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46300
大小:7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1
《农村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机制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机制研究周英锐':内容摘要: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种新的犯罪态势,不仅严重影响和危害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还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农村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个体素质与社会环境的各种条件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深化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的理论研究,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对青少年管理工作和推进社会创新有积极影响。关键词:农村;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据2009年CNNIC第24次调查数据门我国共有青少年网民1.6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55.9%,其中未成年网民占55.6%。青少年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为57.5%,其中,有48.4%的中学生在网
2、吧上网。在青少年网民中[疽9.72%的人有网瘾,也就是16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大约87%的网瘾青少年是对网络游戏成瘾。农村青少年网民在网吧上网比例达65.4%,农村未成年网民在网吧上网比例高达61.6%O1虽然目前农村地区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不及城镇,但是网络使用可能带来的网络成瘾现象可能在农村青少年身上表现更为普遍。调查数据显示:农村青少年成瘾倾向网民占比高于城镇,农村青少年网民中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的认同比例达到13.9%,高出城市相应比例0.9个百分点;同时,认为与现实相比,更愿意呆在网上的比例也高于城镇相应水平。与城镇相比,农村地区上网资源更加有限,网吧上网比例较高;农村地
3、区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家庭监管,无约束的上网行为是网络成瘾巨大隐患。农村青少年娱乐活动更为单一,上网的娱乐性高于城镇网民。这一系列的数据,既包含了互联网普及程度提高的喜悦,也有对青少年不能健康上网所带来犯罪情况的担忧。现实情况表明,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传播知识、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对网民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使部分农村青少年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一、农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据调查,当前农村青少年网络犯罪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诱发的侵财型犯罪。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以及网络行为的隐蔽性使这种犯罪变得轻而易举,使犯罪成本大大降低,又容
4、易满足了些青少年不劳而获的心理,致使一些青少年利用网络实施盗窃、诈骗;J抢劫等犯罪。22•网络诱发的侵犯公民生命和健康权犯罪。有的青少年长期沉迷网络,导致性格变态,人格异化,视亲人、朋友、同事为仇人,动辄伤害他人;有的被暴力游戏麻木生命,由网上杀杀打打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杀人犯;还有的由于陷入网恋而酿成命案悲剧;还有的利用网络雇凶杀人、拐骗杀人。3•网络诱发的性犯罪。一是有的青少年利用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诱骗妇女、少女,实施性犯罪;二是由于网恋酿成的性犯罪。•4.网络诱发的危害社会秩序犯罪。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22009-05-1516:13:46人民网能力较差,渴望冒险挑战,不计后
5、果,因此由网络诱发的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犯罪活动比较突出。网吧也容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多发性场所。■:5.网络诱发的非法经营型犯罪。主要有网络赌博、非法传销和利用网络制作、贩卖和传播淫秽物品。-二、农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农村青少年网络犯罪和其他社会犯罪一样,都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违法性和应受刑法处罚的基本特征J但作为亠种新的社会犯罪现象,特别是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所实施的的犯罪,他有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原因。农村青少年群体是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缺乏政治/经济和社会机会、没有或很少有能力获得自己想拥有的东西,个人和家庭生活达不到认可的最低标准,处于社会结构网络的底层青少年的集合。
6、农村青少年属于弱势群体,社会应尽可能给与引导、保护。农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根源在于青少年对网络犯罪的认识、防范意识存在盲点,家庭也没有起到第一层保护的关键作用冷其社会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身对网络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这是由网络犯罪的非暴力化特点造成的。在传统的犯罪中,从犯罪的手段到结果多数表现出强烈的暴力性特征,因此这类犯罪一直受到人们的谴责。而网络犯罪往往很难与暴力划等号,与传统犯罪相比,这类犯罪甚至还显得很“文雅”。这样,就模糊了人们对网络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监控,乃至有效的惩戒。2.家庭温暖的缺失。不良的家庭环境把农村青少年推向网络。研究表明五
7、种有缺陷的家庭环境容易导致青少年陷入网络色情暴力:一是残缺型家庭。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或长期服刑,这样的家庭使孩子的关爱不完全甚至很少,因此,容易使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寄托于网络。二是空巢型家庭。特别是目前的农村,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教育,由于爷爷奶奶教育观念和自身精力的原因,往往对其管教很少,因而容易使他们慢慢陷入网络网瘾之中。三是暴力型家庭。家庭暴力是青少年产生不良行为的催化剂,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更易沉溺于网络暴力和色情之中。四是溺爱型家庭。这种家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