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S方案培训讲学.doc

IBMS方案培训讲学.doc

ID:57851350

大小:1.19 MB

页数:80页

时间:2020-09-02

上传者:U-140648
IBMS方案培训讲学.doc_第1页
IBMS方案培训讲学.doc_第2页
IBMS方案培训讲学.doc_第3页
IBMS方案培训讲学.doc_第4页
IBMS方案培训讲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IBMS方案培训讲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超5星酒店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 1.超5星酒店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标准51.1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原则51.2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总体技术要求61.3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71.4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硬件和机房环境要求101.5通信协议和接口111.6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的界面设计151.7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的功能需求和软件架构202兼容集成消防系统设计标准282.1一般规定282.2功能设计282.3消防系统的软硬件需求292.4消防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303.兼容集成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标准313.1一般规定313.2功能设计313.3视频监控的软硬件需求333.4视频监控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344.兼容集成防盗系统设计标准354.1一般规定354.2功能设计354.3防盗系统的软硬件需求364.4防盗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375.兼容集成门禁系统设计标准385.1一般规定385.2功能设计385.3门禁系统的软硬件需求395.4门禁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396.兼容集成电子巡更系统设计标准416.1一般规定416.2功能设计416.3电子巡更系统的软硬件需求416.4电子巡更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427.兼容集成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标准437.1一般规定437.2功能设计43 7.3暖通空调子系统的软硬件需求607.4暖通空调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618.兼容集成给排水控制系统设计标准628.1一般规定628.2功能设计628.3给排水子系统的软硬件需求638.4给排水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649.兼容集成变配电监视系统设计标准659.1一般规定659.2功能设计659.3“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界面设计669.4变配电监视子系统的软硬件需求689.5变配电监控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6810.兼容集成公共照明控制系统集成设计标准7010.1一般规定7010.2功能设计7010.3“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界面设计7110.4公共照明系统的软硬件需求7310.5公共照明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7411.兼容夜景照明控制系统集成设计标准7511.1一般规定7511.2功能设计7511.3夜景照明系统的软硬件需求7611.4夜景照明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7712.兼容集成电梯监控系统设计标准7912.1一般规定7912.2功能设计7912.3电梯监控子系统的软硬件需求8012.4电梯监控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8113.兼容集成客流统计系统设计标准8213.1一般规定8213.2功能设计8213.3客流统计系统的软硬件需求8313.4客流统计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8414.兼容集成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标准8514.1一般规定85 14.2功能设计8514.3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需求8614.4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8715.兼容集成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设计标准8815.1一般规定8815.2功能设计8815.3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的软硬件需求8915.4LED大屏信息发布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9116.兼容集成背景音乐系统设计标准9216.1一般规定9216.2功能设计9216.3背景音乐系统的软硬件需求9316.4背景音乐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9417.兼容集成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标准9517.1一般规定9517.2功能设计9517.3能源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需求9617.4能源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97 1、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原则“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的目的,是通过建立集中控制平台,将暖通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监视、火灾报警、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管理、电子巡更、公共照明、夜景照明、电梯监视、客流统计、停车管理、信息发布、背景音乐、能耗计量等各智能设备系统的控制管理集成在一个管理界面上,从而实现“降低人工成本”、“保证运行品质”、“降低运行能耗”的目标。集成平台设计应满足以下原则:1.1满足商业管理便捷使用的要求1)所有需要监控的弱电系统集中在一个集成平台上,运行管理人员可在中控机房实现超5星酒店各机电系统的远程操作和监控;2)集成平台界面统一,根据商管需求量身定制,简化操作流程;3)实时监测各个子系统的关键运行数据,各子系统管理信息一目了然;4)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集成平台友好的图形界面,方便地对管理逻辑进行编排;5)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平台,在多个地点(现场)控制各子系统;1.2满足商业管理安全监控的要求1)在集成平台上实时显示各子系统重要报警信息,出现异常情况时,管理人员可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并通过集成平台远程排查,了解设备现场情况;2)集成平台全面记录重要设备的运行参数、运行状态、运行时间及总运行小时数等信息,根据商管经验定制巡检策略,在故障前兆期发现问题,提早反应时间。3)长期记录各子系统运行数据、报警记录等信息,并综合对比,便于管理人员定期对机电系统进行全面诊断;1.3满足商业管理绿色运营的要求1)集成平台对各子系统进行统一管理,通过预设的控制逻辑,使机电系统遵循集团的统一标准,实现自动节能运行;2)集成平台提供长期运行数据记录、编辑修改运行模式、修改具体设备设定参数以及修改自动控制逻辑的功能。集成平台综合汇总各子系统信息数据,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定期分析数据,找出能耗漏洞,修正运行控制逻辑,达到进一步节能运行的目的; 2、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总体技术要求超5星酒店“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应总体满足以下技术要求:2.1实现功能从日常操作管理和专业系统管理两方面,“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应具备两类功能:1)针对日常操作管理,要能够实时监测各个功能子系统的关键运行数据,能够实现各设备子系统运行模式的设定;当各子系统出现工作状态异常时,能够通过集中控制软件,在中控室内发出声音提示;数据的显示以及模式的设定应根据超5星酒店物业管理的功能需求设计,并且人机交互界面尽量人性化、简明易懂。2)专业系统管理包括设备维护管理、长期的节能诊断和系统运行模式的改进等,针对以上功能需求,“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应提供编辑修改运行模式的功能,远程修改具体设备启停状态和设定参数的功能,详细、长期、准确的数据记录,以及修改自动控制逻辑的功能。交互界面软件应尽量专业化、全面和易于编辑,以方便专业人员对“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功能进行修改和升级。2.2标准化和兼容性1)标准化:要求采用同一套技术方案实现各个超5星酒店的集中控制。2)兼容性:要求集成平台可通过标准化接口方案,与超5星酒店各主要子系统产品供应商的技术相兼容,各主要子系统包括BA、消防、安防、公共照明、夜景照明、电梯监视、客流统计、停车管理、信息发布、背景音乐、能耗计量等。2.3灵活性和可扩展“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须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当超5星酒店机电系统发出局部变化时,“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应能便捷地进行调整,无需重新对硬件、软件结构重新进行设计。此外,“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须具备更新运行策略的功能,集成平台可以便捷地导入更先进的运行策略。 3、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根据上述设计原则,结合超5星酒店物业管理需求以及目前系统集成和软件行业的现有技术,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如图1-1所示。图1-1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的整体架构图中,①为“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在原有BA等设备子系统基础上新增加的数据库及软件,①通过集成网络②与原有各个机电控制系统③的子系统控制中心(服务器)完成数据交换,从而实现通过“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对各个子系统的监控。3.1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式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物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用户服务器提供的管理程序和界面,通过操纵模式按键,改变系统的运行模式。“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将模式转变命令发送给各个子系统控制。子系统服务器预先存有各种运行模式的自动执行程序,从而实现各种模式下各个子系统的自动运行。此外,用户服务器安装有集成优化控制管理程序,可以综合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现状,给出更优化的运行方案,自动修改运行模式或设备运行状态,并发送给子系统服务器执行。在系统调试和系统维护升级时,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可以根据权限进入到“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系统编辑模式。系统提供模式编辑功能,可以供专家自由组合各个各种运行条件和执行方案,灵活编辑各种运行模式和集成运行策略。3.2“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架构在此架构中,即使没有“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各个子系统控制中心(服务器)上依然可以分别实现对各自子系统设备的监控。从而,基本维持超5星酒店现有弱电系统结构及相应的设计、建设、调试流程。唯一变化的是,是要求各个设备子系统必须支持“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管理功能。①主要靠软件实现。基于数据库技术,①将来各个子系统的数据打散,按照“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管理模式重构数据库,从而在数据层面实现各个子系统数据的平等、无差别集成。在此基础上,①包含一系列监控管理功能程序,以实现集成化的模式改变、系统启停、能耗监管以及设备财产管理等功能。②是①与③的接口网络。为了实现“标准化”,考虑到各子系统提供商的技术能耗,技术发展趋势,本技术方案确定了两套通用的网络通信方案,要求各个设备子系统至少能支持网络通信方案之一。