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考的特性.doc

哲学思考的特性.doc

ID:57813382

大小:7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30

哲学思考的特性.doc_第1页
哲学思考的特性.doc_第2页
哲学思考的特性.doc_第3页
哲学思考的特性.doc_第4页
哲学思考的特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思考的特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8哲學思考的特性蔡錦昌20021128(20030704)2.0就身心狀態和思考活動形態而言,現代西方哲學就是理論思考theoreticalthinking0對於使用屮文說話思考的我們而言,這也是哲學最難學的地方。如果我們是用英文生活的英美年輕人,學哲學就不會這麼困難。因為英文本來就是一種有語法和邏輯的語言,英文語句就是一種適合理論思考的語句。只須把口常使用的英文語句稍加整理分析,語句屮所內含的理論意涵就會顯露出來;或者只須以稍為嚴謹明辨的態度去利用英文語句說話,所說出來的語句便具有理論性。難怪白年以來,幾乎有理論思考能力的屮國學者都是能讀且常讀英文書刊的。極

2、少數如徐復觀等,也是靠讀日文翻譯的西洋著作而學到理論思考的。2.01即使由於新式教育發達,致使我們當今所使用的屮文已經頗為西化,不復舊觀,然而單靠閱讀今人所寫的屮文書或者閱讀屮文翻譯西書,仍然無法學好理論思考。因為一來由於當今屮國學者Z屮並沒有出現幾個堪與玄奘比擬的大學者,把西學落實於屮文世界,屮文世界裡的西學成分仍然處於淺碟子的狀態;二來屮文字始終抗拒羅馬拼音化(注音不等於拼音),故此根本上講無法真正變成有語法和邏輯的語言;三來現代屮國人學東西都急功近利,一味務實,不是淺嘗即止,夠用就好,便是追趕潮流,全無主見,如此屮學無根,西學沒柢的學習心態,又焉能產生有

3、深度的小文學術著作和好的屮譯西書呢?H前有深度的小文書都是古書。但是讀這些書不會學到現代西方人的理論思考。2」西方的理論思考有古今之別,而且古代的理論思考不如今日9理論思考之勢頭大,幾乎隻手遮天,1或者說古代理論思考比較高貴、比較真切,不似今日理論思考之通俗化和假惺惺。2依照帀里士多德「理論」theoria是不同於「創作」對於人類心靈活動形態的分類,poesis和「實踐」praxis的。3三者Z間的不同處在於對真理必然「實踐」所思考的是人類社會生活屮變化多性與普遍性的分亨比例。端的處境問題,主要是倫理學和政治學等問題,宗旨在於如何得當地面對亚處置實際的牛活事務

4、,從屮體現出我們人類行為之真善美、公正等美德來。可是由於「實踐」行動本身即是其活動之H的,而行動本身之性質是千變萬化的,在此時此地才有效的,故此所分亨的真理「創作」所思考的是如何仿照真理的樣貌必然性和普遍性最低最少。造出一些文物來,主耍是詩歌、戲劇和彫刻等今日所謂藝術的問題。4此種心靈活動雖然也照顧到真理必然性與普遍性,但是其活動H的在於成就活動之外的文物,而文物又會隨時代與地域而變化,故此亦僅部分分亨到真理必然性與普遍性。「理論」活動在於思考並說明事物存在之原理,所面對的主要是數學、物理學和形上學(物理學之原理)和邏輯等問題。由於直接以對真理必然性與普遍性Z

5、思考作為其活動的,故此所分亨Z真理必然性與普遍性最高最多。對亞里士多徳而言,人類存在之H的在於過真善美公正的生活,只有從事理論思考活動的人才真正在過這種生活。大致上講,整個西方古代哲學活動的宗旨都在於得到智慧wisdom。智慧是理論性的,是往」存有」Being之性質去想的,想清楚這個宇宙世界是怎樣構成的,想清楚1古代的理論近於思慮體會,不是人人都能做和會做的,也不具體化為一套學說供大家論難斟酌。現代的理論近於學說主張,凡是讀書識字的人都可從事,有一套學說供大家斟酌論難。總之,勢頭大的東西一定比較平庸通俗,大家都能做,不必有甚麼氣質品性上的改變或揀擇。2、今日的

6、人都活在「歷史時空的意識」之中,重視「實踐」「實效」或「自我創造」,但是所謂、「實踐」「實效」或「自我創造」恰恰是理論性的歷史意識Z衍生物,是對應「理論」血生的。故此可以說:古代的理論比較高貴,因而勢頭小,但也比較具有真正的實踐性格;現代理論比較低俗,因而勢頭大,但也比較不具有真正的實踐性格。3相應於此三種心靈活動形態的三種自然心理能力或性向是:智慧sophia>巧藝techne>機敏phronesiso4今日所謂「藝術」art即古代所謂「工藝」或「匠藝」art,是地位較低的行業,高貴者亚不從事。荷馬是盲眼遊唱浪人、醫生是江湖郎屮、營謀生計和改善器具者皆是奴隸

7、、外地人、女人和小孩。1()這個宇宙世界是怎樣開始的,又會往那裡去,想清楚我們為何會活在這個宇宙世界屮,我們該怎樣活才好等等問題。這是一種特殊的身心狀態。52.11往「存有」之性質去想究竟是一種甚麼樣的身心狀態呢?首先,人必須先經歷一種極為震撼性的經驗,像泰山壓頂一樣,讓人感到無法正視、無法抗拒,驚恐莫名,呆若木雞,有「一切都非我所能為,一切都是神所為」之極端緊繃又撕裂的感受6,才會在稍為平靜穩定Z時認定「存有」一一也就是「是」tobe^大寫動名詞一一乃是一切事物Z最終性質,或者認為事物皆有最終性質可說。7其次,既然一切都非我所能為,一切都是神所為,我們就不必

8、再問「為甚麼神欲為?」和「為甚麼如是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