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学生心灵的琴与弦.doc

弹奏学生心灵的琴与弦.doc

ID:57863339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1

弹奏学生心灵的琴与弦.doc_第1页
弹奏学生心灵的琴与弦.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弹奏学生心灵的琴与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起始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中,教材是重要的中介和有力的凭借。我们发现,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这方面作了具有创造性的探索。围绕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新课标教材习作编排的特点,我们作了一次二人谈。  兴趣,习作起步阶段不可忽视的因素  赵江:兴趣是主体对外在事物保持的敏感而积极的心理状态,习作教学应使学

2、生保持这种心理状态。习作主体以充盈的心灵感受客观世界,就不会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客观之物”变成“眼中之物”;只有“眼中有物”,才能做到“笔下成物”,这应当是习作成文的前提。  周益民:同意你的观点。习作是用来表达思想、反映生活的,这种表达与反映不是机械单一的对客观事物的“镜面再现”,而是经由主体情感参与的“合金体”,本质上还是兴趣的问题。实验教材很注意这一点。例如,语文园地四中的习作:“……回忆一下,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习作要写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而在写具

3、体事例时,突出了一个“趣”字,正所谓“无趣难成文”,习作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其体现的最终归结在“趣味、益趣、乐趣”的主旨上。  赵江:是的,兴趣来源于题材。跨越时空、遨游在神奇世界里的想象同样也会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儿童天生就是一个幻想家,他们的脑海里装着说也说不完、盛也盛不下的奇思妙想,给学生合适的话题,他们就可能“思接千载,心游万仞”,激发出活跃灵动的想象。语文园地六中的习作就为学生们提供了这样的话题:“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比如,可以自动调节温度的衣服,可以

4、让人行走如飞的鞋,可以推着走的房子,人站在上面想到哪儿就到哪儿的人行道……”这段表述中,后面提供的几个例子非常典型,富有启发性,犹如一簇火星儿燃起学生们想象的火焰,科幻故事、卡通漫画、童话传说、生活经历中的种种材料储备被激活、链接、组合,若教学中引导恰当,这种状态下的习作就不是一种强加的负担,而是契合心灵满足需要的“自动生成”。  周益民:可以看出,本册教材习作安排尽力使学生感兴趣、符合他们心理特点。对于刚刚从写话过渡到习作阶段的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培养的就是对习作的兴趣,故意抬高门槛、增加要求,就会使学生对习作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畏难心理很容易

5、扼杀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对习作的信心。老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习作素材的不竭源泉  赵江: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有语文。习作教学更应把根基培植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注出来,而且常是澄清的。”我觉得,本册教材对学生习作素材的来源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倡导向生活开放的习作素材观。如语文园地三中的习作:“根据自己说的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还可以把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

6、一改。”学生不是单纯地根据自我印象和判断来展示自己,而要与他人交流,在与他人交流中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给自己更为准确的定位,这是学生走向生活,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前提。  周益民:习作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向生活。学生在校、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和生活经历更应是习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教材第二单元围绕环保,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环境,并把调查过程中鲜明的感受记录下来,展示调查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把学生视野由狭隘的书本引向现实生活,既发展了言语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赵江:说到生活,我以为也应涵盖家庭生活,亲情如同晶莹的水滴,折射出情

7、感的绚丽色彩。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回忆筛选那些发生在家庭里的点点滴滴,会让他们体会到亲情的珍贵。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学生“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本次习作同样是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延续,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学生有了足够的素材,内心深处积淀了深厚的情感,学生也就不会觉得习作令人头痛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