从而保证上述各子系统,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控制系统之间数据的可靠上传、下达。为了支持“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的可靠实现,各个设备子系统③,要通过②向①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所谓“标准化”,包括数据的物理含义(即温度、压力、设定值等哪些数据),数据的交互模式(即主从或主动发起等交互方式,数据传输频率等),数据的格式(数据的编码,精度、范围时、间戳等格式要求)等。对各个子系统的要求,应根据超5星酒店物业管理的需求来确定。在满足监控管理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数据的种类和数据,以避免海量数据给数据存储、管理和通信造成困难。 4、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硬件和机房环境要求4.1硬件结构如图1_1中①所示的部分。逻辑上,实现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需要在原有各机电控制子系统的基础上,增加2台数据服务器(其中1台用来备份),1台用户服务器,和1台远程访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用户服务器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分别实现子系统数据的收集和重新整编;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监控功能、用户交互功能、集成控制优化功能;以及在超5星酒店之外的远程访问管理功能。只有数据库服务器与各功能子系统连接在同一个网段中。用户服务器与远程服务器通过另一个网络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这样远程控制只能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不能直接接入子系统控制网络,以避免远程无意或恶意的攻击直接导致子系统工作故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方便实现权限管理。 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硬件配置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设备:类别名称数量技术要求建议品牌集成平台硬件设备应用服务器11xE5-2643(3.3GHZ)CPU/8GB内存/硬盘1TB(SAS7.2K3.5寸)*3/DVD/RAID5H310/双电源495W/机架式导轨/三年7x24x4服务OEMwindowsserver2012标准版操作系统DELLHPIBM数据库服务器11xE5-2643(3.3GHZ)CPU/8GB内存/硬盘1TB(SAS7.2K3.5寸)*3/DVD/RAID5H310/双电源495W/机架式导轨/三年7x24x4服务OEMwindowsserver2012标准版操作系统DELLHPIBM数据缓存服务器11xE5-2643(3.3GHZ)CPU/8GB内存/硬盘1TB(SAS7.2K3.5寸)*3/DVD/RAID5H310/双电源495W/机架式导轨/三年7x24x4服务OEMwindowsserver2012标准版操作系统(商管、百货合用)DELLHPIBM显示器、键鼠122寸 触摸屏显示器322寸液晶监视器三星、苹果、索尼数据库2SQLServer2008R2标准版 工作站1E5-1607(3.0GHZ)/4GB*2/1TB(SATA)/DVD/NVS300512M/键鼠/三年服务,21.5英寸显示器/E2213H[16:9宽屏VGA,DVI]。OEMwindows7简体中文版操作系统/三年7x24x4服务DELLHPIBM交换机2千兆交换机,端口数量至少满足24GE+4SFP(即每台交换机24个千兆电口、4个光纤上联口,满配光端口模块),支持三层转发,所有端口实现千兆线速转发/三年7x24x4服务H3CLS-5500-28C-EI不间断电源UPS1UPS容量:不小于5KVA,在线式,电池后备时间:15分钟UPS:山特,台达;电池:沈阳松下,非凡,大力神,科士达i.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系统服务器、网关等设备,以及16个子系统服务器统一安装在集成监控机房及托管机房中。4.2通信协议和接口数据库与机电子系统的通信接口1)物理界面接口 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与各子系统物理界面接口应满足下表中的要求:功能集子系统接口标准消防管理消防系统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或者RS232、RS485的串口安防管理视频监控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防盗报警基于TCP/IP或者UDP/IP的网络接口门禁管理基于TCP/IP或者UDP/IP的网络接口电子巡更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设备管理暖通空调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给水排水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变配电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公共照明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或者RS232、RS485的串口夜景照明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或者RS232、RS485的串口电梯运行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或者RS232、RS485的串口运营管理客流统计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停车管理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信息发布TCP/IP的网络接口或者RS232、RS485的串口背景音乐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节能管理能耗计量基于TCP/IP的网络接口 1)通讯协议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与各子系统通信协议应满足下表中的要求:功能集子系统接口标准消防管理消防系统OPC、BACnet、ModBus安防管理视频监控SDK(录像系统)防盗报警OPC、SDK门禁管理OPC、SDK电子巡更SDK、ODBC设备管理暖通空调OPC、BACnet给水排水OPC、BACnet变配电OPC、BACnet、ModBus公共照明OPC、EIB夜景照明OPC电梯运行OPC、ModBus运营管理客流统计OPC、SDK、ODBC停车管理OPC、SDK、ODBC信息发布SDK、ModBus背景音乐OPC、SDK、ODBC节能管理能耗计量OPC、SDK、ODBC2)数据交互 各子系统应向集成平台提供基于信息点的数据交互方式,使得集成平台能够实时获取各子系统的关键数据,从而为基于数据的跨系统集成提供基础。IBMS系统集成平台与各个子系统交互的数据内容,应符合“附件2.集成软件数据内容标准”中的规定。在IBMS系统设计和调试阶段,集成平台和子系统供方都需要根据数据内容标准确定信息点的种类和数量,设计数据库的内容和结构。“附件2.集成软件数据内容标准”是分别对集成平台和子系统功能验收的依据。远程访问服务的接口方式为了方便对各个超5星酒店进行区域级的集成化管理,“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控制系统应预留远程访问接口。通过远程访问接口,用户可以从超5星酒店以外的任何互联网接口访问超5星酒店的远程访问服务器,根据权限远程流量、查询、甚至修改超5星酒店的运行情况。远程访问通过互联网实现,采用B/S模式。系统中的远程访问服务器作为Sever,在有权限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远程进入“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5、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的界面设计从超5星酒店商业管理需要出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的界面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本节从界面结构、主界面元素、主界面使用操作模式、用户管理几方面说明对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界面设计的要求。针对各个兼容子系统的界面设计,见各个子系统的具体章节。界面内容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的界面应包含以下元素:1)软件管理按键a)主界面应设置“系统首页“、”用户管理“、”报警管理“、”运行日志“、”报表查询“、”维修信息“、”系统日历“、“模式管理”、”窗口管理“等9个按键。b)“系统首页”:用户通过点击此按键,可以恢复到系统首页界面。c)“用户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此按键,进行注销、登录、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a)“报警管理“: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此按键,对各个子系统的报警信息进行分项浏览、确认、响应、清除等操作。b)“运行日志“:点击此按键,用户可以看到”用户操作日志“、”故障报警日志“、”各个子系统运行日志“、”软件重要操作日志“等几种运行日志,从而能离线的分析整个系统运行。c)“报表查询”:用户通过点击此按键,可以通过选择“冷机”、“电耗”,“年能耗”,等关键词,调出相关设备系统的运行报表。d)“维保信息”“维修信息”:用户通过点击此按键,可以新建维保任务,或查询维保任务执行情况。每个维保任务包含以下信息:维保任务主管、负责人,执行人;维护对象设备或系统,维保时间,各项具体维护项目的执行情况。执行维保项目的物料、工具、和外协服务的需求及成本。e)“系统日历”:用户通过点击此按钮,可以对系统的全年时间表进行编辑和修改,全年时间表定义了各个子系统设备全年的自动运行情况。f)“模式管理”:用户通过点击此按钮,可以对各系统的运行模式的具体内容进行编辑和修改。g)“窗口管理”:用户通过点击此按键,可以选择界面显示或关闭哪些已经编辑窗口。这些窗口可以是整个系统、某个子系统或某个设备的实时运行参数,能耗报表、运行日志,故障报警信息,也可以是某个视频图像。并不是任何用户都有权限使用上述各个软件管理按键的。系统会根据一般用户、编辑用户、管理用户或自定义用户的权限设置,开放或屏蔽部分软件功能。1)子系统导航栏主界面上应有如表1_2所示的系统导航栏。以方便用户浏览、查询各个子系统。通过导航栏,有权限的用户可以快捷的从一个子系统切换到另一个子系统;可以自由选择系统提供的显示模式。此外除表1_2所示的内容外,导航栏中还应该有“环境信息”选型。选择环境信息,用户可以看到超5星酒店温度和CO2浓度分布信息。2)子系统信息缩略图 主界面上应有暖通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监视、火灾报警、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管理、电子巡更、公共照明、夜景照明、电梯监视、客流统计、停车管理、信息发布、背景音乐、能耗计量等16个子系统的缩略图。缩略图中显示各个子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和重要运行参数。每个子系统缩略图显示的详细内容,见各个子系统章节。1)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按键当用户选择16个子系统之一后,主界面上会出现对应子系统的“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按键“。用户可以通过这些”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按键“选择子系统的工作模式。相应的,子系统会按照用户的选择,自动完成子系统运行。各个子系统的”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按键“在各个子系统章节中规定。2)子系统内容当用户选择16个子系统之一后,界面上会出现对应子系统的基本运行参数,或具体运行状态。各个子系统的基本运行参数等显示内容在各个子系统章节中规定。3)浮动功能窗口主界面还可以有若干浮动窗口。显示整个系统或某个子系统的能耗报表、运行日志,故障报警,视频监控图像等。通过主界面上的“窗口管理“按键,可以编辑、选择显示哪些浮动窗口。用户可以拖动这些浮动窗口,调整它们在界面上的显示位置。按照超5星酒店商业管理的使用需求,“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3个显示屏幕。表1_2导航栏结构图 子系统显示方式消防管理消防系统火灾报警设备列表/平面图气体灭火设备列表/平面图水炮设备列表/平面图线性感温电缆系统设备列表/平面图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备列表/平面图安防管理视频监控视频监控平面图防盗报警防盗报警设备列表/平面图门禁管理门禁管理设备列表/平面图电子巡更电子巡更设备列表/平面图设备管理暖通空调冷源、热源设备列表/平面图/节点图各类空调、通风末端电动窗、遮阳帘 环境监控等给水排水给水排水设备列表变配电变配电 系统结构图公共照明步行街照明设备列表/平面图停车场照明夜景照明楼体照明设备列表/平面图景观照明电梯运行电梯运行设备列表/平面图运营管理客流统计客流统计设备列表/平面图停车管理停车管理设备列表/平面图信息发布信息发布、大屏控制节点图背景音乐背景音乐设备列表/平面图节能管理能耗计量能耗计量系统结构图上表中,各列依次是:子系统分类、子系统名称、子系统中各分系统名称各系统显示方式。界面给各个子系统提供不同的显示方式,包括设备列表、平面图、系统结构图等几类。不同子系统对显示方式的要求有所不同。见表中所列。 6、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的功能需求和软件架构集成平台的功能需求IBMS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应能够实现对各子系统机电设备的“监测”、“报警”、“控制”、“记录”功能。