息,本身即具有內部結構。(例如,該訊息中有作者的想法A與想法B,而B的存在即是為了支持A。這或許可以類比於陳銳〈唐代判詞中的法意、修辭與邏輯〉中為分析「流人降徒判」、「刑罰疑赦判」所繪製的示意圖。)當意圖傳達之訊息具備內部結構,作者寫作時會特別留意寫作策

3、略(如陳述想法A、B的順序)。在此情況下,史料呈現的邏輯結構,即反映作者思考的邏輯。2.作者之自身動機與他所處的文化脈絡,同樣會影響史料的邏輯結構。作者動機既包括他寫作的目的,也包括他意圖運用寫作策略幫助讀者了解內容(如在概括陳述之後舉例說明。),或者傳達言外之意。以法律文書為例,《元典章・家財類》的編纂者將戶絕案件集中在前,分財案件集中在後,而在分財案件的部分,首先揭示嫡庶有差、諸子均分兩原則,之後再探討各類狀況。這樣的安排,即便利讀者掌握內容。文化脈絡,則指時人對某文類應具有何種架構、順序有一共識(「約定俗成」)。面對這樣的潛規則,多數作者會被動遵守

4、。研究者若疏於掌握史料的邏輯結構及其成因,就可能錯失史料蘊藏的訊息,甚至誤讀史料。40(二)哪些研究領域的史料較多和較有邏輯結構?理論上,越有意寫成的史料越有結構,因此大量使用公文、史書、法律文書等精心寫成史料,並需推敲史料中邏輯結構即使一分史料具有邏輯結構,研究者在研究中也未必會運用。例如,假若研究者擇取的是史料中一、兩句話所記錄的歷史事實,那很可能即無關邏輯結構。的政治史、法律史應屬之,另外還有史料常蘊含抽象思想論述的學術思想史。(三)影響史料製作的諸因素:以書信為例影響書信史料最重要的外在因素,有時代背景與對象;最重要的內在因素,則有寫作目的(以下

5、簡稱目的)與生命經歷。「時代背景」係作者寫作此信時所處的大環境,可能影響作者寫作此信時的思維。「對象」關乎作者對禮儀的層層思量。「目的」是決定書信內容、寫作方式的關鍵。而「生命經歷」則是作者出身背景、教育、同儕影響的體現,關乎他的價值觀、對事件的認識。下文將嘗試以對象、目的貫串,搭配其他兩項因素,試析書信的形式、內容、風格如何受到外在、內在因素影響。 在我們的理解中,形式、內容、風格三項目並非互斥,而是有緊密的關聯,故以下將影響史料製作的諸因素分列於三項目下,僅反映我們推想的過程,而非嚴格的分類。此外,在不同的項目中,各因素的相對重要性自然有所歧異。形式

6、:形式或可分為兩層:其一,體裁,如長信與短札;其二,書信在正文之外的格式用語,例如稱謂、問候、祝頌、自稱、署名、末啟詞等。書信的形式如何受外在、內在因素影響?以對象而言,若以短札與素昧平生或初識者通信,恐顯得失禮。且對象更直接影響作者如何使用稱謂、問候等詞語。要有禮地與長輩、平輩或晚輩通信,則不當錯用,否則可能會被認為不得體。目的對體裁有關鍵的影響:短劄能否容納作者欲置於信中之訊息量?另一方面,目的也影響作者對稱謂、自稱等詞語的斟酌,例如,是為了公事還是私事撰寫此信?過於親近的稱謂、自稱,不適合用在討論公事的信件。實體之內容:內容是書信中置放主要訊息之處

7、,從而體現書寫上的邏輯結構。而邏輯結構自然與對象、目的緊密相關。例如,收信人與作者是否有共通的文化脈絡?作者寫作此信要傳達的訊息,有沒有特定的內在結構?舉例來說,一封學者(文化脈絡)間討論經書解釋(目的)的信,是否符合當代標準的充分論證(內在結構),以符合士人之間論學的標準?再舉非書信的歐陽脩〈尹師魯墓誌銘〉為例,以對象言,作者與讀者有共通的文化脈絡,故尹洙的家人對歐陽所撰墓誌的寫法,有合於該文化脈絡的期待;而以目的言,由於歐陽脩有其別具一格的原則,此墓誌固然反映他具有深意的寫作策略,卻也引起尹洙家人的不滿。在邏輯結構外,也不能忽略生命經歷和時代背景對書

8、信內容的影響。生命經歷40形塑寫作者的價值觀與思維,影響他理解、看待事情的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