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97192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9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我县现有9个乡镇、69个行政村,耕地面积为2277111亩,现有农户21950户、农村人口82082人,劳动力43730个。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市的要求,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了农业土地利用率,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o2011年,全县规模土地经营户达到7917户,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83万亩。集中流转种植面积达到1208011亩,参与流转户数4713户。流转形
2、式以转包、转租居多,主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规模经营型、农民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型、种地大户规模经营型3种类型。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促进了农民增收。推行土地合理流转后,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628元。二是促进了农业增效。通过土地流转,实行土地的规模经营,促进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农业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强土地流转的具体措施1、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群众基本权益。为了认真落实农村土地二轮延包30年不变政策,适应当前新形势要求,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县就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
3、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到2007年底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调查摸底和信息数据录入核实工作,2008年初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现已基本完成。为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基本权益奠定了基础。2、搭建服务平台,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我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于2005年底指导海青乡永祥村组建了抚远县第一个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永祥农业机械合作社,为我县农村土地由分散经营转为集约经营探索出了一条路子。几年来,我们以县经管总站为牵头单位,积极发现、推广土地流转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又先后指
4、导其它9个镇(场人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开展。3、培育产业大户,延伸土地流转链条。能人牵头、大户示范,以土地参股发展种植业,带动土地合理流转,实现以大带小、共同增收致富,是我县实现土地流转的一种十分有效、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方式。我县是个人少地多、国有土地面积大的农业县份,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产业兴农”的战略目标,寒葱沟镇星火村农民吕洪安同志积极响应,积极参与。在2006年底,他准确判断、分析和把握农产品市场走势的前提下,果断地做出实施旱改水的耕种方法。按照承包的形式将本村21户与自己耕作地块相连接的260
5、0亩土地全部集中起来,加上自己的1200亩旱田,一次性实现旱改水面积3800亩。他先后投入资金60余万元,完成了架电、打井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建成了96栋标准化育秧棚,购置了水田整地、插秧、收割等农业机械,实现了从育秧到收割全部采取标准化作业。2007年他种植的水稻亩产达到1100斤,总产达到420万斤,实现纯效益220万元,比大豆纯增加效益140万元,户均实现增收近4万元。同时,在政府的扶持下,他还成立了寒葱沟镇合江大豆产业协会和吕洪安水稻产业协会,为当地粮食的生产和销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带领当地农民走上了一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土地合
6、理流转的新路子,树立了新型致富农民的典型。4、农机合作服务,激活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减小农业生产风险、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土地合理流转的重要途径之一。2005年,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植,海青乡永祥村组建了抚远县第一个百万元机械的村级合作组织——永祥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最初拥有4858亩耕地,由5户农民组成。在依法、自愿、平等、公正、公开的原则下,个人以耕地、原有机械折合成股份入股,实施股份制经营,制定章程,建立监事会、理事会,开启了抚远县土地大规模流转的先河。该合作社
7、按照“六统一”原则,严格执行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规范作业水平,当年实现产值170万元,纯利润达到90多万元。到2007年,合作社社员增加到28户,社员142人。土地面积达到2.3万亩2007年秋,经过合作社集体讨论研究,把1500亩耕地改成水稻田,集体对外承包。5、实滋多措并举,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一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土地流转。围绕农民增收,积极培育区域主导农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安全、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目前,全县规模经营户达到7917户,集中种植面积达到183万亩。二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民
8、营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有组织地向国内外输出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目前,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0.8万人。三是推进农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