对各个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分别见各子系统相应章节。IBMS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应能够实现跨子系统的集成控制和联动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1)支持消防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即在当出现消防报警时,监控大屏上会以电子地图的方式显示消防报警点的位置,轮巡消防报警点的视频,同时在操作台左侧报警管理屏自动弹出消防报警处理窗口。2)支持视频系统突发事件联动,即当运营人员通过监控大屏两侧的视频监视器窗口发现了商场的突发事件后,通过点击IBMS管理系统右侧的视频管理屏幕的对应的视频位置按钮,系统则进入突发事件联动预案。此时,监控大屏应轮巡事件发生位置周边的视频图像,同时,在电子平面图闪烁指示事件发生地点,辅助运行人员迅速确定事件发生位置。3)支持重大活动管理预案、及全程跟踪与提供安全保障功能。即在重大活动过程中,监控大屏幕上可显示活动的倒计时信息、活动举办地点周围的综合环境信息、活动保障人员信息和活动场地周围的重要视频信息。4)支持开、闭店自检功能。即通过点击开店自检按钮查看开闭店时刻各个子系统的运行模式、系统通讯连接状态、系统消息,以及通过监控大屏轮巡的方式检查商场重要通道及出入口的视频信息,保障商场的运行安全。5)支持开、闭店时间设置功能。即用户可灵活设置系统开、闭店时间,通过修改开、闭店时间实现一键式调整各子系统自动运行时间表。IBMS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应按照以下方式提供用户管理功能:1)用户分类管理系统可以分别设定每个用户的对各个系统和设备的浏览、操作、模式编辑权限。根据超5星酒店物业管理的需求,系统用户大致分为一般物业管理用户、技术用户和管理用户三类。“一般用户” ,指日常维护运行机电系统的运行工人。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只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使用“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系统。此类用户只能对运行模式进行手工切换,只能浏览机电系统的重要运行参数;能弹出报警信息,并能在与报警信息对应的弹出界面中,手动操作部分设备运行状态,以实现应急操作。“技术用户(或编辑用户)”,指专业技术工程师。用户可以浏览到机电设备的详细运行参数;能够切换手/自动模式;并能够在手动模式下,手动修改机电设备的启停状态,修改设定值;能够修改局部闭环控制逻辑;能够修改、编辑运行模式。专业技术人员,通常只在系统需要维护、优化、更新时,才会用到本系统。“管理用户”可以看到各个子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系统模式(如消防演习等);能够看到报警信息;能够流量各个机电系统的重要运行参数;能够看到分项能耗和财务报表。管理用户可以编辑访问权限。系统预设三类用户的默认权限,形成默认用户类。在编辑每个用户的权限时,可以在所选择默认用户类型的基础上修改具体的管理权限。三类用户功能、权限的默认设定如表1_3所示。表1_3三类用户功能设计对比监控项目一般用户管理用户技术(编辑)用户各子系统运行模式可浏览/可选择可浏览可浏览特殊运行模式可浏览/可选择报警信息可浏览可浏览可浏览对应报警信息的详细系统运行信息可浏览可浏览可浏览对应报警信息的系统手动控制可控制可控制(优先级高)重要运行参数可浏览可浏览可浏览系统详细运行参数可浏览 手自动控制切换可编辑局部控制逻辑可编辑系统运行模式编辑可编辑能耗报表可浏览可浏览财务报表可浏览用户权限管理可浏览/可编辑2)用户登录管理所有用户只有在登录后才能访问“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普通用户只需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进入系统。超级管理员用户只有在连接了硬件U-KEY后才能成功登录。普通用户可以浏览、查询、编辑、修改系统的信息。超级管理用户有普通用户的所有权限,并且可以编辑普通用户的访问权限。在进入“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后,点击软件管理按键中的”用户管理“,可以注销,切换用户。超级管理员用户在点击了”用户管理“后还可以选择”用户配置“和”查询用户运行日志“功能。3)用户登录管理用户配置功能即增加、删除普通用户或编辑普通用户的管理权限。如下表1-4所示:表1-4权限管理用户用户类型子系统1子系统2……子系统x用户A一般用户浏览浏览XX用户B一般用户浏览控制XX用户C技术用户控制XXX用户D管理用户控制控制控制X“查询用户运行日志”可以看到所有普通用户对系统的操作。IBMS集中管理 系统集成平台应提供模式编辑功能。模式编辑是指:根据运行管理需求,用户预先定义在哪些时段,哪些设备或子系统执行什么样的操作。在用户选中该模式时,IBMS系统会在相应的时段,自动执行模式所规定的操作。在用户权限允许时,用户可以编辑各个子系统,以及跨系统的运行模式。IBMS集中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应提供日志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建筑环境、人员和子系统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2)IBMS集成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及各子系统服务器的运行记录。3)IBMS集中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数据。IBMS集中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应提供故障报警和提示功能。包括但不限于:1)集中显示系统所有报警。显示建筑的实时报警,用户选择报警可以直接浏览到报警产生原因、报警实时数据等关键参数,以及报警处理预案和进行应答处理状态。2)查看建筑的历史报警,并可根据报警类型、报警级别进行统计分析。3)用户可自定义报警类型,定义报警的来源、报警的级别等。IBMS集中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应提供视频监控功能。包括但不限于:1)通过IBMS系统添加、切换、删除在大屏幕上显示的视频图像。2)在报警处理过程中,自动切换到报警相关的视频图像。IBMS集中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应能在权限允许的条件下实现超5星酒店所在的城市等关键信息的编辑。系统会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自动计算出超5星酒店所在地的日出日落时间、所属气候带等。支持系统的优化运行管理。IBMS集中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应提供柱状图、历史曲线图、饼图等图形显示功能以及报表功能。报表和图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建筑环境参数及各子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2)建筑能耗3)设备维护记录和维护工单4)IBMS系统用户操作记录IBMS集中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应提供一机三屏的显示界面。在左侧屏幕显示报警信息;中央屏幕为系统主界面,显示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操作界面;右侧屏幕为视频监控屏幕。 软件结构“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功能,通过用户服务器、远程访问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的一系列软件实现。各软件间的关联和软件整体结构如图1_2。图1_2软件整体结构整个软件结构共分5层。从下至上,依次是:数据适配层、数据中间件层、数据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和展现层。其中下三层(红框中)的内容由数据库服务器实现,上两层由用户服务器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实现。1)数据适配层图1_3数据适配层结构数据适配层接收来自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并保存发送到各个子系统的信息。作为 “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与各个子系统交互的数据缓存。对应超5星酒店弱电子系统的构成,如图1_3所示。数据适配层包含16个对应各个子系统数据适配缓存,分别是:消防报警、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管理、电子巡更、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变配电、公共照明、夜景照明、电梯运行、客流统计、停车管理、信息发布、背景音乐、能耗计量。数据适配层,应采用MySQL或SQLServer等常用数据库技术。1)数据中间件层中间件层完成数据逻辑层和数据适配层之间的数据转换。将从各个机电设备系统收取到的数据打散,并重新归类、组合;按照“数据逻辑层”的定义形成新的数据库。另一方面,中间件也将需要发送给各个机电子系统的设定,从“数据逻辑层”中提取出来,放到数据适配层的数据库中。数据中间件可以采用通用中间件软件,也可以采用任何能实现上述功能的中间件程序。2)数据逻辑层数据逻辑层是一系列按照“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功能编排的数据库,与数据适配层的数据结构完全不同。包括:机电系统运行数据库,历史记录及报表,运行能耗数据库,用户管理,安防管理,设备财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在上述任何一个数据库中,都可能包含来自/发送到任何一个机电子系统的数据。它包含了与所有机电设备系统相关的数据,同时又从节能、优化、管理角度重新定义了数据结构。数据逻辑层为业务逻辑层的“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管理提供素材。在数据逻辑层基础上,可以在业务逻辑层定义多种集成优化、远程控制、设备管理等功能,而不需要修改数据逻辑层的架构。因此,数据逻辑层为“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提供了一个开放、可扩展的数据平台。3)业务逻辑层和展现层在数据逻辑层基础上,业务逻辑层和展现层是一系列应用程序,包括:楼控、安防、消防等各个机电子系统的“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模式转换策略,各种“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模式的编辑软件,能够根据历史运行数据分析节能优化潜力的iBMS系统软件,设备管理维护和能源管理软件,远程控制访问管理软件等。 业务逻辑层为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和软件,展现层解决人机交互的问题。 7、各系统功能设计7.1消防系统功能设计(1)实现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气体灭火控制系统、水炮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融合.(2)实时监测火灾报警系统的报警及动作信号,子系统的任何报警、动作信号均能在平台上显示,子系统如有报警及动作信息,立即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及动作信号的位置,并以声音方式发出报警信息。(3)与背景音乐子系统、变配电系统等联动,配合消防人员对火灾报警信息进行处理。(4)定时查询火灾报警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发现故障,立即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故障信息。(5)实现消防系统各日常维保及检测计划的提示提醒。(6)应记录上述各项报警信息和故障信息发生的内容和时刻。7.2视频监控系统功能设计(1)图像记录功能1)监视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应具有原始完整性。2)系统应保证对现场发生的图像、声音信息的及时响应,并满足管理要求。3)记录图像的回放效果应满足资料的原始完整性,视频存储容量和记录/回放带宽与检索能力应满足管理要求。4)系统记录的图像信息应包含图像编号/地址、记录时的时间和日期。5)监视图像质量不应低于《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中表4.3.1-1规定的四级,回放图像质量不应低于表4.3.1-1规定的三级;在显示屏上应能有效识别目标。(2)系统控制功能1)系统应能手动或自动操作,对摄像机、云台、镜头、防护罩等的各种功能进行遥控,控制效果平稳、可靠。2)系统应能手动切换或编程自动切换,对视频输入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切换图像显示重建时间应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1)系统应具有与其他系统联动的接口。当其他系统向视频系统给出联动信号时,系统能按照预定工作模式,切换出相应部位的图像至指定监视器上,并能启动视频记录设备,其联动响应时间不大于4s。2)前端设备对控制终端的控制响应和图像传输的实时性应满足安全管理要求。(1)记录与回放功能1)系统监视或回放的图像应清晰、稳定,显示方式应满足安全管理要求。2)显示画面上应有图像编号/地址、时间、日期等。文字显示应采用简体中文。3)电梯轿厢内的图像显示宜包含电梯轿厢所在楼层信息和运行状态的信息。(2)视频报警功能对具有视频报警的装置,应能任意设置视频警戒区域和报警触发条件。3.2.2视频监控应满足以下“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监控功能:(1)监测功能1)应显示可显示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硬盘录像机、矩阵、摄像机、光端机等),如设备出现故障,可显示设备编号等信息,并记录设备故障及维修处理情况2)制作视频监控点位电子地图,点位信息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安装地址、设备型号等,设备点位报警、故障时,可弹出该点位的位置,并颜色区分;(2)故障报警功能可实现重点部位(例如无人值守机房、夜间已设防区域等)异常情况的报警,弹出显示框,可查看异常情况画面,并记录处理方式及情况记录。