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 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

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 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

ID:5782324

大小:3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4

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 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_第1页
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 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_第2页
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 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_第3页
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 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_第4页
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 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 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反思三门峡大坝工程半个世纪之“错”难以回头NEWS.SOHU.COM  2003年12月03日01:23  外滩画报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历史过错似乎已经无可辩驳。然而,一座失败工程近半个世纪的存在,同样可以让周围对它产生深深的依赖。  ■外滩记者王杰/河南三门峡报道  车子在离大坝很远的管理站就停下了。身材粗壮的赵利民一路小跑着,把记者领到了大坝前的铁桥上。宣泄的黄河水伴着震耳的涛声,从数百米远的正前方翻卷而来,经过脚下

2、时,激起大片湿漉漉的水雾。  赵利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回过头咧嘴笑了。  这是11月份的最后一天,三门峡市艳阳高照,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大坝建设者的后代  “我在三门峡定居二十多年了。”赵利民说。  1958年,赵利民5岁,在三门峡大坝当建筑工人的父亲就把他带到了这里。十几岁时,赵利民跟随父母漂泊到了陕西和河南交界处。上世纪70年代初,他重新回到三门峡,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他告诉记者:“我跟着父母漂泊了十几年,70年代初回到这里,我就不想再走了。如今三个姐姐和父亲都在这里,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他说话很溜,关于大坝前那个“中流砥柱

3、”的典故,还有大坝蓄水多少,发电多少,他都能跟人说得头头是道。“老实说,我越来越离不开大坝了。”他告诉记者说,“碰到闹心的事,往这里一站就没事了。”  不可或缺的水源  三门峡市位于大坝十五公里处,这个新兴的工业小城,是伴随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而崛起的。市区人口有30多万。  根据专家分析,三门峡库区两岸属于半干旱丘陵地区,地下水匮乏,而且与黄河水位关系密切。1995年之前,三门峡市完全靠二十多眼深井抽水供给,地下水超采严重。最后造成城市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1995年,三门峡设计规模为每天16万立方米的第三水厂投入使用。  第三水厂非汛期直

4、接从水库的取水量,占三门峡用水总量的95%,是30万人口的城市生活用水和21家企业用水的主要水源。  研究水文泥沙的专家王育杰描述说,如果让水库低于318米运行,供水能力将严重影响三门峡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因为水质和含沙量,增加水厂的运用成本,造成水厂运转困难。如果水库畅泄,水厂无法取水,将造成城市水荒。  新的生态平衡依赖三门峡大坝  如果失去三门峡水库,已经实施的城市规划,也将失去依托,“黄河游”、白天鹅观赏区等自然山水旅游景点将消失。  三门峡市旅游局提供的资料表明,1950年代库区有鸭科鸟类9种,现在增加至12种,目前已经查明的有

5、118种,天鹅、鸳鸯、大鸨这些珍贵的鸟,也开始陆续在库区出现。每年冬季至春季蓄水期,数万只白天鹅,就会集聚在库区戏水。  三门峡市旅游局市场处曹凯先生说,作为国家珍禽白天鹅和鹤类的栖息地,多年来库区200平方公里的水域已经成为维持本区域生态平衡的基本要素,并且已经成了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经过四十多年的运行,沿岸已经形成依托水库的工农业格局和生态环境链。如果失去三门峡水库,11项大型的取水工程也将无用武之地。”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局有关人士忧心忡忡地说。    三门峡:大坝下的回忆  随着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有必要对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

6、式进行调整"结论的作出,针对三门峡水利工程近半个世纪的争议也行将尘埃落定。  ■外滩记者陈磊  凤凰周刊记者杨漩/报道  1956年12月和1957年3月,一位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先后两次向国务院和水利部呈述《对三门峡水电站的意见》,认为建造三门峡水库,将要淹没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文明最精华的所在,价值不能单纯用经济数字来衡量。  几个月后,水利部在北京就黄河三门峡水利规划召开了十五天的会议,讨论这位年轻人的意见。在包括当时一些学界泰斗级人物的70名与会者中,支持这个年轻人观点的只有一个人。  这个年轻人就是温善章,而支持他观点的这个人就是黄

7、万里。  今天,三门峡水电工程的历史功过再一次被审视。《外滩画报》就此事分别采访了温善章和已故水利专家黄万里的女儿黄且圆。  黄万里反对三门峡大坝的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第一次制定大规模的经济发展计划,治理黄河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也成为政绩考核的亮点。当时中国政府邀请苏联专家为治理黄河拟订计划轮廓,特别是在黄河下游兴建水利工程的计划。  1955年,水利部召集学者工程师讨论这一计划,会议上,黄万里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由于黄河多泥沙,大坝建成后,潼关以上流域会被淤积,并会不断向上游发展,到时不但发电目的达不到,还要淹掉大片土

8、地。“今日下游的洪水他年必将在上游出现。”  1956年5月,面对已成定局的三门峡大坝建设计划。黄万里向黄委会提出意见:三门峡水库应比360-370米为低,并建议“把六条施工导流供低洞留下,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