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doc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doc

ID:57813574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0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doc_第1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doc_第2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doc_第3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doc_第4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灯塔小学庞珍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牛创新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现就如何遵循小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一些体会。一、营造民主氛围,启迪创新思维课堂气氛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当学生处于一种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则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情绪低落或郁闷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因此,在教学中要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积极引导学牛独立思考,平等地对待每个人,不歧视差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把微笑带入课堂”,以饱满的精神、良

2、好的情绪,和蔼可亲的教态,创设…种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心境中接受教育,参与知识探索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会充分舒展自己的欲望和想象,启迪创新的意识。例如,课堂上讨论问题,我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错没关系,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牛给予表扬,对想法不合理的给予正确引导,或组织大家讨论分析,订正。如此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创设一龙的情境和建立师生和谐的关

3、系以外,更重要的是挖掘教材潜力,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给学生创造“异想天开”的机会。1.组织一题多解的训练…题多解即是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思维活动要“多向”,不局限于单一角度。要求学生寻找多样化解答方式来解答问题。例如,计算9+3=□这道题,学生有如下几种思路。(1)一个一个地数,得12;(2)摆学具计算,得12;(3)从9开始,一个一个累加到3,得12;(4)从3开始,一个一个累加到9,得12;(5)因为3+9=12,所以9+3=12;(6)因为9+1=10,所以9+3=12;(7)9+3=129+3=12一道题学

4、生想出8种方式解答,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解题的灵活性、敏捷性将提高,长期坚持下去,将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得到培养。1.进行数学开放题的求解数学开放题的求解,既没有现成的方法,也没有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充分联想,勇于创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使思维辐射到与问题相关的各知识点上。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练习题如下:先出示一幅小车图(12辆)平均分,有几种分法?看谁写的除法算式多。学生很感兴趣,通过认真观察、思考,学生最后列出多道除法算式,124-6=2,12三2=6,124-3=4,124-

5、4=3,124-12=1,并说出所表示意思。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数学开放题的求解,有利于认识结构的重组和优化,有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三、参与操作活动,促进创新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少年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小学生接受知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直观、形象的东西刺激感官系统,激发思维活跃。教学过程屮,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的特点出发,不仅自己要以直观形象的教具和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演示操作,而口还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具、学具的拼、摆、剪、量、看、

6、摸、称等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知识。这样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动手演示和操作这个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例如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借助直观教具、学具(每人…块长方形、一块正方形纸皮模型),采取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方法。首先,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即都是方方正正的平面图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其次,指导学生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对折,从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长方形相对的边相等,正方

7、形四边都相等;再指导学生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的各个角,从而发现它们的角的特点:四个角都是直角。然后让他们把以上“折一折,测一测”的操作过程的发现用语言概括出来。再次,要求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摆出若干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牛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地去探索,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