(3)图像回放功能回放图像应满足资料的原始完整性,视频存储容量和记录/回放带宽与检索能力应满足管理要求。 7.3防盗系统功能设计1)当非法侵入发生时,立刻现场报警,同时向防盗报警主机发送报警信号,在防盗报警主机的电子地图上准确显示报警信息。2)报警主机的自动检查前端各报警子系统工作情况,如信号中断或子系统故障时可自动提示故障信息,保证系统的24小时正常运行。3)记录各项防盗报警和故障报警发生的详细信息,保存时间不少于1年。4.2.2防盗系统应满足以下“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监控功能:1)制作防盗报警点位电子地图,点位信息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安装地址、设备型号等,设备点位故障时,可弹出该点位的位置,并颜色区分;2)实现防盗报警与视频监控联动,如出现报警信息,应立即弹出相应报警点位的视频监控画面;3)显示防盗报警是否处于布防或撤防状态,可设定定时自动布防的功能,时间由用户自行设定;7.4门禁系统功能设计1)当门禁系统获取到合法的开/关门锁命令时,向受控锁发出指令,受控锁按指令动作,同时产生声或光提示。2)当门禁系统获取到非法的开/关门锁命令时,向管理主机发送“非法开关信息”,并在点位电子地图上显示详细信息,受控锁不动作。3)门禁系统与其他系统联动,可实现考勤统计、防盗等功能。5.2.2门禁系统应满足以下“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监控功能:1)可实现实时检测门禁电控锁状态(开启或关闭),如长时间(用户设定)处于开启状态,应报警提示;2)记录门禁开启时间、用户及门禁位置,便于后期查询;3)门禁系统能联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自动录像,以便于对出入人员进行管控。4)门禁系统实现分楼层、分区域一键开启功能,以便于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 7.5电子巡更系统功能设计监测功能1)显示巡更路线、巡更时间。记录功能2)记录每次巡更的设定路线、完成路线,完成时间。7.6集成暖通空调系统功能设计冷热源监控应满足以下技术功能:(1)监测功能1)应监测并显示各台冷水机组运行参数,包括并不限于下列参数:a)监测冷水机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开关量输入)。b)监测各冷水机组启/停状态(开关量输出)。c)监测冷水机组内部参数(通过主机通讯接口实现),包括: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冻水温度设定值、当前负载率、负荷需求限定值、冷水机组开关控制、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压缩机运行电流百分比、压缩机运行小时数、压缩机启动次数、平均电流、平均线电压等。2)应实时监测并记录冷冻水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与系统运行参数,包括并不限于下列参数:a)冷冻水供回水总管流量,包括冷冻水瞬时流量;b)冷冻水供回水总管温度;c)分集水器间的供回水压力,并通过计算显示压差;d)应监测冷冻水管网最不利末端点的压力;e)冷冻水泵手动/自动状态;f)冷冻水泵起停远程/就地状态;g)冷冻水泵备启投用/不投用状态;h)冷冻水泵启停工作状态,对有变频器的水泵,要监测其变频器反馈;i)各台冷冻水泵进出口压力。对并联安装的水泵,各台水泵的进口压力(或出口压力)可以共用一个测点。 1)应实时监测并记录冷却水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与系统运行参数,包括并不限于下列参数:a)冷却水供回水总管流量,包括冷却水瞬时流量;b)冷却水进出水总管温度;c)冷却水供回水总管压力;d)冷却水泵手动/自动状态;e)冷却水泵、冷却塔起停远程/就地状态;f)冷却水泵、冷却塔备启投用/不投用状态;g)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对有变频器的水泵和风机,要监测其变频器反馈;h)各台冷却水泵进出口压力。对并联安装的水泵,各台水泵的进口压力(或出口压力)可以共用一个测点。i)冷却塔补水总管水流开关状态,以远程监测各个冷却塔是否进行补水。j)根据冷却塔实际安装位置,安装鸟瞰摄像头,以便统一观察各台冷却塔风机是否运转,统一观察冷却塔溢流情况。(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实现)。2)应实时监测并记录阀门的运行状态,包括并不限于下列参数:a)所有电动通断阀门的开关状态反馈;b)所有电动调节阀门的阀位状态反馈;3)应实时监测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并不限于下列参数:a)供热系统一、二次供水、回水温度b)热水总流量,包括瞬时流量;c)在系统采用独立锅炉时,应监测锅炉的启停状态;d)供热一二次泵手动/自动状态;e)供热一二次起停远程/就地状态;f)供热一二次备启投用/不投用状态;g)供热一二次启停工作状态,对有变频器的水泵,要监测其变频器反馈;4)应监测补水泵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并不限于下列参数:a)冷冻水管网定压点压力;b)冷却水管网定压点压力; a)供热管网定压点压力;b)各台补水泵的手动/自动状态;c)各台补水泵的起停远程/就地状态;1)在有水蓄冷设备的系统中,应监测水箱温度。2)应监测并显示冷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一二次热水泵、补水泵的实时运行电压、电流、功率、累计电耗。(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3)应监测并显示室外干球温度、相对湿度或湿球温度。4)应监测冷热源机房的房间温度。5)应在自管冷冻机房和供热机房各安装摄像头,应能监视如下内容:值班室内情况,主要设备(冷机、水泵、锅炉、供热机组)情况。(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实现)(1)故障报警功能1)当锅炉房内燃气浓度高于设定值时,应在现场及中央监控室通过显示及声音提示方式,发出人身安全报警。2)当任何一台冷水机组运行故障时,应针对各台冷机分别发出故障报警。3)当冷冻泵、冷却泵运行故障时,应针对各台冷机分别发出故障报警。4)当任何一台冷却塔运行故障时,应针对各台冷却塔分别发出故障报警。5)当任何一台锅炉运行故障时,应针对各台锅炉分别发出故障报警。6)当任何一台热水循环泵运行故障时,应发出故障报警。7)当任一补水泵组运行故障时,应发出故障报警。8)在系统有膨胀水箱的情况下,应监测并显示膨胀水箱高、低水位报警信号,分别发出溢水或缺水故障报警。9)当冷冻水、冷却水系统定压点压力小于设计压力时,应分别发出冷冻水、冷却水缺水故障报警。10)当冷水机组冷冻水出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应给出冷机出力不足报警。11)当冷水机组冷却水回水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应给出冷却塔出力不足报警。12)当供热二次供水水温、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应给出供热品质不足报警。(2) 记录功能:应记录上述监测功能和报警功能所涉及的各种设备和系统运行参数,记录间隔不超过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1)远程手动控制系统应能实现远程手动/自动模式切换。运行在自动模式时,远程手动控制失效,系统按照预制的节能策略,以及时间表自动控制各个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在远程手动模式时,应能在中央监控界面上,给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设备或系统运行参数的设定值:1)各个冷水机组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是否纳入冷站群控的命令;2)对纳入冷站群控的冷水机组系统,运行或停止的命令;3)各个冷水机组冷冻水供水温度的设定值;4)各个通断水阀的通断状态设定,各个连续调节水阀的阀位设定;5)当采用热网供热时,一二次供热水泵是否纳入群控的命令;6)纳入群控的一二次供热水泵的启停状态及频率设定;7)冷冻水系统最不利末端压差或分集水器压差设定值;8)供热系统二次侧出水温度设定值;9)供热系统二次侧最不利末端压差设定值或分集水器压差设定值;(2)自动控制功能1)设系统应具有完善的系统启停连锁控制功能,可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动作:a)在系统界面上设有各个冷水机组系统(包括冷机及相应附属设备)对应的一键启停按键,当发出一键启停命令时,冷机及相应附属设备可按逻辑自动顺序启停。b)开冷水机组系统流程:确认这台冷水机组相关电动蝶阀按系统需求完成动作后,先开启冷却塔风机,确认开启后,再启动冷却水泵,确认冷却水泵开启后,启动冷冻水泵;冷冻泵开启10分钟后,再开启冷水机组。c)关冷水机组系统流程:关闭这台冷水机组,确认关机以后,10分钟后关闭冷冻水泵,确认冷冻水泵停机后;等冷冻机停机后10分钟后,停冷却水泵、冷却风机。2)应具备完善的系统保护控制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a) 系统应具备冷水机组智能化喘振保护的功能和排热量保护的功能,对冷水机组具有智能故障诊断功能,当冷水机组发生故障、运行异常或效率低时,依据故障级别进行明确提示和报警。a)系统具有冷冻水流量过小保护控制功能。当末端需求流量小于冷机最小流量需求时,调节旁通阀保证冷机的最小流量需求。当监测到流量低于冷水机组允许值时,应具备冷机保护回路及控制功能。b)冷冻水泵、冷却水泵运行时发生故障,其备用泵自动投入使用;1)应能在冬季、夏季、过渡季等季节变化时,自动切换系统上的阀门,完成运行模式切换。2)应具备系统自动加减冷水机组系统运行个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可根据管理人员对冷水机组系统运行个数以及冷冻水供水温度需求编制成全年时刻表,根据时刻表对纳入群控的冷水机组系统实现自动的加减机控制和供水温度控制。系统宜根据室外气象参数、地理位置、负荷变化规律等设置冷水机组系统的自动运行时刻表,采用包括但不限下列表格所述的逻辑。b)可对冷负荷进行计算,根据负荷需求和冷水机组实际运行状态,对纳入群控的冷水机组自动增加和减少运行系统的个数。3)应根据冷冻水量/供热二次侧水流的需求,以及冷水机组最小冷冻水流量的限制,自动调整冷冻水泵/二次侧供热泵的运行台数和转速;在保证冷机运行安全、满足末端水量需求的前提下,根据水泵的性能曲线等,调整水泵的开启台数,从而提高水泵的效率,降低水泵能耗。末端对冷冻水量的需求,宜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实现:测量若干最不利末端的压差,如果任何一个末端压差小于设定值,增加总压差设定值,如果所有末端压差都高于压差设定值,在保证冷水机组最小流量的前提下,降低总压差设定值。调节二次泵的台数和转速的控制,维持总压差设定值。4)应根据冷水机组的运行台数,冷机最小冷却水量限制,冷却泵的性能曲线等,综合考虑冷水机组和冷冻泵的能耗,调节冷却水泵的开启台数和转速,在保证冷水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降低冷机和冷却泵的综合能耗。5)应在保证冷水机组冷凝水入口温度不低于保证冷机安全运行的最小值前提下,综合考虑冷水机组能耗和冷却塔风机能耗,调节冷却塔风机的开启台数和转速,降低冷机和冷却塔风机的综合能耗。冷却塔风机的调节宜采用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A.根据冷却水供水温度(由设在冷却水供水总管上温度传感器获取)控制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a)水温高于设计供水温度1℃时,增加风机运行台数;b)水温低于设计供水温度2℃时,减少风机运行台数。B.冷机与冷却塔一一对应启停控制,在冷却水回水温度不低于冷机停机保护阈值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或减少子塔风机运行台数,使冷却水温度尽量降低。1)自动调节供热设备的出水温度,采用热交换器一次水设电动调节阀等手段实现。i.对于采用市政热力作为热源的空调系统,当室外温度不高于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时,二次水输出水温为采暖设计水温,当室外温度升高到高于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ºC后,系统通过PI方式调节一次水回水的电动调节阀开度,来实现二次水输出水温变化。气温每升高1ºC,二次水输出水温调低1.5ºC,二次侧水温与设定值之间允许有±0.5ºC偏差。同时建议在营业前1小时内,采暖二次水输出水温为采暖设计水温。7.2.2新风机组集成控制管理功能新风机组监控应满足以下基本功能:(1)监测功能1)应监测并显示室外空气温度、湿度。2)应监测新风机组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模式。3)应监测并显示各台新风机机组的送风温度。4)应监测各台新风机组的风机启停和转速。5)应监测各台新风机组的冷盘管回水温度。6)应监测各台新风机组新风阀的开闭状态和水阀的阀位。7)上位机应能显示新风机组送风温度、风机供电频率瞬时值,新风阀开闭状态、水阀阀位,当日设备运营时间及累计运行时间,送风温度趋势图。(2)故障报警功能1)应监测各个新风机组风机状态,当风机运行故障时,应针对该台新风机组发出故障报警。2)在每台新风机组加热盘管后设置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低于4℃时,针对该台新风 机组发出防冻故障报警。(1)记录功能1)应记录各台新风机组风机实时运行电压、电流、功率。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2)应记录各台新风机机组风机启停状态、转速、送风温度、送风温度设定值。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3)宜记录各台新风机机组盘管回水温度。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4)应记录上述各项故障报警的内容和发生时刻。(2)远程手动控制系统应能实现远程手动/自动模式切换。运行在远程手动模式时,应能在中央监控界面上,操作各台新风机组的风机启停状态、转速,以及新风阀门开闭状态,给出送风温度设定值参数;运行在自动模式时,远程手动控制失效,系统按照预制的节能策略,以及时间表自动控制各个新风机组的运行状态。(3)自动控制功能1)应能够根据时间表,分时段与分季节自动启停新风机机组风机、开闭新风阀、修改送风温度设定值。a)控制器内置全年时间表,运行策略可实现以1年为周期的控制参数自动设定和自动控制;b)平日每天分为开始营业、营业时段1、营业时段2、营业时段3、闭店前等5个时段分别设定送风温度和风机供电频率,如下表7-4所示;表7-4平日送风温度和风机供电频率设定开始营业9:30~11:30营业时段111:30~13:30营业时段213:30~17:30营业时段317:30~20:30闭店时段20:30~夏2220182122 新风设定温度℃冬2018161818风机供电频率Hz3538425036a)节假日日每天分为开始营业、营业时段1、营业时段2、闭店前等4个时段分别设定送风温度和风机供电频率,如下表7-5所示;表7-5节假日送风温度和风机供电频率设定开始营业9:30~10:30营业时段110:30~15:30营业时段215:30~21:30闭店时段21:00~新风设定温度℃夏21191822冬20181618风机供电频率Hz35384236b)除供暖季节外,当室外焓值低于室内时,风机工频运行。1)可根据以下信息,调整新风量A.根据室内CO2浓度,修正新风量。B.根据客流信息,修正新风量。C.根据预设模式及时刻表,调整新风量。2)新风机与新风阀应设联锁控制,除夏热冬暖地区外,当加热盘管表面温度低于4℃时风机停止运行,新风阀关闭并报警,此时加热盘管水路两通阀全开,温度回升后机组恢复正常工作;3)新风机组根据送风温度与设定值偏差自动调节空调水阀开度,保证送风温度达到设计要求;制冷工况下,当送风温度高于设定值2℃时,自动加大水阀开度,当送风温度低于设定值2℃时,自动减小水阀开度,当送风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水阀停止调节,保持开度;制热工况下,当送风温度高于设定值2℃时,自动减小水阀开度,当送风温度低于设定值2℃时,自动加大水阀开度,当送风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水阀停止调节,保持开度;4)风机转速不能低于额定转速的60%。5)新风机停止时,新风阀全关,制冷季过渡季关闭水阀,采暖季水阀开50%。 7.2.3空调箱(空气处理机组)集成控制管理功能空调箱(空气处理机组)监控应满足以下基本功能:(1)监测功能1)应监测室内CO2浓度。2)应监测各台空调箱的运行状态和手/自动模式。3)应监测并显示各台空调箱的送风温度、回风温度、回风湿度。4)应监测各台空调箱的风机启停和转速。5)应监测各台空调箱的冷盘管回水温度。6)应监测各台空调箱的电动冷水阀、新风阀、回风阀的阀位状态。7)应监测风机压差开关与防冻开关。8)上位机应能显示空调机组送风温度、回风温湿度、室内CO2浓度和风机供电频率瞬时值,新回风阀开度,当日设备运营时间及累计运行时间,温湿度及CO2浓度趋势图。(2)故障报警功能1)应监测各个空调箱风机状态,当风机运行故障时,应针对各台新风机组分别发出故障报警。2)在每台空调箱加热盘管后设置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低于4℃时,针对该台空调箱发出防冻故障报警。(3)记录功能1)应记录各台空调箱风机实时运行电压、电流、功率。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通过能耗管理系统实现)2)应记录各台空调箱组风机启停状态、转速、送风温度、回风温度、送风温度设定值、回风温度设定值。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3)应记录各台空调箱盘管回水温度。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4)应记录上述各项故障报警的内容和发生时刻。(4)远程手动控制 系统应能实现远程手动/自动模式切换。运行在远程手动模式时,应能在中央监控界面上,操作各台空调箱的风机启停状态、转速,以及新风阀门、回风阀开闭状态,给出送风温度、回风温度设定值参数;运行在自动模式时,远程手动控制失效,系统按照预制的节能策略,以及时间表自动控制各个空调箱的运行状态。(1)自动控制功能1)应按照以下的控制策略自动启停空调箱风机、开闭新风阀、回风阀。a)空调机组应设置风机、新风阀、回风阀联锁控制。风机开启时,新风阀开度自动开启至确保最小新风量阀位(具体阀位应在调试时测定),回风阀开启至对应最小新风量的回风量位置(具体阀位应在调试时测定);当风机停止运行时,新风阀连锁关闭,且回风阀全部开启,制冷季过渡季水阀关闭,采暖季水阀开50%;b)根据机组回风温度与室内设计温度偏差以PID调节方式自动调节空调水阀开度:i.当回风温度比室内设计温度高2度时,冬季水阀关小,夏季水阀开大;ii.当回风温度比室内设计温度低2度时,冬季水阀开大,夏季水阀关小。c)根据机组送风温度与设定值偏差自动调节送风机转速,保证送风温度达到设计要求:i.机组送风温度比设定值高3度时,冬季自动提高风机转速,夏季自动降低风机转速;ii.机组送风温度比设定值低3度时,冬季自动降低风机转速,夏季自动提高风机转速。Iii.过渡季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2℃时,自动降低风机转速,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2℃时,自动调高风机转速。d)新风阀应与风机联锁控制,除夏热冬暖地区外,当加热盘管表面温度低于4度时风机停止运行,新风阀关闭并报警,此时加热盘管水路两通阀和回风阀全开;e)制冷季当室外空气焓值低于室内空气焓值时,新风阀全开,回风阀关闭,按最大新风比运行;当室外空气焓值高于室内空气焓值时,新风量根据室内CO2浓度控制,调节新风阀、回风阀开度。f)采暖季新风量根据室内CO2浓度控制,调节新风阀、回风阀开度。g)过渡季送风机运行时,新风阀全开,回风阀关闭,按最大新风比运行。2)可根据时间表,分时段与分季节修改送风温度设定值。 a)控制器内置全年时间表,运行策略可实现以1年为周期的控制参数自动设定和自动控制;b)每天分为开始营业、营业时段1、营业时段2、营业时段3、闭店前等5个时段分别设定送风温度,如下表7-6所示; a)检测室内外温湿度,BA系统计算焓值,供冷季当室外空气焓值低于室内空气焓值时,自动调整新风阀及回风阀开度,按最大新风比运行。1)各空调箱应能根据室内CO2浓度、人数信息,修正新风阀门、回风阀门开度。7.2.3吊顶式空调机组集成控制管理功能(1)监测功能1)应监测各台吊顶机组的运行状态、风机启停;2)应监测各台吊顶机组的送风温度;3)应监测各台吊顶机组的水阀阀位;(2)故障报警功能1)应监测各台吊顶机组风机状态,当风机运行故障时,应针对该机组发出故障报警;(3)记录功能1)应记录各台吊顶机组启停状态、送风温度,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2)应记录上述各项故障报警的内容和发生时刻。(4)远程手动控制系统应能实现远程手动/自动模式切换。运行在远程手动模式时,应能在中央监控界面上,操作各台吊顶机组的风机启停、水阀阀位;运行在自动模式时,手动控制失效,系统按照预制的节能策略以及时间表自动控制吊顶机组。(5)自动控制功能1)应能够根据时间表,分季节分时段自动启停吊顶机组风机、水阀;2)根据室内温度调节水阀开度;3)风机停止时,电动水阀联动关闭;7.2.4风机盘管集成控制管理功能室内步行街公共区域风机盘管应满足以下基本功能:(1)监测功能1)应监测各区域风机盘管配电回路的运行、停止状态;(2)故障报警功能 1)应检测各区域风机盘管配电控制回路状态,当未按照预定的程序运行时,应当发出报警;(3)记录功能1)应记录各区域风机盘管启停状态,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2)应记录上述各项故障报警的内容和发生时刻。(4)远程手动控制系统应能实现远程手动/自动模式切换。运行在远程手动模式时,应能在中央监控界面上,操作各区域风机盘管的启停;运行在自动模式时,手动控制失效,系统按照预制的节能策略以及时间表自动控制风机盘管。(5)自动控制功能1)应能够根据时间表,分季节分时段自动启停各区域风机盘管;7.2.3地下车场通风设备的监控应满足以下基本功能:(1)监测功能1)监测地下车库各区域CO浓度、照度、温度分布,每个防烟分区一个CO测点;每层设置2个温度传感器,地下一层每个出入口增设一个温度传感器,每层设置2个照度传感器。2)监测各个地下室通风机的风机启停状态。3)应监测停车场各个排风机工作状态。(2)故障报警功能当任何一个通风机运行故障时,应针对各台设备分别发出故障报警。(3)记录功能记录地下室排风机启停时刻。(4)远程手动控制系统应能实现远程手动/自动模式切换。运行在远程手动模式时,应能在中央监控界面上,操作各通风设备的启停;运行在自动模式时,远程手动控制失效,系统按照预制的节能策略,以及时间表自动控制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5)自动控制功能1)应能根据CO浓度与设定值偏差自动开启通风机。 1)应能按预先编排时间表或与其它设备关联控制,如:地下车库进入车辆高峰时段自动开启通风设备。7.2.3室内外环境监测1)应监测室外温度、湿度,并统一通过BA上位机传给各个DDC进行控制。2)应监测室内步行街各层温度、湿度和CO2。温度42个(整个步行街分6段,每段设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各一个,每段、每层、每侧设温度传感器1个,每个主入口每层设温度传感器各1个),湿度6个,CO2传感器6个。百货中庭每层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并统一通过BA上位机传给各个DDC进行控制。7.3暖通空调子系统的软硬件需求暖通空调子系统软硬件标准应符合超5星酒店BA系统设计标准要求,此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IBMS智能化系统控制服务器7.3.1暖通空调子系统的硬件应包括至少1台服务器。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如图7_4所示。图7_4暖通空调子系统的硬件连接7.3.2暖通空调子系统应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子系统界面可以按照7.3节中界面设计的规定设计,使子系统界面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界面一致;也可以自行设计,实现7.2节中各项监测、故障报警和运行监测功能。 7.3.1暖通空调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数据库功能,实现7.2节中的各项记录功能。7.3.2暖通空调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7.3.3暖通空调子系统应设置“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子系统控制”模式切换设定。切换到“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时,暖通系统受“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控制,子系统控制失效;切换到“子系统控制”时,系统本地控制,“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失效。7.4暖通空调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7.4.1暖通空调子系统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和接口。详见1.5节。子系统应开放其设备的各层通信协议。7.4.2暖通空调子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7.2节中各项监测、记录功能需求的数据,包括机电设备启停状态、系统运行参数、故障报警参数。7.4.3暖通空调子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7.2节中各项自动控制功能提出的设定值参数。7.4.4暖通空调子系统应能根据7.2节中的运行操作和自动控制功能中的规定,根据“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发出的设定值和启停命令,改变相应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设定值。 8.兼容集成给排水控制系统设计标准8.1一般规定8.1.1给排水控制系统的监控范围包括:给水泵、排污泵、给水水池、给水水箱、消防水池、消防水箱、集水坑等内容。8.1.2兼容集成给排水控制系统应满足商业管理便捷实用的要求。包括:保证所有给排水设备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提供清晰的管理信息。提供管理模式编辑功能。并提供远程访问功能。8.1.3兼容集成给排水控制系统应满足商业管理安全管理的需求。包括:集中监管所有的报警信息,集中显示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时刻表;提供远程操作功能,使管理人员可通关过集成平台远程排查,监视各机电设备现场情况。8.1.4兼容集成给排水控制系统应满足商业管理绿色运营的需求。包括:通过预设的控制逻辑实现机电系统的自动节能运行。提供开放、灵活的编辑平台,使系统能够扩展、更新先进的节能优化控制策略。8.2功能设计8.2.1监测功能:1)应在给水水泵房安装摄像头,监测机房内人员和设备情况,并监测给水泵房空气温度2)应监测变频给水泵运行状态、电机频率及加压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3)应监测污水提升泵运行状态及手自动状态。 1)应监测消火栓水泵、喷淋水泵、消防水炮泵、防护冷却水泵出口环管处压力。8.2.2故障报警功能1)监测给水泵出水压力,当低于设定值时,应发出故障报警。2)监测减压阀前后压力值,当偏离设定值时,应发出故障报警。3)监测给水系统定压点压力值,当压力偏离设定值时,应发出故障报警。4)监测水池、水箱高(低)液位状态,应发出液位超高(低)报警。5)当隔油池和集水池液位超高时,应发出异常报警。6)当给水泵、污水提升泵运行故障时,发出报警。7)雨水回收系统应检测回收池低液位报警、水泵状态、回用水流量。8.2.3记录功能1)应记录给排水泵运行电压、电流、功率。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2)应记录上述各项故障报警发生的内容和时刻。8.3给排水子系统的软硬件需求IBMS智能化系统控制服务器8.3.1给排水子系统的硬件应包括至少1台服务器。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如图8_2所示。 图8_2给排水子系统的硬件连接8.3.1给排水子系统应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子系统人界面可以按照8.3界面设计中的规定设计,使子系统界面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界面一致;也可以自行设计,实现8.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故障报警和运行监测功能。8.3.2给排水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数据库功能,实现8.2功能设计中的各项记录功能。8.3.3给排水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8.4给排水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8.4.1给排水子系统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和接口。详见1.5节。子系统应开放其设备的各层通信协议。8.4.2给排水子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8.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记录功能需求的数据,包括机电设备启停状态、系统运行参数、故障报警参数。8.4.3给排水子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8.2功能设计中各项自动控制功能提出的设定值参数。 9.兼容集成变配电监视系统设计标准9.1一般规定9.1.1兼容集成变配电监视系统的监控范围包括:高压进出线运行参数监测,低压配电运行参数监测,备用电压运行监测,变配电机房运行参数监测等。9.1.2兼容集成变配电监视系统应满足商业管理便捷实用的要求。包括:保证所有变配电设备监视系统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提供清晰的管理信息。并提供远程访问功能。9.1.3兼容集成变配电监视系统应满足商业管理安全管理的需求。包括:集中监视所有的报警信息,集中显示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使管理人员可通关过集成平台远程排查,监视各机电设备现场情况。9.2功能设计9.2.1监测功能1)应监测高压进出线运行参数,包括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2)应监测直流屏运行参数,包括:输出电压、累计充放电次数、充电电压、充放电状态、电池温度。3)应监测变压器运行参数,包括:铁芯线圈温度、散热风机启停状态。4)应监测变压器所在环境的空气温度。5)应监测低压配电进线、母联运行参数,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谐波率、电度、开关状态。 1)柴油发电机进线运行参数,包括:发电机端电压、电流、频率、启动电池电压、柴油机冷却水温度。2)应监测低压配电出线、冷站低压柜运行参数,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电度、开关状态。3)应监测功率补偿运行参数,包括无功补偿电流、无功功率、功率因数。4)EPS、UPS监测输出电压、故障状态。9.2.2故障报警功能1)直流屏:电压异常。2)高压柜::高压进出线过流(负荷)、低电压、短路、接地。3)变压器:,变压器高温、超高温4)发电机主:启动失败、无法同步、短路;柴油发电机工作故障报警,日用油箱油位显示及超高、超低报警。5)低压配电柜:电压异常、过载。6)EPS、UPS:电压异常、故障报警。9.2.3记录功能1)应记录上述需要监测的运行参数和开关状态中的技术参数部分,以供分析比对。2)应记录上述各项故障报警发生的内容和时刻。9.1“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界面设计9.3.1主界面上变配电系统缩略图在“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主界面上,与“变配电” 系统对应的缩略图显示内容应包括下表9-1所示内容:表9-1变配电系统缩略图内容高压进线电压/电流:380V/120A高压进线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100kW/120kW/220kW低压配电进线电压/电流/谐波率/电度380V/120A/10%/20000kWh低压配电进线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电度100kW/120kW/220kW/3000kWh高压进行工作状态正常/故障低压配电进线工作状态正常/故障变压器工作状态正常/故障发电机配电支路工作状态正常/故障其中,显示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各个高低压进线的用电参数,第二部分是变配电系统主要故障报警状态。9.3.1子系统界面在主界面上点选“变配电”的缩略图,或在导航栏中选择“变配电”,可以进到“变配电”子系统监控界面。变配电系统界面会显示超5星酒店的变配电系统图。并在图中显示各个主要支路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各个支路的开闭情况,以及各个支路的故障情况。9.3.2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按键当用户在导航栏中选择“变配电”系统时,“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按键”一栏为空,不显示任何内容。 9.3变配电监视子系统的软硬件需求变配电监视子系统软硬件标准应符合超5星酒店BA系统设计标准要求,此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IBMS智能化系统控制服务器9.3.1变配电子系统的硬件应包括至少1台服务器(与能源管理平台共用)。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如图9_1所示。图9_1变配电子系统的硬件连接9.3.2变配电子系统应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与能源管理平台共用)。子系统人界面可以按照9.3界面设计的规定设计,使子系统界面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界面一致;也可以自行设计,实现9.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故障报警和运行监测功能。9.3.3变配电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数据库功能,实9.2功能设计中的各项记录功能。9.3.4变配电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9.4变配电监控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9.4.1变配电”系统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和接口。详见1.5节。子系统应开放其设备的各层通信协议。 9.3.1宜采用自带监控功能的变配电设备(机组)。要求各个变配电机组能够自动测量9.2功能设计中的各种信息。变配电子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9.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记录功能需求的数据,包括机电设备启停状态、系统运行参数、故障报警参数、能耗数据参数。 10.兼容集成公共照明控制系统集成设计标准10.1一般规定10.1.1公共照明的监控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便捷实用的要求。包括:保证所有照明设备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提供清晰的管理信息。提供管理模式编辑功能。并提供远程访问功能。10.1.2公共照明的监控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安全管理的需求。包括:集中监管所有的报警信息,集中显示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时刻表;提供远程操作功能,使管理人员可通关过集成平台远程排查,监视各机电设备现场情况。10.1.3公共照明的监控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绿色运营的需求。包括:通过预设的控制逻辑实现机电系统的自动节能运行。提供开放、灵活的编辑平台,使系统能够扩展、更新先进的节能优化控制策略。10.2功能设计10.2.1监测功能应监测并显示各个控制模块的在线状态;应监测并显示各个照明回路的开闭状态。10.2.2故障报警功能当控制模块掉线时,发出故障报警。 10.2.2记录功能1)应分楼层记录各个楼层的公共照明总电耗,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通过能源管理子系统实现)2)应记录上述各项故障报警发生的内容和时刻。10.2.3运行操作a)系统应能实现手动/自动模式切换。运行在手动模式时,应能在中央监控界面上,操作各照明回路的启停状态;运行在自动模式时,手动控制失效,系统按照预制的节能策略,以及时间表自动控制各个照明回路的运行状态。b)应能在IBMS界面上,对照明回路进行分组编排。10.2.4自动控制功能1)超5星酒店室内步行街的“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照明控制。10.3“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界面设计10.3.1主界面上公共照明系统缩略图在“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主界面上,与“公共照明”系统对应的缩略图显示内容应包括下表10-3所示内容:10.3.2子系统界面在主界面上点选“公共照明”的缩略图,或在导航栏中选择“公共照明”,可以进到“公共照明” 子系统界面。公共照明系统分:步行街照明和车库照明两部分。在子系统主界面,分上下两部分分别显示步行街和车库照明的系统的主要信息,包括:已开启照明回路数,照明回路总数,故障回路编号,及分系统照明总能耗。车库照明可以平面图和系统图两种显示模式。平面图显示地下车库各个分区的照明回路开关状态,平面图中的数据实时更新。10.3.1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按键自控逻辑编辑界面拥有权限的用户可以对模式选择栏上当前模式进行编辑。如果需要编辑新模式的控制逻辑,在模式选择栏上选择新建模式,然后可以对新模式的控制逻辑进行编辑。照明系统的编辑界面如下表所示。用户可以编辑各个时段下,各个照明回路的开启或关闭状态。同时也可以编辑各个时段(表中T1~T4)的具体时间。如下面T1配置表。表10-4公共照明系统缩略图内容开灯时段照明回路3_A13_A23_B3_C3_D3_E3_F3_G3_H3_I13_I2T1●●●●●●T2●●●T3●T4T17:00~10:00T210:00~15:00T316:00~22:00T423:00~06:00 10.3公共照明系统的软硬件需求IBMS智能化系统控制服务器10.3.1公共照明子系统的硬件应包括至少1台服务器。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如图10_4所示。图10_4公共照明子系统的硬件连接10.3.2公共照明子系统应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子系统人界面可以按照10.3界面设计中的规定设计,使子系统界面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界面一致;也可以自行设计,实现10.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故障报警和运行监测功能。10.3.3公共照明系统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数据库功能,实现10.2功能设计中的各项记录功能。10.3.4公共照明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10.3.5公共照明子系统应设置“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子系统控制”模式切换设定。切换到“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时,照明系统受“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控制,子系统控制失效;切换到“子系统控制”时,系统本地控制,“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失效。 10.3公共照明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10.3.1公共照明系统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和接口。详见1.5节。子系统应开放其设备的各层通信协议。10.3.2公共照明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10.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记录功能需求的数据,包括机电设备启停状态、系统运行参数、故障报警参数。10.3.3公共照明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10.2功能设计中各项自动控制功能提出的设定值参数。10.3.4公共照明系统应能根据10.2功能设计中的运行操作和自动控制功能中的规定,根据“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发出的设定值和启停命令。 11.兼容夜景照明控制系统集成设计标准11.1一般规定11.1.1夜景照明的监控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便捷实用的要求。包括:保证所有照明设备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提供清晰的管理信息。提供管理模式编辑功能。并提供远程访问功能。11.1.2夜景照明的监控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安全管理的需求。包括:集中监管所有的报警信息,集中显示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时刻表;提供远程操作功能,使管理人员可通关过集成平台远程排查,监视各机电设备现场情况。11.1.3夜景照明的监控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绿色运营的需求。包括:通过预设的控制逻辑实现机电系统的自动节能运行。提供开放、灵活的编辑平台,使系统能够扩展、更新先进的节能优化控制策略。11.2功能设计11.2.1监测功能应监测并显示各个控制模块的在线状态;应监测并显示各个照明回路的开闭状态。11.2.2故障报警功能当控制模块掉线时,发出故障报警。11.2.3记录功能1)应分楼层记录各个楼层的公共照明总电耗,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 年。(通过能源管理子系统实现)1)应记录上述各项故障报警发生的内容和时刻。11.2.1运行操作1)系统应能实现手动/自动模式切换。运行在手动模式时,应能在中央监控界面上,操作各照明回路的启停状态运行在自动模式时,手动控制失效,系统按照预制的节能策略,以及时间表自动控制各个照明回路的运行状态。2)应能在IBMS界面上,对照明回路控制模块进行分组编排。11.2.2自动控制功能1)超5星酒店夜景照明的“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应做到分时段、分回路控制。11.3夜景照明系统的软硬件需求11.3.1夜景照明系统子系统的硬件应包括至少1台服务器。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如图11_3所示。IBMS智能化系统控制服务器图11_3夜景照明系统子系统的硬件 11.2.1夜景照明子系统应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子系统人界面可以按照11.3界面设计的规定设计,使子系统界面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界面一致;也可以自行设计,实现11.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故障报警和运行监测功能。11.2.2夜景照明系统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数据库功能,实现11.2功能设计中的各项记录功能。11.2.3夜景照明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11.2.4夜景照明子系统应设置“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子系统控制”模式切换设定。切换到“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时,照明系统受“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控制,子系统控制失效;切换到“子系统控制”时,系统本地控制,“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失效。11.3夜景照明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11.3.1夜景照明系统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和接口。详见1.5节。子系统应开放其设备的各层通信协议。11.3.2夜景照明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11.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记录功能需求的数据,包括机电设备启停状态、系统运行参数、故障报警参数。11.3.3夜景照明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11.2功能设计中各项自动控制功能提出的设定值参数。11.3.4夜景照明系统应能根据11.2 功能设计中的运行操作和自动控制功能中的规定,根据“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发出的设定值和启停命令。 12.兼容集成电梯监控系统设计标准12.1一般规定12.1.1兼容集成电梯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包括:各个直梯和扶梯。12.1.2兼容集成电梯监控系统应满足商业管理便捷实用的要求。包括:保证所有电梯设备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提供清晰的管理信息。并提供远程访问功能。12.1.3兼容集成电梯监控系统应满足商业管理安全管理的需求。包括:集中监管所有的报警信息,集中显示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时刻表;管理人员可通关过集成平台远程监视各电梯设备现场情况。12.1.4兼容集成电梯监控系统应满足商业管理绿色运营的需求。12.2功能设计电梯监控应满足以下技术功能:12.2.1监测功能1)应监测并显示各台电梯所在的楼层,以及运行状态。2)能监视电梯运行状态及电梯所在位置。3)应监控电梯机房的温度及图像。4)应监测电梯底的进水状况和抽水泵的运行状况。12.2.2故障报警功能1) 当任何一台电梯故障时,应通过显示及声音提示方式,针对各台电梯分别发出故障报警,并显示故障原因。12.2.1记录功能1)应记录各台电梯运行时间。2)应记录上述各项故障报警发生的内容和时刻。12.3电梯监控子系统的软硬件需求12.3.1电梯子系统的硬件应包括至少1台服务器。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如图12_2所示。IBMS智能化系统控制服务器图12_2电梯子系统的硬件连接12.3.2电梯子系统应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子系统人界面可以按照12.3界面设计中的规定设计,使子系统界面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界面一致;也可以自行设计,实现12.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故障报警和运行监测功能。12.3.3电梯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数据库功能,实现12.2功能设计中的各项记录功能。12.3.4电梯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 12.2电梯监控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12.2.1电梯子系统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和接口。详见1.5节。子系统应开放其设备的各层通信协议。12.2.2电梯子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12.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记录功能需求的数据,包括机电设备启停状态、系统运行参数、故障报警参数。 13.兼容集成客流统计系统设计标准13.1一般规定13.1.1客流统计系统的监控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便捷实用的要求。包括:保证所有客流计数设备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提供清晰的管理信息。提供管理模式编辑功能。并提供远程访问功能。13.1.2客流统计系统的监控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安全管理的需求。包括:提供与安防集成的数据基础,使管理人员可通关过集成平台远程排查,监视客流现场情况。13.1.3客流统计系统的监控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绿色运营的需求。包括:提供开放、灵活的编辑平台,使系统能够扩展、更新先进的节能优化控制策略。13.2功能设计客流监控应满足以下“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基本功能:13.2.1监测功能1)监测超5星酒店各公共区域的客流,并在实时显示、更新电子地图上显示客流分布。2)对客流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状态进行实时状态监控。13.2.2故障报警功能对全网设备的告警信息和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查询和统计设备的告警信息。监控报警对象包括:1)视频丢失:摄像头坏、电源丢失等引起视频故障的检测及上报; 1)视频异常:水波纹、遮挡/积灰;13.2.1记录功能1)应记录各项客流分析结果。记录间隔1小时。记录数据不小于1个月。13.3客流统计系统的软硬件需求IBMS智能化系统控制服务器13.3.1客流统计子系统的硬件应包括至少1台服务器。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如图13_2所示。图13_2客流统计子系统的硬件连接13.3.2客流统计子系统应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子系统相关的界面可以按照13.3界面设计中的规定设计,使子系统界面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界面一致;也可以自行设计,实现13.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故障报警和运行监测功能。13.3.3客流统计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数据库功能,实现13.2功能设计中的各项记录功能。13.3.4客流统计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 13.2客流统计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13.2.1客流统计子系统应采用标准数据库接口,详见1.5节。子系统应开放其软硬件的各层协议。13.2.2客流统计子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13.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记录功能需求的数据,包括客流分布参数、故障报警参数、统计报表参数。 14.兼容集成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标准14.1一般规定14.1.1停车场管理系统的集成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便捷实用的要求。包括:保证停车场温度、空气质量、排风机状态、停车场车位等信息与机电设备信息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提供清晰的管理信息。提供管理模式编辑功能。并提供远程访问功能。14.1.2停车场管理系统的集成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安全管理的需求。包括:集中监管所有的报警信息,集中显示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时刻表;提供远程操作功能,使管理人员可通关过集成平台远程排查,监视各机电设备现场情况。14.2功能设计停车场管理应满足以下基本监控功能:14.2.1监测功能1)应监测并显示停车场各个区域的温度分布。2)应监测并显示停车场各个区域的空气质量。3)应监测并显示停车场各个排风机的启停状态,以及相关故障信息。4)应显示停车场各个区域的车位占用情况。14.2.2记录功能1)应记录停车场各个照明总能耗。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 (通过能源管理子系统实现)14.2.1故障报警应显示车位引导系统车位故障信息。14.3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需求14.3.1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硬件应包括至少1台服务器。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如图14_3所示。IBMS智能化系统控制服务器图14_3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硬件连接14.3.2停车场管理子系统应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子系统人界面可以按照14.3界面设计中的规定设计,使子系统界面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界面一致;也可以自行设计,实现14.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故障报警和运行监测功能。14.3.3停车场管理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数据库功能,实现14.4功能设计中的各项记录功能。14.3.4停车场管理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 14.2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14.2.1停车场管理子系统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和接口,详见1.5节。子系统应开放其设备的各层通信协议。14.2.2停车场管理子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提供14.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记录功能需求的数据,包括机电设备启停状态、故障报警参数。14.2.3停车场管理子系统应能根据14.2功能设计中的运行操作和自动控制功能中的规定,根据“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发出的设定值和启停命令,改变相应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设定值。 15.兼容集成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设计标准15.1一般规定15.1.1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的集成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便捷实用的要求。包括:将大屏幕的启停状态等信息与机电设备信息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提供清晰的管理信息。提供管理模式编辑功能。并提供远程访问功能。15.1.2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的集成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安全管理的需求。可实现LED大屏信息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发布,按照权限审批,关键用户可实现查询实时的信息发布内容、发布人、审批人,并记录、统计发布信息简要及时间。15.2功能设计LED大屏信息发布应满足以下基本监控功能:15.2.1监测功能1)应监测并显示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的启停状态和LED大屏幕的运行状态。15.2.2故障报警功能1)当信息发布系统机组运行发生故障时,通过显示或声音方式发出报警信息。2)应实现对LED大屏幕的视频监控;3)应监测大屏的温度、亮度、烟感及故障报警。15.2.3记录功能1)应实现分时段(可用户设定)LED大屏幕能耗抄录,并定时统计每日、每周、每月的能耗数据,形成同比、环比分析图;记录间隔15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 (通过能源管理子系统实现)1)记录实时信息的发布内容、发布人、审批人,并记录、统计发布信息简要及时间。15.1.1远程操作1)应提供大屏幕的远程启动、停止控制手段。2)应提供远程操作手段,使用户能够手动转换LED大屏幕的夏季/冬季运行模式。15.1.2自动控制自动开启LED大屏降温设备。15.2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的软硬件需求15.2.1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的硬件应包括至少1台服务器。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如图15_1所示。IBMS智能化系统控制服务器图15_1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的硬件连接15.2.2LED大屏信息发布子系统应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子系统人界面可以按照15.3界面设计中的规定设计,使子系统界面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界面一致;也可以自行设计,实现15.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故障报警和运行监测功能。 15.1.1LED大屏信息发布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数据库功能,实现15.2功能设计中的各项记录功能。15.1.2LED大屏信息发布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 15.1LED大屏信息发布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15.1.1LED大屏信息发布子系统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和接口,详见1.5节。子系统应开放其设备的各层通信协议。15.1.2LED大屏信息发布子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15.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记录功能需求的数据,包括机电设备启停状态、故障报警参数。15.1.3LED大屏信息发布子系统应能根据15.2功能设计中的运行操作和自动控制功能中的规定,根据“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发出的LED大屏平面开关或更改显示内容的指令。 16.兼容集成背景音乐系统设计标准16.1一般规定16.1.1背景音乐系统应集成背景音乐广播、公共广播、事故广播等功能。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使用场所的特性、噪音水平、空间大小高度,并根据扬声器的扩散角度、声压等级和额定输入功率,确定扬声器的数量。16.1.2背景音乐系统的集成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便捷实用的要求。包括:将背景音乐的与机电设备信息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提供清晰的管理信息。提供管理模式编辑功能。并提供远程访问功能。16.1.3背景音乐系统的集成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安全管理的需求。记录并显示背景音乐系统的故障状态,便于查询。16.2功能设计16.2.1基本功能1)正常情况下系统播放背景音乐,系统以后可实现区域选择播放背景音乐及区域音量调节;2)话筒具有广播、讲话功能;3)火灾事故报警广播:在消防紧急状态下,强行打开各扬声器进行广播,具有绝对优先权;4)应能分区广播,各区应能广播不同的内容。5)利用火灾事故广播切换器实现紧急消防广播优先使用功能; 1)设置音柱,覆盖开放和封闭区,有消防优先功能。2)背景音乐应满足以下“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监控功能:16.2.1监测功能应实现背景音乐播放状态的显示(包括音量、设备工作状态)16.2.2故障报警功能当背景音乐工作异常,应通过显示或声音方式提出报警;16.2.3远程操作用户应能根据权限,远程设定背景音乐定时播放、播放的内容;16.3背景音乐系统的软硬件需求16.3.1背景音乐系统的硬件应包括至少1台服务器。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如图16_2所示。IBMS智能化系统控制服务器图16_2背景音乐系统的硬件连接16.3.2背景音乐子系统应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子系统人界面可以按照16.3、界面设计的规定设计,使子系统界面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界面一致;也可以自行设计,实现16.2功能设计中的监控功能。 16.2.1背景音乐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16.3背景音乐子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16.3.1背景音乐子系统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和接口,详见1.5节。子系统应开放其设备的各层通信协议。16.3.2背景音乐子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16.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故障报警功能需求的数据。16.3.3背景音乐子系统应能接收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对背景音乐分区播放内容的设定。 17.兼容集成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标准17.1一般规定17.1.1能源管理系统的监控管理应满足商业管理便捷实用的要求。包括:保证所有监控设备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提供清晰的管理信息。提供管理模式编辑功能。并提供远程访问功能。17.1.2能源管理系统的监控管理应满足商业节能的需求。包括:集中监管所有的报警信息,集中显示重要支路的能耗状态,以及运行状况。17.1.3能源管理系统是节能环节的工具平台,提供优质的能源数据,制定完善的节能策略,挖掘建筑设备的节能潜力。17.1.4能和变配电监视系统兼容。17.2功能设计能源管理应满足以下功能:17.2.1监控功能1)监控各用电支路或用电设备每日、每周、每月的能耗数据,形成同比、环比分析图。2)监控各用电支路和用电设备能耗的变化趋势、关键拐点和异常特征。3)实现各区域能耗信息的实时传输,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能耗点位信息。4)实现分项能耗数据统计。17.2.2报警功能1)低压配电柜电压异常、过载报警 1)数据采集网关设备运行状态异常报警。17.1.1记录功能1)定时统计记录各设备和支路的能耗数据,记录其功率峰值和某时段的均值。记录时间不少于1年。2)记录节能诊断结果、节能策略及其修改信息。17.1.2节能诊断1)对比能耗数据与客流量、营业额、设备系统运行参数、气象参数等信息,分析能耗变化的规律,给出节能运行的改进建议;2)实现系统级节能诊断,发现设备选型、老化,系统匹配等问题,并提出改造建议和经济分析。对设备系统节能运行、节能改造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17.2能源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需求17.2.1能源管理系统的硬件应包括至少1台服务器。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控IBMS智能化系统控制服务器制系统的网络连接如图17_2所示: 图17_2能源管理系统的硬件连接17.1.1能源管理子系统应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子系统人界面可以按照17.3界面设计中的规定设计,使子系统界面与“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界面一致;也可以自行设计,实现17.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故障报警和运行监测功能。17.1.2能源管理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数据库功能,实现17.2功能设计中的各项记录功能。17.1.3能源管理子系统的软件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17.1.4IBMS系统与能源管理子系统使用数据缓存服务器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数据缓存服务器硬件规格详见1.4.117.1.5IBMS系统和能源管理子系统应相互提供数据库字段和表名说明。17.1.6数据缓存服务器提供公用的账号和密码。17.1.7数据缓存服务器数据库软件采用SQLServer2008R2标准版17.2能源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要求17.2.1能源管理子系统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和数据库接口,详见1.5节。子系统应开放其设备的各层通信协议。17.2.2能源管理子系统应向“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提供 17.2功能设计中各项监测、记录功能需求的数据,包括各支路能耗数据、报警参数等。17.1.1能源管理子系统应将低压配电监测的实时电力参数和报警信息直接传输给“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17.1.2“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提供给能源管理系统节能诊断和审计用的其它子系统(如客流统计、楼控系统等)的运行参数。17.1.3能源管理系统的与IBMS系统的数据交互具体要求如下:1)能源管理子系统应向IBMS系统提供建筑用电分项统计数据,数据传输频率为10分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用电分项名称、实时有功功率、逐时累计用电量、当日累计用电量、当月累计用电量、年累计用电量;2)能源管理子系统应向IBMS系统提供商户能耗数据,传输频率为1小时;3)能源管理子系统应向IBMS系统提供室内环境监测数据,数据传输频率为10分钟。4)能源管理子系统应向IBMS系统提供低压配电监测电力参数和报警信息,数据传输频率为3秒钟。5)IBMS系统应向能源管理子系统提供室外温湿度数据,数据传输频率为10分钟。6)IBMS系统应向能源管理子系统提供建筑总体客流数据,数据传输频率为10分钟。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第一单元一、字词积累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训诫耸立迂回凝视 啜泣纳罕骚扰小憩茁壮糟蹋庸碌辜负终极迸溅繁密伫立凝望伶仃稀零一瞬间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忍俊不禁昂然挺立擎天撼地肃然起敬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二、了解1.象征手法2.本单元课文作者三、理解分析1.在山的那边“山”“海”的象征意义及本诗的主题思想;品味重点词句2.走一步,再走一步复述课文,理解题目的含义及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为什么父亲指挥我先迈出一小步?对你的启示是什么?3.生命、生命为什么题目连用两个“生命”?从三个事例中引发了对生命的哪些思考?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字词4.紫藤萝瀑布理解中心句;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作者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为什么开头“停住了脚步”,结尾又“加快了脚步”?5.童趣背诵、默写课文;理解文意及重点词的解释什么是“物外之趣”,怎样产生“物外之趣”?怎样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象征:借描写物来赞颂某些美德以及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或借以说明某项事理。还可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细分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因物说理(或议政)”等。这种手法,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 。《楚辞.橘颂》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手法的古代名作。此后在诗歌、散文中成为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